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章秀美村庄,青春儿女

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有这样的判词:“夫妻好比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说的是一些没有真正爱情和坚定信念的夫妻关系。他们的结合,只是为了搭帮过日子,一旦遭遇重大灾难,面临危机,日子无法过下去了,就各自打起算盘,考虑自己今后的生路和前途,一番盘算,争吵,便各取所需,各寻门路,分道扬镳而去。这说的通常是一些生活状况艰难的夫妻。还有一种是官宦和富贵人家的夫妻。他们的结合,是因为爱慕虚荣,贪图富贵,或者为了家族、家庭和家长的意愿利益,一旦遭遇危难,意愿破败,利益无存,富贵不再,虚荣成空,夫妻做不下去,便像同林鸟儿一般各自飞散,另觅高枝而去。以上两种夫妻,社会生活中皆能找到实例相印证。可见曹雪芹老先生此话不虚,确是生活经验的总结。对于夫妻关系,社会上还有一种说法,叫“米面夫妻,酒肉朋友”。是说夫妻生活,要靠一日三餐米面维系,朋友关系,要靠经常的酒肉吃喝维系;一旦失去了米面和酒肉的物质基础,夫妻和朋友关系也就不复存在了。此话也不虚,现实生活中也能找到实例佐证。但是,在茫茫人海、芸芸众生之中,这种夫妻和朋友只是少数,是失败者,道德沦丧着,并不能代表所有。真正有真挚爱情和深厚友谊的夫妻和朋友,绝不会如此,而恰恰相反,却是愈遭遇灾难,面临危机,愈表现得意志坚定,爱情坚贞,亲密无间,顽强不屈,临危不惧;大难危机面前,先为对方考虑,用其所能,尽其所有,为了爱人和朋友,出力、劳心,流血、流汗、流泪;愈见真情、真爱,愈是难舍难分,情真意切,牢不可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真金不怕烈火炼”,“患难之中见真情”。像牛郎、织女的爱情,梁山伯、祝英台的爱情,《白蛇传》中白素贞的爱情,《海的女儿》中小美人鱼的爱情;像鲍叔牙、管仲的友谊,刘备、关羽、张飞的友谊。这些都是民间广泛流传并真诚推崇热爱的伟大而高尚的爱情和友谊,真情至爱,感天动地,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和爱情友谊观。

大千世界,九州四海,亿万民众,爱情和友谊是两个永恒不变的主题,说不尽的民间故事,纷繁复杂,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古往今来,绵延不绝。其中最感人的莫过于痴男怨女,情真意切,真朋挚友,两肋插刀;其悲欢离合,阴晴圆缺,生生死死,纷纷扰扰,无奇不有。没有爱情基础的夫妻和朋友,像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虽然兴旺喧嚣一时,但经不起岁月风雨吹打,终将归于枯竭,化为泡影。真正的爱情和友谊,具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经得起风吹雨打,世事变迁,像松柏长青,江山永固,是不会因遭遇灾难而泯灭的。就像牛女之爱,梁祝之爱,白蛇、美人鱼之爱,鲍管之谊,刘关张之谊,他们历经种种艰苦磨难,不屈服,不气馁,情义日久弥坚。他们将永远受到人民的热爱、敬仰、赞美和传颂。现实生活中,人们对那些贪图名誉、地位、财富、享乐的虚伪而糜烂的爱情和友谊,嗤之以鼻,深恶痛绝;对真诚、纯洁、坚贞不屈的爱情和友谊,钦佩、尊重、推崇、颂扬,并著书立说,大声疾呼,以惩恶扬善,净化社会风气。社会历史和人生经验得出的最终结论是:爱情和友谊的真谛是付出和奉献,而不是索取和占有;只有经得起风雨磨难考验的爱情和友谊,才是人世间最美丽和最可珍贵、珍惜的。

《芸姐的爱情故事》,就是一部现实版的牛女、梁祝爱情故事。小说主人公芸姐对于爱情真诚、执着,经得起社会变迁和人间凄风苦雨的考验,永远是只求付出,不计回报。为了爱情,她倾其所有,尽其所能,顽强不屈,永不言败;不懂就问,不会就学,不断转变社会角色,完善自己。历经种种磨难,即使心力交瘁,遍体鳞伤,毫无回报,也毫无怨言,毫不后退;而且始终勇敢面对,处之若素,思之如饴,把磨难视为对爱情的忠贞和奉献的考验,视为获得爱情的必经之路。柳英对于自己的闺中密友,尽其所能,无私援助,历经磨难,始终如一,无怨无悔;并在其密友精神感召下,顺应时代潮流,放弃平庸,艰苦奋斗,创业成功。百般情景,令人感动、敬佩,赞叹不已。

故事千头百绪,跌宕起伏,错综复杂,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许多人和事,还得从头慢慢说来。

话说在广袤的华北平原,在浩浩汤汤、奔腾不息的淮河之滨,有一个叫柳树林的村庄。这里天蓝水碧,风光旖旎,人民勤劳、善良,田里、水上出产丰富,物华天宝,地灵人杰。平川之地,水源充沛,土壤湿润肥沃,极适宜柳树生长,所以淮河两岸,道路两旁,村庄周围,以至每个农户的家前屋后,都长满柳树,郁郁葱葱,荫翳蔽日,一片繁茂兴旺。每年春天一到,万千柳树绿云摇曳,粉絮飘扬,把整个村庄都笼罩在绿荫和香雾之中。

众多柳树,不只使这里风光秀丽,空气清新湿润,还是广大村民的一大生活支柱。每家每户,从建房的木料,到室内的家具,以至锄头柄、镰刀柄,针线筐、提菜篮,几乎都取材于柳树。不仅如此,柳树还是当地人民的“救命神”。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大饥荒,全国许多地方都饿死了人,柳树林村的人就凭着采食柳树叶子,平安度过大灾荒,全村二百多户人家竟无一人因饥饿毙命。所以,庄子上的人都珍爱柳树,感恩柳树,称柳树为摇钱树,救命神。村里人还喜欢用柳字给自家孩子起名。比如我家,父亲给哥哥取名柳林,给我取名柳英。

我家姓李,在柳树林村应该算是望族了,祖父兄弟三个,父亲兄弟四个,一个生产队一半以上都是我家的人。父亲是解放初的村干部,因为工作认真负责,积极肯干,又群众基础好,先后提拔做了村长、乡长、公社书记,后来又调到县里做了农林局长。以后就再没有提拔,因为父亲识字不多,文化太低,对政府新的方针政策理解接受较慢,有时有些跟不上领导脚步。父亲虽然离开了柳树林,但是他仍然关心着村里的事情,柳树林的人有了病有了灾,或者难以解决的人际、生计问题,也总喜欢到县里找他诉说,以求帮忙;父亲也总是无论亲疏,来者不拒,热情接待,乐于帮助解决。

父亲只上过两年私塾,读书不多,工作后,更加感到学习文化的重要,所以,对于哥哥和我的读书很看重,尽管家里缺少劳动力,还是让我兄妹俩到了入学年龄都按时入学读书。只是父母的过度关爱,无忧无虑的生活,让我们不能深刻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学习不够努力,成绩平平。哥哥几次留级,好容易读到高中毕业,没有考取大学,复读了一年,还是没有考取。那年代,农村户口的人很难在城市找到工作,没办法,哥哥只好回家务农。幸好当地的小学校缺少教师,于是,由地方推荐,县教育局批准,做了一名乡村民办教师。

我比哥哥小三岁,他回乡那年,我刚好读高一。我的性格和哥哥不同,热情活泼,喜欢运动,还是县中学生会文娱部长,热心于唱歌、跳舞和组织同学集会。课外活动太多,学习时间减少,所以,成绩也不够好。父亲常批评我,为我的前途操心,忧心,怕我重蹈哥哥的覆辙。

与我同村、同班的同学王小峰家庭条件不好,衣食艰难,学习成绩却很优秀。父亲就经常拿他给我做榜样,教育我读书要像王小峰一样刻苦、勤奋,鼓励我努力学习,成绩赶上王小峰。这让我很惭愧,又很反感。心想,王小峰有什么好?除了考试成绩比我多几分,为人处事,唱歌跳舞,组织活动,群众威信,哪一项比得上我?当面不好说,我就背后污蔑王小峰是“瘟公鸡”、“闷葫芦”。见他长得又高又瘦,还叫他“电线杆”、“麻秸腿”。放学回家,也不愿和他一起走,见了面,也不主动和他打招呼,说话。

王小峰虽然性情孤僻,与人寡和,却暗中喜欢我。他知道我比他条件好,也不喜欢他,见了我,总是怯怯的,不敢多说话;却常常躲在一旁,偷偷听我说话,看我唱歌、跳舞、搞活动,悄悄察颜观色。有一次被我发现了。我说:“小峰,干么呢?都是一个庄子上的,谁不认识谁呀。有话就说,有屁就放,我又不是老虎,用得着这样吗?”王小峰红着脸说:“我就是有些担心,自惭形秽。你看我这一身,破破烂烂,脏兮兮的,我怕你嫌弃我,不愿意理我,更怕你讽刺我,叫我外号,让我当众出丑,丢人。”我笑了,说:“这就奇怪了,学习上,那么多疑难问题你都不怕,为什么会怕我?”他说:“我只是学习上比你好点,其他方面,我都比不上你,所以,我很羡慕你,很想和你交朋友,又怕你嫌弃我,不肯接受我。”没想到他学习成绩那么优秀,也会羡慕我。这让我始料不及。想起我背后对他的污蔑,心中不免有些内疚。于是我说:“怎么会呢。我们是同乡同学,一个村子里走出来的,理应该是好朋友。你学习成绩那么好,连我爸都知道,他还要我向你学习呢。”他觉得惊奇,说:“你爸——也知道我?他可是县里的大干部,咱们村上的名人!”我说:“什么大干部,不就是个农林局长吗。你要是想见他,找时间,我带你去。”

后来,我果然带王小峰到农林局去看我父亲,爸爸热情接待了他,还请他吃了一顿饭。王小峰高兴极了,逢人就夸我父亲“大干部,没架子,平易近人”。从此我们的关系融洽了许多,他也敢主动和我说话了,星期日放学回家,主动邀我一起走,渐渐,我们成了不错的朋友。

有一回他问我:“听说你和芸姐是最要好的朋友,是真的吗?”我说:“这还有假?我们不但是隔壁近邻,还是发小,从小一起玩到大,有话一起说,有事一起做,有好玩的,一起玩,好吃的,一起吃,从来不分彼此。”他点点头,评论说:“芸姐,人长得很漂亮,而且会唱戏,能歌善舞,干活、做事,心灵手巧。只是,只是不认识字,影响了她的发展进步。”我说:“这不能怪芸姐,她也很想读书;只是她父母亲有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不肯给她读书。”他摇摇头,很惋惜的样子,没有再做评论。

我觉得好笑,说:“人家读不读书,关你什么事?你是不是看上芸姐了,要讨她做老婆?”他的脸又红了,连连摇头说;“不是、不是。我家境况不好,本人又长得不好看,哪里敢有非分之想?如今,芸姐可是大名人、大红人!我听说,连李社长托人给他儿子提亲,她都没同意!”我点点头:“我也听说了。据调查,还确有此事。弄得李社长和他儿子一对大红脸,都十分难为情。芸姐也真做得出!”王小峰也笑了,说:“她以前只会唱些民间小调,地方戏曲,如今参加了大队的文艺宣传队,跟着指导老师,又学习了唱歌、跳舞,加上到处演出,见的世面也多了,她人漂亮,嗓子又好,如今可是出了大名了!难怪她看不上李社长的儿子。”王小峰说完低下头,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王家在柳树林是小姓,人口不多。虽然听说他的祖上有人中过秀才,家庭也曾经过得很殷实,但那都是旧时黄历,过往岁月,不复存在了。如今的王家破落了,几间茅草屋,一个土墙院,全是泥草筑成,不见一块砖瓦;屋子里不多的几件旧家具,油漆剥落,见证着世事沧桑。一家子,除了王小峰偶尔穿一件新衣服,其余人,常年都穿着破旧的粗布衣服。只有院墙四周的一围大柳树挺拔苍劲,显得十分旺盛。

可是,王小峰的父母亲对家庭前景并不悲观失望,因为他们有一个在县城读高中、学习成绩优秀的儿子,他们吃苦耐劳,勤俭节约,极尽全力培养儿子读书,只盼望儿子考取大学,学业有成,将来分配一份体面的工作,借以光宗耀祖,光耀门庭。为此,王小峰的父亲农忙之余,还学会了瓦工手艺,抽空就到乡里的建筑站搭班干活,赚些钱给儿子买书、买笔,解决生活费用。王小峰是个至孝又有理想、有志气的人,他理解父母亲的心意,学习一直都很努力,成绩也一直都很优秀。只是行为有些孤僻,平时很少说话,和同学相处不太合群,常常一个人躲到僻静的地方读书学习,钻研难题,设计自己的未来。只有见了我,才肯说一些心里的话。

除了王小峰,在家乡,我还有一位极要好的闺蜜,就是王小峰提到的我家隔壁的芸姐。芸姐叫张芸,长我一岁。因为是近邻,彼此性情相投,她又总是让着我,我们从小就在一起玩耍,扑蝴蝶,捉蜻蜓,捞蝌蚪,抓青蛙,以至爬树,掏喜鹊,折柳条、编花篮;稍大,又一起放猪、放羊,割草、拾柴,事事总是一起去,一起回,从不单独行动。

张家是柳树林村地地道道、规规矩矩的种田人,祖祖辈辈都是种田好手。他们相信“天道酬勤”、“勤俭持家”、“勤劳致富”、“懒惰是万恶之首”的祖训,全家人一年四季,早起晚睡,勤劳不辍。谁要是睡懒觉、起得迟了,就会受到长辈的批评或责罚。所以,他们家的庄稼比一般人家种得好,产量高,生活自然比一般人家也好一些。家里收拾得干净、整齐,虽然都是土墙草房,但是内外墙面总是泥抹得平整、光滑;室内的家具也有几件新打做的,油漆得铮光发亮。家人的衣服,虽然也是土布做的,但是都洗得干干净净,熨烫得平平展展,不论男女老少,穿着起来都显得合体合适。特别是芸姐,因为参加文艺宣传队,经常要演出,所以又穿得好些,还有几件新式、时髦的衣服。

张家对于子女上学读书不太看重,而且还有些重男轻女思想。他们认为读书深造和读书做官,那都是城市人和富贵人家孩子的事,是锦上添花、高层次追求。作为农民家的孩子,务农是本分,还是要凭种田、劳动吃饭。男孩子,读点书,识点字,能够懂得国家政策,写个来往书信,记个收支账目,就足够了。女孩子长大要出嫁,会做家务、干农活就行了,没必要既花钱又耽误时间上学读书。再说,农村孩子读书,能够考上大学、分配工作的,简直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一个乡,几万人,一两年,也只有一两个幸运者。大多数孩子,即使读个初中、高中毕业,最后还是要回来农村种田,干农活,而且,读书人也不见有多大用途,比文盲大老粗好多少。所以芸姐姐弟四个,父母亲没有给她读书,三个弟弟也只读到小学毕业,就都辍学回家种田了。所以,她家的劳动力显得很充足,家里、田里,绰绰有余,还经常帮助我家干活。

芸姐从小就跟着母亲学习做饭、烧菜,做新衣、补旧衣,跟着父亲学习插秧、锄田、种庄稼。芸姐心灵手巧,到十五六岁,无论做家里活、田里活,她都成了一把好手,广受称赞。

和她父母亲不同的是,芸姐性格外向,活泼好动,除了做家务、干农活,还喜欢唱民间小调。劳动的时候,她一边干活一边即兴演唱,什么《小寡妇上坟》,《闹五更》,《四季调》,唱起来没完没了。

芸姐不仅人长得漂亮,还生就一副好嗓子,好身材,而且聪明好学。后来,她又跟着村子里的老艺人学唱地方戏剧,什么泗州戏、黄梅戏、山东吕剧,什么剧种都学,什么戏都会唱一些。劳动之余,她还一边唱一边学着戏剧演员的样子做各种动作,吸引得家里家外的人都争着来看。大家齐声夸赞芸姐是个难得的“演戏的好苗子”,还说芸姐应该到剧团去唱戏。好事怕出名,就这样,芸姐的名字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遍全村和周围村庄,甚至还传到镇上,公社干部那里。

天生人材必有用。不久,芸姐的机会就来了。大队要组织文艺宣传队,到处物色演员。大队干部听说芸姐会唱民间小调和各种戏曲,有文艺才能,就亲自登门动员参加。芸姐父母怕女儿参加宣传队耽误干活,不让参加。大队干部说,“参加宣传队和在生产队干活一样计工分”,她父母亲才勉强同意了。芸姐来到文艺宣传队又学习了唱歌、跳舞、表演,技艺更精、更全面。由于不断排练和演出,芸姐进步更快,唱做俱佳,很快就成了文艺宣传队的台柱子,广受群众欢迎和推崇。

不过,芸姐在文艺宣传队也有许多困惑和为难的地方。因为她没有读过书,不识字、不识谱,学一首新歌,演一个新节目,宣传队导演把歌谱、剧本发下来,别的演员读读谱,念念词,一两天就能唱、能演了;她却不能。她需要有专人教她唱歌,念词,还需要一遍遍练习、纠正,她一遍遍记忆、背诵,然后才能参加演出,因此,常常要拖延宣传队演出时间。为此,芸姐很苦恼:退出,又不忍,因为文艺活动是她喜欢的事情;留下,又为难,自己没文化,接受太慢,会拖宣传队后腿。她经常对我说,很怨恨小时候父母没有给她读书,使得她至今还是睁眼瞎。她央求我教她识字、识谱。我欣然答应。因为我也喜欢文艺活动,况且我们又是闺蜜,于是一有时间,我就教她认字,读简谱。芸姐学习很认真,不久,她就认识许多汉字,能看简单的剧本,还学会了读简谱。为此,芸姐很感谢我。

我也有许多需要芸姐帮助、要感谢她的地方。比如,她教我唱歌、唱戏,带我到宣传队看演出;特别是土地承包到户后,我家劳力少,她家劳力富余,她经常带领三个弟弟,帮助我家干农活,使我家承包地的庄稼和她家一样高产、丰收。这让我的父母亲也很感谢芸姐,感谢张家。那时候,化肥、农药、优良种子还很紧缺,父亲就在县城帮她家买好,然后用汽车运送回来,送到她家;使芸姐父母很感激。所以,对芸姐和弟弟帮助我家干活,她父母从来不加阻拦。

我和芸姐能成为好闺蜜,知心朋友,不仅因为是近邻,从小一起玩耍、成长,也不仅因为我们性情相投,有共同的爱好,都喜欢唱歌、跳舞和文艺活动;更重要的是,我们相互欣赏、爱慕。我欣赏她能歌善舞,人长得漂亮;她羡慕我有个好家庭,父母通情达理,自幼让我像男孩一样上学读书,有知识,有文化。还有一点,就是我们都乐于助人,关键时候,能够不遗余力地互相支援、帮助。

我和芸姐、王小峰,一个是村中闺蜜,一个是学中好友,虽然也有磕磕碰碰、意见相左的时候,但因为是同乡近邻,彼此鸡犬之声相闻,千丝万缕,诸事相关,始终不可分离。恰逢改革开放年代,我们正值青春年少,每个人在学业、事业和爱情上不断探索、追求,力争有更大、更好地发展和前途。所以,我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转型,人们思想进一步解放,开放,革新与守旧,时尚与陈规,正义与邪恶,公正和私欲,在不断斗争、碰撞;其结果,革新、时尚、正义、公正必将战胜守旧、陈规、邪恶和私欲;社会在不断摒弃和继承中迅速发展、进步;一切私心、贪心、悔恨之心,最后都归结于公心、爱心、事业心,上进心。所以,芸姐的爱情故事在以后的岁月里,会更加丰富、精彩;它以爱情和友谊为两条主线,逐步展开,曲折离奇,耐人寻味,引人入胜,感人肺腑,让和她一起生活、进步、成长的人们赞叹不已。

人们是这么赞美芸姐的真挚爱情的:

人间自有真情在,爱到无私更感人。

掏尽丹心求奉献,自甘苦难与艰辛。

又是这么称赞李柳英的真诚友谊的:

两小无猜真友谊,千难万苦志毋移。

喜看有情成美眷,尽将泪水化甘怡。

芸姐,是我自幼至今一直最爱好、最亲密、最崇拜的闺蜜,在村里、学校里、单位里,我有那么多好姐妹,好同学,好朋友,论关系,却没有一个能比得上她。

小时候在农村,我们两家同庄而居,且是近邻,一条屋脊连着两家的房子,中间共用一个屋山。两家院子只隔一堵墙,这边说话,那边全听得见。院门一律向南,门前各有一棵大槐树,枝叶相连,阴凉搭着阴凉。每天一睁眼我们就到一起,或玩耍,或说悄悄话,或干活,总粘在一起。冬天更亲近,她家人多,被子紧张,她就干脆住在我家,两个人睡一个草铺,一个被筒,头并着头,脸对着脸,总有说不完的话,每天夜里,姊妹两个唧唧喳喳,你一言,我一语,家里家外,村庄田野,男孩女孩,说个没完没了,大人吆喝几次才能入睡。

芸姐性格热情、活泼,最喜欢唱歌跳舞,无论在家在外,走路干活,山歌小调总不离口,还一边唱,一边做动作,引来许多人看热闹,大家都说她是个演戏的好材料。大队组织文艺宣传队,正月闹花灯,总少不了她。有一年春节赶上她生病,不能参加演出,村里花灯就不那么受欢迎;元宵节她病愈参加了,竟赢得满场彩,结束了,观众硬是不肯散场,非要她再加演一个节目,芸姐没办法,只好又唱了一段山东吕剧《小二黑结婚》才罢。

芸姐还是劳动能手,干起活来眼疾手快,不怕苦,不怕累。从小我们一起割草拾柴,她总比我干得快干得多,惹得老妈总骂我贪玩。她见我受委屈,每次总分一些柴草给我;我怕挨骂,又见她家不缺柴草,也就不客气地收下了。她不仅干活快,而且活干得精致,出样!同样的布,她做的衣服合身,合体,好看;同样的田地,她种出的庄稼苗齐,苗壮,高产。所以人人都夸她是个心灵手巧的好姑娘,将来一定大有出息。

我崇拜芸姐,还因为她是我们那一带远近闻名的大美人。她十五六岁就长成一副好身材,不高不矮,不胖不瘦,别提多俊秀、标致!瓜子脸白里透红,像出浴初绽的芙蓉;杏子眼水灵灵亮晶晶的,像两潭深不可测的秋水,眼睫毛又黑又长,一眨一眨的,眼珠子像两颗黑珍珠,亮闪闪的,滴溜溜地转动,像会说话;一点樱唇小小巧巧,玲玲珑珑,不涂口红也显得鲜红莹润;说起话来莺啭凤鸣,就像唱歌;唱起歌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晰,珠圆玉润,又像说话,抑扬顿挫,明明白白。总之两个好字:好看,好听。

芸姐只有一个缺点——不识字。小时候,兄弟姊妹多,家庭困难,父母没给她读书。否则,真是鸟中凤凰,人中西施,才貌双全!

即便如此,芸姐还是人见人爱。十五六岁就不断有人登门说媒。大队书记的儿子,小学校长的儿子,医院院长的儿子,就连公社社长的儿子也来向她求婚。可是相亲后芸姐一个也没看中,一家也没有答应。开始,她父母也没甚在意,以为女儿还小,又长得聪明伶俐,娇艳如花,才貌双全。家有金公主,还怕招不到驸马爷?眼看二十岁了,芸姐还是一个不同意,一家不答应。父母亲就着急了,骂她不知高低,不识好歹。他们再三再四劝她:

“芸儿,不错了!别不识好歹。在咱这小地方,这几个可都是有头有脸的富贵人家的公子哥儿,要人有人,要家有家,有权有势的,红火得很,嫁过去亏不了你!你还挑什么样的?真把自己当成金凤凰了?别不知天高地厚,这山望着那山高。说到底,你还只是个农民,一不工作,二不拿钱,三又不识字;光靠唱唱跳跳的,那些都是玩意仗,不当饭吃。别撑过了头,小心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

芸姐听了父母亲的话伤心地哭了,眼泪一滴滴、一串串地流下来,哭得又悲又痛。她反问爹妈:

“我怎么不识字的?还不是你们重男轻女,让两个弟弟去念书,硬留我在家里干活弄成的?现在,你们竟把这当作我的缺点错误来看,还好意思说出口。知道不?我这辈子跟着你们,倒霉死了,冤屈死了!总之,我的事不要你们管!新社会,新国家,儿女婚姻自当家;这是婚姻法规定的,我懂。你们别劝我,我的婚姻,我自有主意。”

芸姐虽不识字,不能读书看报,但她常在大队文艺宣传队登台唱歌演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时事新闻,地方上的好人好事,批判重男轻女、封建迷信、包办婚姻、轻视教育的思想,所以这些道理她都懂得,而且印象深刻,常唱常新,烂熟于心。也正因为她懂得国家的方针政策,知道读书上学有文化的好处,她才更觉得自己委屈,后悔,也就更加埋怨父母亲重男轻女,不让她读书,误她前程的做法。

芸姐还常常拿我做例子,和她作对比,说给她父母亲听。说我自幼读书有了文化,现在到县城工作了,找的对象也是县城的有文化的干部;而她从小干什么都比我强,就因为她不识字,没文化,现在却只能呆在农村里干农活,介绍的对象也都是识字少、文化低的农村人,即使家庭好,父母当官,儿子却不成才,不成器。她不服气,不认命。爹妈见女儿心情不好,提起这事她就埋怨他们,动火、发脾气,又说得有根有据,合理合法,也不便再说什么;况且确实是他们耽误了女儿读书成才,内心未免有些愧疚,因此对她的婚姻大事也不便强当家、硬做主。芸姐的婚姻就这么一直拖着。

芸姐也经常把这些埋怨对我说,表示羡慕我,自己很委屈。其实在农村,像芸姐这样不识字的女孩有的是,并非她一个。因此我也常常劝她:

“你也不能太责怪你爹妈,你也是他们亲生的,又不是拾来、要来的;你妈怀胎十月生下你,然后一口水一口饭,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你抚养长大,容易吗?他们不给你读书,一是重男轻女的思想作怪,另外,当时你们家庭也确实困难,冬天缺被子,到了春天,饭都吃不饱。你如果不在家劳动,你两个弟弟就不能念书,还不是一样?你也不要太自私了。”

芸姐听了我的话,不说有理,也不说无理,沉默了一会又笑了,然后叹息道:“谁都不怪,只怪我生前没有做调查研究,投错了胎,要是事前打听清楚了,生在你家该有多好!看你,从小到大,吃的比我好,穿的也比我好,干活比我少,还读书上学到高中毕业。我呢,吃的比你差,穿的比你孬,一天书房门没进过,只有劳动比你多,比你苦,比你累。我真羡慕你!我们两家住得这么近,为什么偏偏是你投胎到你家,而不是我?要是我该有多好!也能得到读书上学,现在到县城工作、当干部了。”

我笑了,说:“哪叫你不长眼呢?你羡慕我,我还羡慕你呢!看你长得多漂亮!面似桃花,目如秋水,腰似杨柳,声似鸣凤,要身材有身材,要脸面有脸面,要声音有声音,能歌善舞,一片赞扬,人见人爱。这难道不是你爹妈的功劳?我要有你这副身材、脸面、声音,就当大明星去了!谁还当这个小职员,每天上班下班的,麻烦死了!”

芸姐以为我故意装腔作秀,批评我说:“知足吧你!有班上,有工资拿,每天坐在办公室里,风不打头,雨不打脸,还不满足?我要是有班上、有工资拿,睡着都笑醒了!我白长了这副好胎子,好嗓子,有什么用?光招苍蝇,蚊子,不引白鸽、金丝鸟;当干部的,有文化的,一个也看不上我。上门说媒的倒不少,说来说去,尽是些土包子,除了夸富,就是吹牛。哪能比得上你,对象是大学生,还是县政府的干部,见多识广,文质彬彬,前途无量!”

我摇头,解释说:“什么前途无量!别看他在团县委上班,其实,只不过是个股级干部,办事员一个,工资也不比我多拿多少,没什么了不起。我听说,人家给你介绍的那几个对象也不错,虽然他本人不是干部,可是,他爹妈都是干部,有实权,他还不是一样跟着沾光!他沾光,你就能沾光,还不是一样过好日子、享清福?”

“算了吧!嫁那种人渣,除了惹麻烦,丢人现眼,叫人家看笑话,还不如嫁个平头老百姓,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地过日子,不闹笑话,不惹麻烦的好。”芸姐对那些不成才成器的干部子弟不屑一谈。

“你要找老老实实的平头百姓?这好办,不出生产队就能找到好几个,任你挑选。保证他们一个个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干活本分,为人忠厚,身体健康,力大如牛;除了不识字,没文化,不是干部,别的,几乎找不出什么缺点。你看中了哪个了?我去给你当媒人,保证一说一个准!”我打趣她。

“谁看中,谁就自己留着吧。眼下,我还不想这么便宜就把自己嫁了。我自己不识字,再找个不识字的,以后再生一窝子小文盲,那就土到土地爷家里去了,几辈子也翻不了身!再怎么说,我也要找个识字有文化的,现在可以教我读书识字,以后可以辅导孩子读书学文化,将来也好有个走出农门的出头之日。”芸姐终于说出自己的择偶观。

“这也不难。听说,给你介绍的那几个,都是初中毕业生。虽然文凭不算高,在农村,他们也算是有文化的了。况且,家境又好,有靠山,遇到机会就能当干部。我看,已经不错了!”

“就那几个?也算有文化的?将来也能当干部?你是怎么看的?别的你不知道,咱大队王书记的儿子石头,你不会不知道吧?光小学就读了九年!老师还要给他留级,王书记去求老师,说不能再留了,再留级儿子就能结婚了。老师说,他那个成绩也考不上初中呀,小学毕业证现在也算不上文凭了。王书记说他来想办法,结果找了个初中毕业生替考才算考取了。进了初中根本跟不上班,初二没念完就下来了。王书记几次请客送礼给老师校长,好不容易才弄了个初中毕业证。说他是初中毕业生,还不够丢人现眼的!”

“李社长儿子,你怎么也没有同意?他的毕业证该不是请客送礼弄来的吧?”

“你别提他,那是个流氓,谁敢要他?他的毕业证怎么弄来的,我不知道,反正文化也不高,听他说话就能知道:他说‘拨乱反正’是‘拔乱反正’。哪有这么说的?我不识字也知道。还有,相亲那天,一见面他就对我动手动脚的,吓得我赶快躲开,跑去找媒人。”

“真的?这家伙倒是个情种!那一定是他看你长得漂亮,太爱你了,一时动心,情不自禁。”我开玩笑。

“他什么爱不爱、情不情的?听说他在街上看见长得好看些的女孩子就追着人家看,还说些不三不四的下流话,整个一个大流氓!后来媒人看我一定不同意了,才偷偷告诉我实情,说他在初中就是出了名的打架大王,被学校开除的。现在,一不上学,二不工作,每天在街上散混,打着他老子的名义到处招摇撞骗,骗吃流喝,打架斗殴;因为打群架,几次被派出所拘留,派出所长看李社长面子才没送公安局。街上人都说,像他这种人迟早要出大事,到时候,怕是李社长也保不了他,进去是早晚的事。”

“怎么会是这种人?这就怪李社长了,该给他儿子找个工作,不能任他在社会上浪荡鬼混,这么混长了还有个好?不进去才怪!”我认真地说。

“听说李社长也给他找工作了,还不止一次呢,可是他不愿意干,说那点工资还不够他请朋友吃顿饭的呢,没的受人管制。你说这种人我敢要吗?迟早还不要跟着他一起倒霉!”

“这种人确实不能要。还有几个呢,院长的儿子,校长的儿子,难道都是这样?”

“别叫我说起来伤心了,反正我一个没有看中。”芸姐连连摆手。

“是不是你眼光太高了?咱们一个乡,好几万人,光青年小伙子就有上万个,万里挑一,也该有一两个好的吧?难道一个合你心意的都没有?是不是你眼睛只往上看,眼光太高了——目中无人?”

我看着芸姐追问。她笑了,又无奈地摇摇头,说:“哪能呢?”

我说:“这样吧,芸姐,赶明,你在镇上搭个大彩楼,趁着年关庙会,南来北往的什么人都有,你来个抛绣球招亲,一定能选得个如意郎君!”

“那才不能,万一绣球要是被流氓下三烂捡了去,我不就更惨了!”

“那要是被白马王子接着,你不就乐死、笑死了?”

“去你的!尽拿我开玩笑。”

姊妹俩抱在一起,笑成一团。

其实,芸姐心中自有她的择偶标准和追求目标,只是时机未到,不便明说。她还在等待时机,等待意中人的出现。

柳树林村的人们评论芸姐说:

天生丽质好容颜,粉面桃腮貌若仙。演戏唱歌姿态美,耕耘庶务技能先。

富家公子争传信,贫贱书生叹少缘。浴水芙蓉志高洁,出污不染自鲜妍。

第一章
芸姐的爱情故事
免费计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