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中国宣河发现海林檎和层孔虫化石

前几次的宣河之行,让科普作家高建成从宣河海相红岩中找到了研习宣河化石的乐趣,科普作家高建成再一次兴致勃勃来到宣河志留纪化石群。经过几经曲折,科普作家高建成在宣河凤凰咀山角下,海相红岩中发现了志留纪罕见的海林檎化石,一时找不到海林檎的种属,让科普作家高建成忐忑不安。那是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一个完整的宣河志留纪海林檎化石。由于志留纪发生猛烈的造山运动,地球表面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海洋面积缩小,陆地生成并逐渐扩大。板块运动突如其来使宣河地质瞬间发生改变,导致生物难以生存。同时,海洋中各种无脊椎动物并不理会领地的萎缩而继续繁盛,毕竟海洋的面积是太大,更何况随之而来的又将是一次新的海侵呢。

宣河志留纪海林檎化石的发现不仅让科普作家高建成第一次认识了海林檎,而且让科普作家高建成第一次听说“苹果”原来叫“林檎”。

苹果古称为“林檎”,是一种古老的水果,在中国古代根本没有“苹果”这一词。因味道甘美,能招很多飞禽来林中栖落,所以叫林檎。李时珍说,林檎的果实小而圆。《宋书·谢灵运传》载,枇杷林檎,带谷映渚。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四月八日》称,时菓则御桃、李子、金杏、林檎之类。明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玉壶遐览二》载,王梵志不知名字。王德和者,见林禽树有瘿大如斗,破之,中得小儿。清代龚自珍《隔溪梅令·即景》词,林檎叶叶拂僧窗,闪青缸。

海林檎因形状像苹果而得名,是现已灭绝的一类棘皮动物,是棘皮动物中最古老、骨骼组织最简单的一纲。形状为球形,与苹果类似。具有萼和腕,萼部骨板〔萼板〕多达13至200块排列整齐的小孔,有单孔也有双孔,沟孔系统复杂。柄都很短,有时没有。海林檎纲约有100属左右,生存于古生代,以奥陶纪和志留纪最多,于泥盆纪晚期绝迹。宣河志留纪海林檎化石的发现不仅让科普作家高建成兴奋不已、受益匪浅,而且让科普作家高建成了解了动物与植物的因果关系,原来苹果叫林檎,海林檎因苹果而得名。科普作家高建成高兴感慨:“哦,原来4亿年前最早的‘苹果’出自咱们广元宣河呀!”

宣河志留纪层孔虫化石的发现是科普作家高建成第四次来宣河在宣河凤凰咀海相红岩中发现的。宣河层孔虫化石高为6厘米,宽为3厘米,显圆柱树枝状。层孔虫是海绵动物门、层孔虫纲的一目,是一种古无脊椎动物,生存于奥陶纪至白垩纪,早已绝灭。层孔虫常与珊瑚、藻类等构成生物礁,是重要的指相化石,可以显示礁体的生态环境,这类礁体通常是重要的油气储存场所。

层孔虫最早出现于早奥陶世晚期,至白垩纪完全绝灭。寒武纪和第三纪亦有报道,但有争论。志留纪、泥盆纪是它的鼎盛时期。石炭、二叠、三叠纪基本上没有化石记录。层孔虫它的地理分布较广,尤其是在世界各地的志留纪、泥盆纪的碳酸盐沉积中几乎都有它的代表。

层孔虫为粒状或纤维状,目前仅发现由碳酸钙组成之块状或层状群体之化石,未发现动物体。群体平面系一薄层,垂直由柱状体组成,有的在表面形成星形的小沟或丘状的突起等。也有的在个员管产生底板。古生代的种类,其本身可形成礁,也可和珊瑚及苔藓虫类一起形成礁。骨胳由石灰质组成,呈球状、块状、层状和枝状等。内部骨胳由同心细层与放射支柱组成,常相互垂直,形如网格。硬体的表面常有小瘤、小刺、细孔和放射状排列的浅槽〔星状沟〕等。生存在中寒武世至中生代,以志留纪和泥盆纪为最盛。生活在海中,常聚集成群,有造礁作用。

层孔虫群体的骨架称共骨,可以有各种形状,如块状、层状、球状、锥状、透镜状等,还有一些为树枝状、圆柱状,大小变化很大,自数毫米至1米以上。内部构造主要由纵向骨素的支柱和横向骨素的细层或泡沫板组成。此外,还有星状沟、厚层、虫室、假虫管、横板等构造。层孔虫的微细构造在分类上十分重要,现已划分出14种类型。对微细构造的判断比较困难,因为有些是原生的,有些则经过次生的改造作用,甚至在有的标本中既有原生的也有次生的。因此,宣河志留纪层孔虫的发现,对层孔虫标本的保存状况和微细构造的划分与研究启到至关重要作用。

科学界称,能够指示生物生活环境特征的化石称为指相化石。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下,生活着不同的生物组合,也沉积着不同的沉积物,形成不同的沉积相,如海相、陆相、泻湖相等。所以,不同沉积相所含的化石组合也是不相同的。而生物对其生活环境变化的反映远比沉积物明显,生物是自然地理环境最好的指示者。如现代的珊瑚、腕足类、棘皮动物等都是只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如果在地层中找到这类化石,也就可以推断含有这些化石的地层是在海洋中形成的海相地层。

科学界认为层孔虫常与珊瑚、藻类等构成生物礁,是重要的指相化石,可以显示礁体的生态环境,这类礁体通常是重要的油气储存场所。由此可见,广元宣河志留纪层孔虫的发现,指相化石层孔虫给了广元宣河科学性的信息,难道宣河地下有油气储存吗?

7.中国宣河发现海林檎和层孔虫化石
4亿年前的中国
免费计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