第3章、自剪妹是个剪刀控

自从听了素美一席长话后,秋娟对于阮氏娇有着莫大的好奇与兴趣,是何原因,说不清,反正想靠近她,了解她在中国农村,如何适应、如何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恰巧的是,机会终于来了。

出门的秋娟感受到了炎炎夏日的威力了。5月18日,她收看电视,得悉: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高温之下,从下个月起,不少地区都会为职工发放一笔高温津贴,最大限度地减少劳动者高温中暑事件的发生。秋娟很羡慕,又要发钱了,那些干部职工,含进城的农民工,肯定开心,可是五月的天气,在乡下的自己,已经热到变形,有没有人能管管这个事儿!只能自己多吃水果了,特别是西瓜,可以解渴,增加水分。秋娟说,夏日吃水果,吃几个,洗几个,不要一次性全部洗了,这样它们不易保藏,容易烂了,那多可惜的呀。

那一次,秋娟送孩子上学后,村道不宽,为了躲避车辆,在校门口的春福小店铺,碰到了阮氏娇,双方的电动车碰到了,迎面对吻了,因车速慢,安全无事,可把她们吓得不轻。高温下心情烦躁,秋娟破口大骂,你怎么开车的?阮氏娇不示弱:声调不低回敬:这么开车,怎么啦?秋娟没占到便宜,想要去揪对方的衣襟,被挥手撩开了,路人为了通行,上前劝解,说,没事就好,邻里乡亲的,不要计较了,于是息事宁人。秋娟回家后,反思自己的言行,觉得有愧,责备自己为什么那么冲动,而不克制。第二天,双方又差点插上。这一回,双方不约而同,把车子停在路边,向对方走去,路人以为她们又杠上,纷纷上前阻止,意外的是,秋娟面带微笑,说:对不起,昨日我有些过火,请你谅解。阮氏娇摆摆手说:没事,我也说的不对。在现场,有人说,她是米糕盛的老婆,来自越南,秋娟心里边说:难怪口音不纯,也许昨日就是冲着她不地道的口音,认定她是外地人,想要欺负她,而她却不好惹。

阮氏娇的孩子上幼儿园,更多的时候,由婆婆接送孩子。婆婆担心媳妇不认路,与别人交流不畅。

个性有范会穿,身姿丰腴怎么穿都带女神气息的阮氏娇,与秋娟不打不相识,接触多了,都认定对方不错,态度诚恳,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值得交往交流。于是交往的窗口就打开了,各向对方提出邀请,串门聊聊。

秋娟来到阮氏娇的家。这是剪刀和精致的包装盒的世界,琳琅满目的,摆设的雅致有趣,秋娟很惊讶。秋娟指着一个个规格不一的黄金盒子,好奇地问:那里边是什么?会是剪刀吗?当然是,曾有一个小偷上门,把这边的三个最大的黄金盒子偷走了,他可能忙乱中,以为那些很值钱。其实它们最不值钱,他贪图外表,受其蒙蔽。阮氏娇笑着做介绍。

阮氏娇是个剪刀控。自从来到中国农村后,发现这里不但人多车多钱多,而且商店多,商品多,尤其是这里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的剪刀,让她目不暇接,她剪刀的收藏数量剧增,大大小小的剪刀不下上百把,家里成了剪刀博物馆了;有的用精致的黄金盒子精心收藏着小微的小号的迷你剪刀,大一点的大号剪刀,就用精美的月饼盒收藏。有的放在枕头下,不时把玩,她说,把玩就是最好的放松,几乎天天剪指甲,不剪就觉得手指痒痒的;有的剪刀放在卫生间,方便的时刻,临时起意的时候,她就停下撒撒尿或拉屎,先观赏剪刀,在后续其他的事。有的剪刀,被她挂在钥匙串上,成了饰物,叮叮当当地响,听起来很舒服。阮氏娇习惯用剪刀去剪菜、剪鱼、剪肉,剪树枝,剪韭菜,不一而足,那一把生活中最常用的剪刀,来自上海世博会时现场采购的,钢材好,非常好用。她老公用这把德国剪刀,剪鼻孔里的毛,一旦被发现,肯定被她痛骂大一阵子。可是,米糕盛嘴巴答应,行动不答应,依然故我,习惯性的力量,非常强大,可他并非故意的。阮氏娇的剪刀,几乎每天都不离手、不离身。一些人慕名而来,剪刀,打开了这位越南女,与人友好相处、相互沟通的一扇大门。

剪刀分类。通常可以将剪刀分为:家用剪刀、医用剪刀、花木剪刀、餐桌剪刀、理发剪刀、钢铁剪刀、裁缝剪刀、指甲剪刀、伸缩剪刀、笔形剪刀等。

她所拥有的剪刀的主要品牌有:王麻子剪刀、张小泉剪刀、十八子作剪刀、汪吾铨剪刀、巧媳妇剪刀、苏泊尔剪刀、兴财剪刀、爱仕达剪刀、德世朗剪刀。

收藏的剪刀中,有厨房剪刀、理发美发剪刀、园林剪刀、儿童剪刀、裁缝剪刀、办公剪刀、剪纸刀、多功能剪刀、钓鱼剪刀、电动剪刀;材质上看,有金银铜铁剪刀,有塑料玻璃陶瓷剪刀,还有木剪刀等;形状各异。

收藏较多的是张小泉剪刀和汪吾铨刀剪系列产品,厂家保证正品,剪体采用优质不锈钢,剪柄采用锌合金成型,经过特殊镀层后精制而成。柄部精致的龙凤图案充分体现了民族特色,是传统锻打兴化指甲剪的替代品,剪切轻松锋利,是家居生活必备用品。阮氏娇喜欢杰诺牌古典剪刀,手中收藏了数把老式裁缝剪刀,时时观赏;有的剪刀是友人馈赠,其中有一把极少见的剪刀,简直是极品,属于明代的铜杂件,值钱。

阮氏娇对剪刀文化有所了解。介绍得头头是道:剪刀虽小,但它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用品,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一直延续到今天。古代的剪刀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我们祖先的生活。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丰富,剪刀的质地、形制、功能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剪刀为西汉早期,剪刀的演变经历了从交股剪刀到双股剪刀漫长的历史过程。上百件考古发现的剪刀中,多数质地为铁质剪刀,个别为铜质、银质、铅质和陶质剪刀。A型交股铁剪刀从西汉时期开始出现并流行,经过了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至金代早期还在延续使用。Ab型铁剪刀从东汉开始出现,直到金代早期还有出土。B型双股铁铁剪刀从北宋时期开始出现,直到明代仍在流行,与现代的剪刀大致相同。剪刀的功用与美容装饰有着密切的关系。铜质、银质和铅质的剪刀,造型美观,线条圆滑,没有锋利的刃部,但和铁剪刀的样式相同。吐鲁番出土铅剪刀,做工精致,与铅质的尺、熨斗同出,虽为冥器,但确是现实生活中一套女工用具的缩影。某市出土的1件陶剪刀圆弧背、圆弧刃,明显是作为冥器随葬于墓中的。

慕名而来观赏其收藏的秋娟,和村民们一样,当面啧啧点赞,说,阮氏娇,你是生活的有心人,感谢你给我开阔眼界的机会。

阮氏娇在收藏中,作为大学生的她,对中国文化、历史典故、生活习俗、民俗等有了更多更直观的了解,更喜欢中国,喜欢农村的普通老百姓,与之交流,共同语言,也渐渐多了。此外,阮氏娇结识了不少剪刀藏友,她的生活丰富多彩起来,人生阅历也丰富了。阮氏娇沉浸在剪刀的自恋中。

她说:我翻阅了一些相关的史料,发现,我收藏的剪刀,从材质、形制、装饰上来分析,大部分不能实用。剪刀,古称铰刀,是典型的驱凶镇妖的厌胜物。中国人自古崇尚风水命理,遇有疾病灾祸,也常常归因于屋宅相冲之说。为挡煞辟邪,祈求平安,各种镇宅辟邪的器物也应运而生。这些生动有趣的辟邪物俗称厌胜物。剪刀以其犀利锋快,剪戮兼用、开合自如和轻便灵巧的特性成为人们镇妖祛鬼的最好辟邪厌胜物之一。我藏有好几把此类剪刀,比如,代鎏金錾花交股曲环银剪和元明时期云南产的锡制小剪刀,材质是很软的白银和锡,根本不能剪物;另有微型银剪和玉剪,有的根本不能开合,能开合的也不能剪物,是缝缀在衣帽上作驱邪纳福的厌胜之用。听说湖南洞庭湖畔的岳阳楼下的水中有3只大型铸铁件,状若剪刀,人们称其为“飞来剪”,每个长2.7米、宽1.82米、厚0.37米、腰部宽0.89米,可谓“剪中之王”。北宋范致明的《岳阳风土记》中记载:“江岸砂碛中,有冶铁数枚,各重千斤,长一丈、厚二尺、四端平分燕尾,若两欤相向,中各有巨窍,径尺许”,可见此巨剪至少造于北宋。无独有偶,南京博物馆也有两把“飞来剪”,与湖南的几乎完全一样。“飞来剪”是何种用途呢?宋代就有争议,范致明的《岳阳风土记》中说:“不知何用也,或云:‘以御风波’。”宋代人王梅溪则认为是“断蛟螭害”,张世南的《游宦记闻》却认为是厌胜物。明代人张元忭的《巴陵游览记》则说它是吴人的镇江之物。杜甫在《石犀行》中写道:“自古虽有厌胜法,天生江水向东流。”辟邪厌胜的民俗既反映了古人在天灾人祸面前的无奈,又是古人勇于向命运抗争的表现,更表现了古人期盼平安幸福的美好追求。

阮氏娇的这个另类爱好,起于她幼年时的一次生日,爷爷给了她的一份礼物。这礼物就是一把产自中国杭州的张小泉剪刀,它是驰名品牌商品,那时的阮氏娇喜欢做布娃娃,最需要如此小巧的剪刀。自此,阮氏娇的“剪刀妹”、“自剪妹”的名号就被叫开了。慈爱的爷爷,受到胡志明的影响,喜欢中华文化,他给阮氏娇讲述了张小泉剪刀的由来。

张小泉剪刀中外闻名,那么张小泉剪刀是怎么来的呢?民间传说,很久以前,张小泉的母亲在山脚下一个泉眼边洗衣服时生下了他,因为他一出世便掉进泉水里,所以取名叫小泉。张小泉家中贫穷,从小踉他爹以打铁为生。成年时,学了一手好本领。以后,张小泉娶了媳妇,生下了三个儿子。他们爷四个来到杭州大井巷开炉做生意,生意还不错。有一天,井水由清甜可口变成臭气熏天。听人们讲,这水底有两条乌蛇,每隔几年就在井底交配下蛋,把井水搅得像烂泥水。几十年来,人们毫无办法,只好停业搬家,一躲了之。张小泉看到这个情况,就买了两坛老酒,一口气喝干,让儿子给他把大锤拿来,勇敢地跳入水中。张小泉跳到井底,发现两条乌蛇正交颈缠在一起,便抡起大锤,两下把两个乌蛇头砸扁了。张小泉提着两条死蛇来到井面。人们看到后又惊又喜,都夸张小泉不亏是铁匠,把这两条钢筋铁骨的蛇精给消灭了。过了几天,井水又清凉了。张小泉和儿子把这两条乌蛇颈相交的地方安了一枚铆钉,又将蛇尾巴弯过来做成把手。这样第一把大剪刀就做成了。

后来,张小泉在此基础上一次次加工,又打出了许多不同用途的剪刀。从此,张小泉的剪刀就出了名。据说,还收了很多徒弟,生意兴隆,世代相传。张小泉剪刀的闻名还有一段趣闻。据说乾隆皇帝五次下江南。当第二次下江南到杭州时,游人众多,非常热闹,有的赏花逛景,有的朝山进香。乾隆皇帝乘兴乔装打扮,混挤在人群中。正在游玩赏景之时,天下起大雨,乾隆皇帝和好多人到处找地方避雨。乾隆皇帝来到一个剪刀铺。他看到这里的剪刀从光亮、锋利、技巧上都很高超,就买了一把带回宫去,使用后,很满意。从此,他每年要到这里买一把剪刀。这个剪刀铺正是张小泉开的,于是张小泉剪刀的名望大振。

爷爷告诉阮氏娇,如果有机会去中国,一定要代他去看看张小泉的故里。借着剪刀,多多了解中国,去寻找属于你的一颗红心。所谓,新闻越短,事情越大。短短11个字,对目标背景的交代、对主人公出发时机、目的地的解释,无不点到为止又意味深长。这颗红心的内涵是什么,爷爷并未点明,让阮氏娇自行领会。良苦用心,不言自明。事情可大可小,在乎自己把握。关键词是红心,自然与品德有关,要持之以恒。

阮氏娇懵懵懂懂地答应了,她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机会去中国,也不知道是否能找到一颗与剪刀有关的红心,而这红心又是何意?爷爷坚定地说:不要问,总有一天,你会知道并找到答案的。

自信的爷爷,相信孙女,有这个智慧。他暗示了一些线索,如中越友好城市,让阮氏娇自身去体会,还说,不急,慢慢来,善良为本,做中越友谊的使者。爷爷介绍说,据他了解,胡志明市与中国重庆、广东缔结友好城市,越南芒街市与广西东兴缔结为国际友好城市,河内与北京结成友好城市,越南下龙市与广西防城港市结成友好城市,越南谅山市与崇左市结成友好城市。

之后,爷爷把珍藏的胡志明、芒街、河内、下龙、谅山五市的特色剪刀,各一把,在阮氏娇生日时,陆续赠送给她,并当场讲述其背景的交往故事,坚定阮氏娇做促进中越友好交流使者的心里准备。

阮氏娇把这个收藏剪刀的特殊爱好,保留到中国农村来。也在试图寻找爷爷所嘱托的红心,只是没有头绪,不知从何下手。

米糕盛在外奔波时,一旦发现心仪的剪刀,就会不惜代价把它买下来,敬奉给爱妻,博她娇滴滴的一笑,另有香吻奖赏。那一刻,米糕盛的心都醉了,一晚睡得格外安稳香甜。这似乎成了米糕盛的一大人生乐趣了,且乐此不疲。

人最怕她闲着。米糕盛深知这个道理,妻子阮氏娇醉心于玩剪刀,就少想越南的家了,这样他就放心了,而不烦心。所以,米糕盛非常支持妻子的这个爱好,尽可能给与满足。人不怕有爱好,只怕没爱好。

关于盛放收藏剪刀的盒子,从何而来,阮氏娇坦言,出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包装盒上,曾经想了不少点子。那是朋友送她中秋月饼时,她灵感大发,联想起米糕盛送她的黄金饰品的盒子,于是,阮氏娇开始着手改造月饼盒、黄金盒子。

一些好看的月饼盒和黄金盒子,被原封不动保存下来,一些被稍加改装,重新利用。阮氏娇兴奋又略带自豪地说,我多次边改装盒子,边对盒子说,放心,会让你成为谁都不舍得扔掉的漂亮盒子,让你的人生重新绽放异彩的,哈!我也不喜欢盒子里面空空洞洞的,只有这些黄稠子当里子,太没内涵,太没品了,我想做个充实又有内容的盒子,放心吧,虽然偶也不知道能把你整成啥样,但是,有一点是可以保证滴,你醒来的时候,绝对不会记得这辈子,你曾经是个月饼盒!

阮氏娇为秋娟打开了一个内外层严丝合缝的改装盒子,看来她的手艺真是不错哩。她对剪刀的厚度以及纸板的厚度,都有很好的了解,尺寸也得算得很精确,才能保证不返工。一些盒子里剪刀不好拿出,阮氏娇对自己做的东西,很在乎,当然是要美观实用兼顾的哈。摆在首位的是美观,至于是否实用,只能退居二位;有一个盒子,剪刀很好拿出来,上下两层纸板里面都是加了一层铺棉,所以,上下有一点弹性,既方便拿进拿出,也为了剪刀后面有点弹性,起保护和衬托立体的作用,这个问题,在纸板量花边距离固定扣子的时候,就要预先考虑好的,先试验一下的,否则,真的可能做完了,发现剪刀放不进去了,就遗憾了。从当中往上下两边插入剪刀是很容易的,如果要从上下两边往当中插剪刀,那么就只要斜着放进去,再挪正即可,包括四个角的剪刀。再看看盖子,真是哩,是法语哦,是来自法国的月饼盒子,不常见,据说那上面绣滴都是法国书上的画哩。秋娟说,反正我看不懂,她说是什么,就是什么,感觉阮氏娇没唬人,真是花了点功夫,把盒子整成带法国味道的了哈,这个剪刀收藏盒,花费的时间不短,但是,前段时间又陆续收藏了一些剪刀,就没地方放了。所以,这次见秋娟上门,阮氏娇灵机一动,征求秋娟的意见,现场把一位越南姐妹寄来的月饼盒子,整成中式的收藏剪刀的盒子了,因为那把剪刀个头大,内容量可观呢。制作中,阮氏娇把原来的纸盒拆开,内盒部分重新裁切,组合,包布后,再组合,她边制作,边说,自己随便玩玩吧,反正也没啥大成本,了不起改坏了,就改个小盒子,经验就是在一步步实践中积累,每完成一个作品,就会有所检讨,哪些是对的,哪些又是下次要改进的,动手的魅力在于,可以动脑。

阮氏娇在三个小口袋里,掏出三把小金剪,分别是兔子,铁塔,鹤。剪刀和小盒子上的图案完全一样。铁塔和兔子那两把,听说是去年婆婆在圣诞节送的。秋娟心想,又直言,说:看看人家的婆婆多会投其所好,对症下药哈。阮氏娇笑着说:现在的婆婆,对我可好哩!希望你的婆婆今年圣诞再接再厉!给你再送几个漂亮剪刀来。

阮氏娇说,那铁塔剪刀,来自中原地区的河南开封,可有来历了。铁塔公园位于中国河南省开封市城区的东北隅,是以现存的铁塔(开宝寺塔)而命名的名胜古迹公园,占地面积50多公顷,是中国100家名园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铁塔一带古时是一座佛教寺院,最初建于北齐,名独居寺。唐玄宗下诏改独居寺为封禅寺。北宋时期,宋太祖赵匡胤改其名为开宝寺。因历代战乱和黄河多次冲淹,开宝寺已荡然无存。1955年,铁塔一带开辟为铁塔公园;1961年,铁塔公园被国务院颁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月,开封市人民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支持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其中包括优化河南大学明伦校区整体发展环境,试行将铁塔公园委托给河南大学来管理。

阮氏娇对秋娟说,合适的时候,我带你去看看开封,看看铁塔。秋娟向往地说:好啊。阮氏娇自豪地说:铁塔剪刀是婆婆当年年轻的时候,在开封游览时,偶遇有人街头拐卖儿童,她贵重的包包被机智的儿童随带的剪刀划破了,引发纠纷。她从儿童的慌张神色中,发现有不祥苗头,借机马上报警,儿童获得解救,就把铁塔剪刀赠送给婆婆阿叶美做纪念。

阮氏娇还做了个小东西,挂剪刀用的,全是贝壳的扣子和挂环,这个非常迷你的剪刀挂件,很可爱,一厘米多一点,居然还可以打开,合上呢。阮氏娇给秋娟晒两把可以挂在脖子上的剪刀。秋娟问:这女红,也是你亲手做的吗?阮氏娇说:是的。

秋娟明知却故意问道:用得着收藏这么的多剪刀的吗?花了不少钱的吧?阮氏娇反问道:你会去问集邮的人,要这么多邮票干嘛?有那么多信要寄么?收藏的东西主要的用途是观赏,而不是使用,对吧?

秋娟由衷地说:你是一位有着高雅生活情趣、有品位的农村妇女,又是一位大学生,我比不上你,自叹不如呐。阮氏娇:不,你身上,让我学习的东西,可多了。阮氏娇说了实话,没有借机恭维的意思。

阮氏娇顺便告诉秋娟:我的婆婆,对于我的收藏,嘴上不支持,背后,也会摸摸,看看,把它们当玩具一样,还带着它,在家里自助游。或许,从剪刀上,忆及昔日生活。老人和小孩一样,把家里的物件,都当作玩具。我的孩子,就把糖果,当玩具,或踩、或抛、或搓,极其尽兴。我们现在把孩子当玩具。不知道,会不会,有那么一天,孩子把父母当玩具?

基于阮氏娇免费为小学师生提供私人展品,丰富师生及周边百姓的生活,汀枝小学教师胡光华,主动为阮氏娇的微型剪刀展,创作了一首歌词,与校里的一位音乐女教师合作,并录制朗读歌唱,男女二重唱在室内循环播放,作为背景音乐。优雅的音乐,雅致的展厅,精品的收藏,无不吸引慕名而来的观众,阮氏娇欢迎周边的群众前来,认真讲解,沉浸在被肯定齐分享的幸福中。

展厅内,歌声曼起:

《剪刀歌》:

你千姿百态,传承文化;

你创新时代,绽放百花;

你互鉴异彩,幸福美化;

你共生共赢,共存牵挂。

啊剪刀,古往今来,

你从容进化正奋发,

汗水凝成一枝花,

剪掉不愉快,

精细剪出新世界美如画。

啊剪刀,沿袭根脉,

你钟爱劳动展谋划,

创造值得信赖期待。

剪去不和谐,

惊喜剪出新生活万人夸。

别看我小巧,我却精华;

别管我任性,我则光滑;

别为我穿越,我早开化;

别被我迷恋,我自芳华。

啊剪刀,古往今来,

你从容进化正奋发,

汗水凝成一枝花,

剪掉不如意,

精细剪出新世界美如画。

啊剪刀,沿袭根脉,

你钟爱劳动展谋划,

创造编织幸福纽带。

剪去不美好,

惊喜剪出新生活万人夸。

第3章、自剪妹是个剪刀控
灰飞情留
免费计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