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进这座大宅子之后,京城里的故旧、湖南老哥们儿倒是不少人劝说赵大福,找几个道士喇嘛和尚念念经,超度一下,也是心安的一个法子嘛。

赵大福不在乎这些个,哈哈大笑:“那些年在战场上杀得血葫芦似的,尸山血海里滚过来的,还怕这点忌讳?!哪个冤魂敢炸毛,看老子不活劈了他!

因此,全家倒是都不在乎。

奇怪的是,不知道赵大福是真的有福还是贵人星照命,反正,住进来半年多,确实没啥事。

到了这年春夏之交,赵大福在家里纳福也闷了,虽说他这座院子被称为凶宅,但西直门大街,也是京都九城有名的繁华之地,比大栅栏、珠市口一点儿不差。满街桶子的店面,铺户栉比鳞次,每到节庆,也是热闹非凡。

而赵大福周围的邻居,除了一开始对买了这座凶宅的他背后指指点点地叫“大头棒槌”——意即傻子。可后来看看人家赵大福确实能镇得住,也就放了心开始交往。

老北京的交往,汉人跟旗人同,但大礼上,融会贯通了不少。

远亲不如近邻嘛。于是乎,西街上的杨掌柜,就成了赵府的常客。

杨掌柜是琉璃厂汇文堂的大掌柜,山西忻州人士,五十出头的年纪,来京都已然三十多年了,从夹包袱跑街开始,一直做到了汇文堂大掌柜,对京都的礼仪民俗和趣闻典故、朝廷典章,了如指掌。如今赚了不少钱,也在西直门大街买了一所合院,可惜,膝下无子,六年前,从街头收养了一个孤儿,起名叫杨云庭,今年才十六岁,长得也是一表人才。

杨云庭在杨家,并不怎么受重视,毕竟是收养的外人,杨太太和小姨太太,都对他不怎么看重。而杨掌柜是生意人,收养了小杨,本来就觉得不是亲生的,有些含含糊糊,后来老家亲戚来人也说觉得太仓促,不如从本家里找个合适的继承他们家业。

杨掌柜这心眼儿就活动了,可毕竟已经养了六年多,再把小杨赶出去,他也确实舍不得——吃了自家这些年饭,怎么也得报答报答自己嘛!

所以,小杨从乞丐变成少爷,又从少爷,变成不值钱的仆人,吃喝穿戴,都跟杨家的高级仆人差不多。

幸亏小杨为人善良,性格温厚,敏学上进,知道自己的身份,对杨太太的冷嘲热讽倒是不上心不在意,在家里对二老恭恭敬敬不说,平时,跟着杨掌柜学了不少古玩书画知识,还外带着帮杨家做家务。

上头看不上,底下的这些下人,自然都是些势利眼,对杨少爷使劲儿作践起来,明的,暗的,反正说什么的都有,人家杨云庭杨少爷,毫不在意,默默做好自己的事,不气馁不张扬,别人任谁也挑不出错。

随着杨掌柜接长不短儿的拜访赵大福将军,杨少爷也成了赵家的常客,经常恭恭敬敬地跟在养父后面,学习着人情往来。

赵大福倒是很喜欢杨少爷,除了杨少爷文质彬彬人才仪表都很出色,再一个,自己的儿子,金寿、金宝这两个小孩子,平时皮猴子似的上蹿下跳,家里头没有什么年轻人带着玩儿,只有杨少爷来了,抱一个领着一个,在后花园里能撒开欢儿地玩耍,这两个孩子一口一个“杨哥哥”地叫着,简直把杨少爷看成了亲哥,一见面就像股糖似的抱着杨少爷不撒手喽。

杨掌柜心里也乐,善于拉拢人心的他,通过自己和儿子来赵府的人情,卖给附庸风雅的赵大福不少古玩书画,着实赚了不少银子。反正他知道,这些湘军老爷们,当年在长毛之乱里,可是没少发财,据说,当年曾九帅一个人就赚了三百多万银子,拉回老家一千多船金银财宝!

杨少爷是个上进的厚道人,来了赵府,也帮着干点杂活儿事务什么的,平时跟赵大福谈谈古今人物、京都典故,在杨掌柜跟赵大福谈话时陪衬陪衬,还偷着跟赵大福学了几手武艺,成了赵大福的忘年交。

自然,引起了杨太太的极大不满,有时候杨掌柜不在家,小杨干完活儿跑到赵家,一墙之隔的杨太太那嗓子就扯开喽!

“臭嘎嘣的!饿不死的杂种!养了这么些年的狗都知道护主!成天跑到别人家溜沟子舔屁股!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德行!怎么不死在外头!”

这话顿时就传到赵府,赵家这里,三姨太太曾氏是个读书明理的夫人,顶看不惯杨太太的张狂无赖样子,自己又是湖南辣妹子脾气,可毕竟身份见识都高,便安慰着小杨,一边暗地里感叹:“不要脸的浪货!就知道欺负人家一个没爹没娘的孩子,什么东西!”

情面上,只得让小杨回家时,经常带点点心水果,以平息见钱眼开的杨太太的怒气。

这天,杨掌柜又来赵府拜访,自然带来了小杨。

分宾主落座,威武壮实的赵大福在家待腻了,开口问:“我说老杨,咱们京都这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没有?”

杨掌柜贪婪地喝了半杯上好的六安瓜片茶,嘻嘻笑道:“我的大帅!您老人家回京这么长日子,还没逛够?您这六安瓜片,正宗的极品!据小的品着,比上贡的不差,嘿嘿,不在家纳福,还想出去转转?”

小杨站在花梨木圈椅后面看着养父,偷笑,原来,别看杨掌柜有钱,可他跟一般山西老抠一样,抠门极了,喝茶,都喝高碎。

赵大福哈哈大笑:“这是我的一个老兄弟,安徽凤阳总兵老冯给我送来了几斤,我喝茶,都一个味儿!你爱喝,一会儿回家带两斤回去!让弟妹尝尝!说起来也是,好容易不干了,买了这院子,平时还不觉得,这些年在外头待惯了,猛一下子清闲下来,还真不习惯!上回你说咱们附近有个什么庙?这几天我就想带着你嫂子去玩玩。”

“哪儿啊!大帅,上回咱们聊的,是金朝修的大万寿寺!有双塔,就在西长安门外,是大元国师的驻锡之地,后来成了永乐皇上的大国师道衍大师的禅林,没啥意思。我说的,乃是咱们这西直门外,十来里地的一处,也是金代的禅院,叫大圆觉寺。据说,是大万寿寺的下院,这些年也荒芜了,不过,景色古迹不少,大帅要是有兴趣,小的陪大帅去玩玩。”

赵大福站起身大步踱了几步:“那就说定了!明儿就去。我带上家眷,你带上小杨一起,咱们哥俩在那里喝酒看风景,也风雅一次!”

曾太太跟二姨太说了,赵小姐和两个小男孩,乐得直跳高,两个皮猴子又跑出来跟小杨一起去了后花园玩了很久,直等赵大福又请杨掌柜吃了午饭,才回家。

赵小姐刚过及笄之年,也隔着帘子偷看过父亲来往的文官武将大小官员和世家子弟,唯独对小杨青睐有加,不过闺房儿女,毕竟有礼法约束着,只能期盼着有朝一日互诉衷肠。

小杨带着两个小孩来到后花园,这座花园不大,但构建得精巧绝伦,是仿了苏州园林所建,青砖素瓦,小桥池塘,池塘里的水,自然是死水,朝廷有规矩,只有皇家才能用活水。不过,最出色的,乃是池塘边上,一组太湖石堆砌而成的假山,绵延曲折,别有风味,上头枝枝蔓蔓都是老藤紫蔓,全副天然景色。

石头洞里,绵延深邃,两个皮猴子最好钻进钻出。

玩了一会儿,金寿突然噘着小嘴说:“杨哥哥,我姐姐让我给你一个纸条儿,咦?放哪儿了?”

从衣兜里掏出来一看,已经揉搓得不成样子了,小杨脸色通红,左右看看没人,安抚好了两个小孩儿,坐在青石凳子,轻轻展开一看,是首词句。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啪!”一个小树果砸在小杨头上,吓得他一惊,原来是两个皮猴子钻到太湖石上正砸他呢,嬉笑着十分可爱。

小杨赶紧把纸团攥紧了揉成团,放进嘴里,嚼了很久,咽了,那味道,真甜。

古玩笔记:悬疑篇
免费计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