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中国宣河标本化石的发现

宣河只要你有心,惊喜不断。科普作家高建成发现,1991年5月9日,中国科学家金淳泰于广元宣河发现的早志留纪广元董全包珊瑚,其主要特征:块状复体珊瑚,相邻个体之间由许多泡沫板连接,个体体壁完全消失。横板水平、倾斜或下凹。泡沫带宽,由小泡沫水平排列组成,与横板相接处呈徒斜状,形成轴管,轴管直径4至4.5毫米。中轴管内壁和泡沫板上发育隔壁刺,轴管壁外面有时发育肥厚的隔壁。是目前仅有一块保存较好的标本。复体块状,外形结核状,个体之间完全融汇在一起,个体的体壁完全消失,个体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由许多泡沫板相连,只是在个体轴部发育水平的、倾斜的或下凹横板,与泡沫带相接处形成徒斜状的壁而造成轴管,轴管的壁有时两层和三层,轴管直径4至4.5毫米,轴管间距,也就是泡沫带宽度10至14毫米,一个泡沫的宽度150至380微米,高度300至800微米。横板间距200至1000微米,在5毫米内6至11个。隔壁构造两种,隔壁刺长在轴管壁内,在横切面上呈锯齿状,也可长在泡沫板上,短粗。隔壁只长在轴管壁外面,肥厚,由羽榍纤维构造组成。

科学家金淳泰在广元宣河发现的早志留纪广元紧密孔珊瑚,主要特征:块状复体,外形枝状。个体横切面在复体轴部呈多边形,体径100至200微米。在复体边部呈扁圆形,体径100至250和500至800微米。个体与复体表面斜交。复体轴部体壁薄,厚度10至20微米,向边部逐渐加厚,厚度30至70微米;在复体横切面上,体壁薄而形成的轴部带很窄,其直径仅占复体直径的六分之一左右。复休轴部床板发育,呈水平状,间距100至300微米。隔壁刺很发育在复体边部的个体中,呈突起状,边缘带的隔板在个别个体中发育。仅有一块保存较好的标本。块状复体,外形枝状,长度保存不全,可见长度18毫米,直径7毫米。由细的个体从复体轴部向外分散状排列,与复体表面呈锐角相交。萼部为半月形,长轴向横向平行排列。个休横切面在复体轴部处呈多边形,体径100至250微米。体壁薄,厚度10至20微米。轴部带很窄700至1000微米,宽度仅占直径的六分之一至七分之一。边缘带很发育,在这个带中个体呈半月形、扁圆形,长径500至800微米,短径100至250微米,而个体的长轴相互平行,并以轴部带为中心呈同心层状排列。连接孔分布在边缘带个体窄边上。在横切面上,个体窄边的体壁是断的,以此推断。床板在轴部带内发育完整,呈水平状,间距100至300微米。清楚的隔壁刺未见到,但在复体边部个体中见到灰质突起,不多。在边缘带个体中偶见隔板。

科普作家高建成发现,1991年5月9日,科学家金淳泰在广元宣河发现的早志留纪四川宣河孔珊瑚是唯一一个用“宣河”名命名的孔珊瑚。宣河孔珊瑚主要特征:块状复体,外形菌状。个体圆柱状,直径1.8至2毫米,间距0.9至2.8毫米。真正的体壁不存在。由床板和共骨泡沫板交织而形成体壁轮廓。床板由微上凸、下凹或弯曲状横板组成,间距1至7毫米。共骨组织由上凸的小泡沫板和很短的羽榍柱组成。隔壁刺不很发育。现有两块保存较好的标本。块状复体,外形蘑菇状,描述的标本直径80毫米,厚度30毫米。由圆柱状个体和泡沫状共骨组织组成。个体横切面圆形或不规则圆形,直径1.8至2毫米,间距0.9至2.8毫米。由灰质沉积而形成的体壁完全不存在,有时短小的羽榍柱子出现在体壁的位置上,但主要是由个体床板和泡沫共骨组织交织形成体壁轮廓。个体床板由中部平或微上凸、微下凹的宽泡沫板重叠而成。床板间距100至700微米,在50毫米内22至24个。共骨组织由上凸的小的泡沫板平行排列组成。泡沫板宽0.2至0.8毫米。在共骨组织中发育许多短的羽榍柱,长度0.2至0.9毫米,一般0.2至0.4毫米,在复体横切面上形成麻点状结构。隔壁刺发育不完整。

1991年5月9日,科学家金淳泰在广元宣河发现的早志留纪尖包副菲浦星珊瑚、毛家湾紧密孔珊瑚、广元董全包珊瑚、广元紧密孔珊瑚、四川宣河孔珊瑚等珊瑚都属新属新种,均被列入国家岩矿化石标本,为研究广元宣河珊瑚化石提供了史无前例、值得借鉴的重要化石标本信息。正因为,众多广元宣河大量珊瑚化石的发现,亦相当发育,大部分是广布性的属,少数是地方性的,在扬子区层位稳定,为组合代表。所以,中国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鸿祯称广元宣河珊瑚组合为神宣驿段代表。

科普作家高建成自从第一次在广元宣河找到化石标本后,对广元宣河化石的相关历史资料非常感兴趣。高建成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查到了,1990年9月,中国古生物学家余汶在广元宣河发现的长宁下带螺化石和古生物学家邓占球在广元宣河发现的四川深杯腔海绵化石;1991年12月,古生物学家伍鸿基在广元宣河发现的早志留纪宣河羽毛虫化石,现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1990年9月,中国古生物学家余汶在广元宣河发现的早志留纪长宁下带螺,在广元宣河较为普遍,其主要特征:壳体中等大小,残留部分的壳高30750微米,壳宽15450微米。塔形,壳顶角约25°。螺环上斜面平凸,周缘处呈钝角状。缝合线深。裂带位于周缘之下,界以裂带上下的两条细旋脊在末第2螺环上能隐约可见。壳口不完整。

科普作家高建成发现,1991年12月,中国古生物学家伍鸿基在广元宣河发现的早志留纪宣河羽毛虫是宣河罕见的一种古生物。也是目前为止,唯一发现的广元宣河早志留纪羽毛虫化石,此类节肢动物化石的发现,标本十分珍贵,其主要特征:本种和其它种的区别在于虫体相对宽、短、单片外骨片也比其它的种短,生长线较浅,较稀。和澳大利亚完整的个体比较,除上述的区别之外,该种头部比澳大利亚的种短,头部之后具同心纹生长线的骨片不显。具明显的3对同心圆纹生长线骨片。本种骨片标本和1984年中国科学家张太荣于新疆柯坪及库鲁克塔格发现的外骨片比较,后者生长线较本种的密集,而且中褶深而明显。

10.中国宣河标本化石的发现
4亿年前的中国
免费计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