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恩爱夫妻,乖巧儿郎
泗水之滨,孔孟之乡,自古地灵人杰,物华天宝,民风淳朴,文化底蕴丰厚。苏北重镇泗徐县城就坐落在泗水河畔。不远处就是全国四大水系之一的淮河。滔滔不绝的泗河水、淮河水,滋润着广阔的华北平原,哺育了一代代泗徐儿女。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口稠密,风光秀丽。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不断深入,泗徐县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特别是城郊地区,农民既可种田,又可进城打工、做生意,生活变化更好、更快一些,只要不遭遇天灾人祸,家家都是丰衣足食,生活无忧。王大生和郑小梅,就是这一时期、生长在这块宝地上的一对青春伉俪。两人是中学时代的同班同学。六年的共同学习和校园生活,互帮互助,相亲相爱,使彼此有了深入了解,情投意合,结下深厚情谊;高中毕业,两人皆未考取大学,不久便喜结良缘,终成心愿。大生五官端正,身高体健,又温文尔雅,善解人意。小梅身材苗条,婷婷玉立,婀娜多姿,又面目姣好,粉面桃腮,明眸皓齿,性格温柔体贴又坚强不屈。两人不仅人长得英俊、漂亮,而且真诚善良,健康向上,生活中互敬互爱,同心同德,勤劳俭朴,共同奋斗,为创建美好未来尽心尽力,竭忠尽智。但是,灾难,这个人生幸福的魔鬼还是不期而降,给这个刚刚繁荣兴旺的家庭带来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和悲伤。可贵的是,他们在灾难面前不屈不挠,勇敢应对,化悲痛为力量,为勇气,为智慧,经历一番痛苦磨难之后,不但没有消沉下去,而且认真分析原因,吸取经验教训,不气馁,不丧志,奋发上进,紧跟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积极带领全家艰苦创业,群策群力,因地制宜,终于走出一条脱贫致富之路,造福家庭,造福桑梓,成为苏皖、豫鲁一带著名农民企业家。其事迹广泛流传,家喻户晓,人人称颂,传为名人佳话,颇具影响。故事还要从他们学生时代说起。大生家住泗徐县城东郊的王家庄,小梅家住县城西郊的郑家庄,中间只隔了一座县城。小学阶段,两人各自在本村的小学校读书,互不认识,更无接触;小学毕业,两人一齐考入泗徐县中,而且分在同一个班级。从此,朝朝相见,频繁接触,互生好感;时间一长,更互相欣赏、羡慕,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初中阶段,他们年龄尚小,还只停留在要好同学的范畴,彼此喜欢,常想接触,不愿分离;进入高中,随着人事渐长,互相爱慕,激情难抑,便暗暗谈起恋爱来,由书信来往,周日约会,到在班级里、校园里出双入对,形影不离,感情日益亲密、笃厚。这让本班和邻班的许多同学羡慕不已。男同学爱慕小梅的俊俏多情,女同学爱慕大生的阳光帅气。因此,他们各自都有许多艳羡者和追求者,像巨大的磁场吸引着他们。但是,两人情有独钟,心无旁骛,彼此只爱对方,心里再容不下别人。这使得其他艳羡和追求者因此失去向他们表达爱和追求爱的机会,不免生发妒忌怨恨之心,只不过性情不同,表现的方式和程度不同而已。表现最激烈的是他们同班的女同学、学习委员金玉英。这位女生不但人长得漂亮,而且聪明灵巧,学习成绩优秀。她爱慕大生高大英俊,性情和善,多次表达爱慕之意,情书不断,紧追不舍。大生心知其意却不为所动,几次当面向她表示:“对不起,我心目中已经有了终生最爱的人,不会再移情别恋。”玉英不肯罢休,拉住大生不放,说:“我知道你爱小梅。但是,我劝你把眼睛放亮堂些,不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一花入眼不见百花;更要懂得,有比较才有鉴别。你认真仔细看看,我哪方面比不上郑小梅?”王大生推开金玉英的手,郑重地说:“我知道,你各方面都很优秀,尤其是学习成绩,比我和小梅都好,这是大家公认的。但是,我们都很痴情、专一,决不会背信弃义,见异思迁。我还是觉得小梅最适合我。爱情不是买东西,是不好比较的。”一番话说得玉英张口结舌,面红耳赤,羞愧难言。几次遭拒,玉英见实在插足不进,只得摇头叹息,埋怨大生太专情,小梅太有幸,从此收回心猿意马。但是,她并不甘心、死心,进而移情别恋,决定找到一个更优秀的,才、貌都超过大生,借以打压一下小梅的得意之情。主意一定,立即付诸行动。像金玉英如此漂亮优秀的女生岂无追求者?自然大有人在。男同学见郑小梅只钟情于王大生,油盐不进,而金玉英却搭起彩楼,准备抛绣球,便纷纷转向金玉英。他们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方式,或公开,或秘密,表达爱慕之心,追求之意。金玉英见一下子获得这么多追求者,受伤的心得以修复,自然高兴,甚至还有些飘飘然,扬扬得意。她骄傲地对郑小梅说:“你看,爱我的同学这么多,我可以好中选优,不愁选不出我的白马王子。而爱你的,只有大生一个,孤家寡人,没有选择。”但不久她又感觉失落和烦恼。因为追求者稂莠不齐,每天像苍蝇一样围绕着她,弄得她筋疲力尽,再静不下心来学习,这样下去,必然影响高考,影响前途。于是,她幡然悔悟,一概拒之门外。其实,她这么做,也并非没有经过考虑,因为她总拿他们和王大生相比,比长相,比性情,比品德,比来比去总觉得他们都不如王大生,不能让郑小梅愧悔,因此皆不能接受。所以,直到高中毕业,她依然孑然一身。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改革开放还处于初期阶段,国家经济还不够富裕发达,能用来支持教育的经费很少;虽然国家已经恢复高考多年,但由于十年文化大革命,学校是重灾区,造成的损失太大、太重,一时难以修复,所以,无论乡村还是城市,大中小学,学校普遍教学条件落后,特别是广大一线教师,严重青黄不接,造成教学质量提高缓慢。像泗徐县中,数千名学生,每年考取大学的,也不过一二十名幸运儿。王大生和郑小梅,也许因为过早恋爱耽误了学习功课,高中毕业,都没有考取大学,就连学习成绩一向优秀的班级学习委员金玉英也没能考取,他们只好各自回到家乡、家庭,帮助父母务农,从此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开始他们人生道路的另一番实践和选择。热恋中的大生和小梅,人虽然分开了,心却分不开,依然紧紧纠缠在一起,尽管不能像在学校一样天天见面、交谈,但日里夜里,时时处处,不停地想着念着,心有灵犀,爱路自通,总能找到见面的理由和机会。如进城买卖东西,看望亲友、同学,看戏、看电影,实在没事由,就直接电话约会,田野里,树林下,小河边,经常留下他们亲密的身影。为了方便通话,他们各自还花大价钱专门买了手机,二十四小时开着,无论何时何地,有事有话,一拨就通。所以,他们虽然离开了学校,仍然经常聚在一起谈情说爱,规划未来的美好生活;而且因为没有了学校的纪律制度约束和课业负担,倒是更加舒心自如,无拘无束,无忧无虑。每次进城,事无大小,总是挨到天黑方回。这样两人又热恋了两年,都有在一起的强烈要求,于是征得双方家长同意,先到乡政府领了结婚证,然后选定良辰吉日,广请亲友同学,喜结良缘。大生帅气,小梅漂亮,两人穿上特意定制的结婚礼服,并肩而立,相随而行,向双方父母鞠躬致谢;再相向而立,含情脉脉,拜堂成亲,永结同心。婚礼之后大摆筵席,宴请宾客。两人一个拿烟,一个端酒,一起到宴会上敬烟敬酒。真是金童玉女,相映生辉,相得益彰,天作之合,引得乡亲们一片称赞声。喜宴散后,亲友同学四处传扬,从此大生小梅的故事传为爱情佳话,名扬遐迩。金玉英受邀也参加了大生小梅的婚礼。宴会已罢,玉英告辞回家,大生小梅一齐出来送行。玉英拉住两人的手深情地说:“祝贺你们多年恋爱,终于修成正果,喜结良缘。今后,我也要去找我的爱情和出路去了。”小梅闻听说道:“你什么时候结婚,一定及早通知我们,我和大生还等着喝你的喜酒呢。”玉英摇摇头,长长叹了口气,说:“结什么婚?至今,我连对象还没有呢。”说完看着大生,含情脉脉。大生怕引起小梅误会,挣脱金玉英的手忙说:“你学习优秀,又很漂亮,一定会找到属于你的白马王子。”玉英沉默片刻,终于又摇摇头说道:“农村不是学校,难啊!这两年,我回到家里,也有不少人上门提亲的:农民子弟,虽然憨厚,普遍文化低下,很少有共同语言:干部子弟也有,多是些浪荡子,肤浅堕落,华而不实,叫人难以接受。”她又叹了口气,“我决定了,准备离开家乡,到南方去打工。那里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发达,人才济济,机会多多。也许在那里,能找到我的爱情和出路,实现我的人生理想。今天,我一来向你们结婚表示祝贺,另外,也是来跟你们告个别。”大生觉得不妥,劝她说:“打工,一定要到南方去吗?我们此地也有外边人来办工厂的,在本地打工,离家近,不是更好吗?”玉英说:“我都打听过了,来我们此地办的工厂,厂子小,条件差,而且工资低,打工人很难有发展。南方不同,那里是国家开设的经济特区,著名的外企多,工厂大,条件好,资金雄厚,工人工资高得多:到那里打工,才会有发展前途。另外,我也想摆脱家人的干涉。”说完,分别和两人一一拥抱,然后挥挥手,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了。几天后,就传来金玉英只身到南方打工的消息,说她父母劝说不听,只得放她走了。大生小梅听了,连连叹息,又若有所思。一年后,大生小梅的爱情有了结晶,喜得贵子。常言道,好种出好苗。父母亲帅气、漂亮,儿子自然优秀。但见此儿生得俊美异常,十分可爱:面如满月,眼似亮星,乌发玉肌,粉妆脂凝,啼声洪亮,手舞足蹈,精明灵秀,神采飞扬,融合了父母双方所有优点。合家老少欢喜非常,逢人夸赞,又在家乡传为美谈,有人编成顺口溜说:“金童玉女配成双,生个儿子赛仙郎。月面星眼金玉质,精灵神秀誉满庄。”夫妻二人得此仙郎,喜出望外,把小梅妊娠以来的诸多痛苦担忧尽皆忘却,所有精力都关注在儿子身上,视如珍宝,疼若心肝,日夜精心照料护理,唯怕稍有闪失,真个是捧在手里怕跌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他们购买了婴儿所需衣物,光尿不湿就买了一提包。按时喂奶喂水,及时更换衣物;赶跑周围的猫儿狗儿,保持室内安静;家人从野外回家,进门先要掸去身上灰尘,洗手净面,然后再去看望宝儿,生怕污染环境,有害婴儿健康。百般细心,唯恐有所不周。两人商议,儿子生得粉面玉肌,好看非常,一定要起个好名字才能与之匹配,不能像有些农村孩子随便叫个猫儿狗儿、玉米高粱、大葱小蒜的,没的玷污了俊美可爱的孩子。他们虽然文化不高,毕竟读过中学,一是爱子心盛,二是显示做父母的有学问,再三翻书查字典,经过反复斟酌推敲,因貌象形,最终给儿子取名——玉郎。小玉郎长到四五个月便能认人,妈妈、爸爸,爷爷、奶奶,甚至小叔、小姑全分得清楚,他虽不能说话,提起谁,他就能用手指出来,要是人不在,他还知道用眼睛四处寻找。三个月会翻身;六个月,给他一个小板凳,就能稳稳当当地坐住;到了七八个月,就能在床上、地上来回爬行;九个月,不仅会喊妈妈、爸爸、爷爷、奶奶,还能扶着桌子椅子站立、挪步,甚至围着转圈,拿东西,不到周岁就能走路了,在房间里、院子里蹒跚学步,渐渐地由大人牵着手,就能到院子里、场坪上散步了。玉郎发育健康,成长迅速,全家欢喜殊甚,周岁时,不仅请摄像师照相留念,还办了喜宴招待前来贺喜的亲戚朋友,大家看了赞不绝口,无不称赞玉郎精明、漂亮。会走路的小玉郎更加活泼可爱,不仅喜欢称呼人,见人问好,还喜欢帮人做事,帮爸爸妈妈拿衣服、拖鞋,给爷爷奶奶拿毛巾、眼镜,吃饭的时候帮小叔、小姑搬板凳,拿筷子,什么事都想做。不过有时候也会出点乱子,比如有一次他给爸爸打洗脸水,竟把自己的衣服鞋子泼湿了。小梅心疼儿子,埋怨大生不知爱护玉郎,恩爱夫妻竟为此吵起架来。孩子乖巧可爱,全家人都疼爱欢喜,不管谁进城办事,回来时无论吃的、穿的、玩的,总要买一两件给他,因此玉郎的衣服、玩具也更多,更丰富。单、棉各样衣服挂满一柜子,小手枪、小汽车、小飞机、毛绒玩具、积木、拼图等玩具,整整装满两箱子。引得他早晨起来就玩玩具,一件一件拿出来,玩过后,再一件一件收进去,从早到晚,乐此不疲。到了五六岁,玉郎更迷上了唱歌跳舞。只要一听到音乐响,他便跟着又唱又跳,有时还拉着爸爸妈妈一起来。大生小梅要打工、下田、照顾家庭,没有多少时间陪他,就买了一台录放机,教他自己放音乐,跟着录放机学习唱歌跳舞。一开始,他很高兴,每天跟着音乐唱唱跳跳,很是快乐;可是时间一长,他又不满足了,说一个人玩太没有意思,要和小朋友一起玩。大生和小梅商量,孩子大了,要接触社会,向外发展,寻找同伴,不能老是把他圈在家里,于是夫妻一齐把玉郎送进村里的幼儿园,之后每天由爷爷奶奶送去接回。这一下玉郎满足了,幼儿园里小朋友多,还有吃的玩的,更有老师教他唱歌、跳舞、画画、做游戏。他每天回到家里,就把幼儿园发生的事情绘声绘形地说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还把学习的歌舞表演给他们看,全家人都夸玉郎聪明、好学、进步快。孩子长得漂亮,又爱学习,嘴又乖巧,穿着时髦的衣服,越加招人喜欢。第二年暑假,玉郎七周岁,到了入学年龄,他顺利进入小学一年级学习。小学对于儿童进步成长是个更加重要的阶段。玉郎有了自己的书包,课本,课程也分得更细,有语文、数学、常识、体育、唱歌、美术。他更高兴,求知欲更强。每天按时上学,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和小朋友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回到家里还自觉读书、写字,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玉郎就像一棵小树苗,在阳光雨露滋润下茁壮成长,生枝展叶,天天向上。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也想不到,就在这时候,一场巨大的灾难悄悄降临到这个聪明、美丽、天真无邪的孩子身上,使他受尽折磨,终于一病不起,色衰玉陨;也使他的父母亲,这对人见人羡的青春恩爱夫妻,以及他们和谐美满的家庭,经历了千般磨难,万般痛苦,生死离别,大悲大恸,大彻大悟,展示了他们人性的善恶美丑,坚强不屈,坚韧不拔。故事曲折离奇,又合情合理,令人叹为观止。事情因孩子而兴起,也因孩子而铺展,其中的悲欢离合,起承转合,还需慢慢道来。一天,玉郎放晚学回到家,觉得头脑昏沉、身体软软懒懒的,他不想玩,也不想做作业,只想睡觉,他爬到床上,不一会就睡着了。奶奶觉得奇怪:这孩子一贯活泼爱动,今天怎么一回家就睡觉?她不能解释,又不忍叫醒孩子,就去问老伴:“他爷,玉郎今天怎么了,回来就睡,是不是有啥毛病?”爷爷不以为然,说:“小孩子好好的,能有个啥?大约上学太劳累了。让他睡吧,醒了再做作业也不迟。”大生、小梅下班回来不见儿子,四处寻找不见,问母亲:“玉郎呢?”母亲说:“睡了,一回家就睡了,作业也没做,这会还没醒呢。他爷爷说,孩子上学跑了一天太劳累了,就没叫他。”夫妻俩到卧室一看,玉郎果然还在酣睡,以为确实是累了,睡就让他睡吧,这么小的孩子也不能干什么。孩子没出事,父母也就放心了。可是到了吃晚饭时候还不见玉郎醒来,小梅便到卧室把他叫起来,用手一摸额头,有些发烫,知道孩子是生病了,立即叫上大生送玉郎到村里的卫生所去看病。医生量了量体温,38度5,说是感冒了,开了几片退烧的药,交待按时服药,多喝开水。回到家,他们哄着玉郎吃了晚饭,又服了药,不忍再让他做作业,便打发他睡觉。半夜,玉郎出了一身汗,下半夜便退烧了。第二天早饭后,照常上学。可是中午放学回来又发烧了,还有些咳嗽。再到卫生所去看,医生说,感冒还未好。一般情况,要一周时间才能痊愈。另外,扁桃体有些充血,要消炎。于是打了一针消炎退烧的针剂,交待感冒药继续服。既然医生说玉郎患的是感冒,要一周才能痊愈,家里也就不太注意了,只是按照医嘱,见他发热就服退烧药,咳嗽就服消炎药。药一顿没有少服,可是一周下来,仍不见痊愈,依旧是发热、咳嗽;而且由于不断发热、出汗,孩子显得疲惫不堪,放学回来就睡觉,那么多玩具也懒得玩,家人做了买了好吃的食物也懒得吃,更别说放音乐唱歌跳舞了,就连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有时也不能完成。大生小梅见玉郎服药总不见好,害怕了,说:“一周下来仍不见好。看孩子这情况,未必就是感冒,别是其他什么病症,还是到县医院看看吧,别把孩子给耽误了。”大生骑上摩托车带着玉郎、小梅来到县医院,医生问了病情和治疗情况,又见玉郎精神不振,面色苍白,诊断为贫血。说是感冒时间太长,久治不愈,身体亏损,营养透支,要好好补一补营养。除了继续消炎退烧,又开了两瓶营养液,还交代回家多吃些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多作食补。爷爷奶奶听说孙子患的是贫血,要补充营养,立即把老母鸡杀了,加上黄芪、人参等益补的中药材,一起炖汤,一日三顿,一顿一碗给玉郎喝;又买了桂圆、大枣、莲子,加上冰糖,煮了给他吃。无奈玉郎食欲不佳,腹部膨胀,尽管都是益补的好东西,他也吃不了多少。虽然不断治疗、益补,半个月下来,玉郎的病情并未稍有减轻,依然是发热、咳嗽、贫血、嗜睡,精神萎靡不振。大生小梅只好再次带他到县医院就诊。医生反复询问病情,又抽血化验,诊断的结果令他们大吃一惊:竟然是白血病!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犹如晴天霹雳,夫妻俩顿时惊呆了,互相看着,百思不解,不知所措。然而,他们又不敢相信:七岁的孩子,身体一直都很健康,偶尔感冒,怎么会演变成白血病?他们拉住医生反复追问:“你们有没有弄错?化验会不会出差错?孩子身体一直都很好,很健康,怎么可能得这种病?”医生被纠缠不过,说:“你们如果不相信我们的诊断,可以再到省、市人民医院复查。”一句话提醒了大生小梅:对呀,省市大医院的医生医术更高明,仪器更精良,诊断更准确。于是他们回到家里,向父母亲说明情况和疑问,带足钱,又带着玉郎去了省城。省人民医院的检查很快有了结果,白血病,仍然是白血病。这次,大生小梅相信了,他们不再怀疑误诊,也彻底失望了。既然玉郎患的是白血病,就按照白血病治疗呗。医生说白血病治愈的根本办法只有做骨髓移植,但这既要有配型合适的骨髓,还要一笔不菲的医疗费,单手术费就得四十万,再加上其他费用,最少也要五十万。五十万元!这对农村普通人家可是个天文数字,即使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农村人生活提高了,也难以承受。但是,为了救儿子性命,花再多的钱他们也在所不惜,就是砸锅卖铁,把家里的东西、房屋都买光,全家人露宿村头,只要能治好玉郎的病也值得,他们全家也心甘情愿。夫妻俩当时就要求医生抽他们的血作骨髓配型比对。结果很快就出来了,老天爷太绝情,夫妻两人的骨髓配型皆不成功。夫妻俩不能接受,拉住医生说:“这不可能,你们一定弄错了,我们可是孩子的亲生父母,一点没有错,怎么会配型不成功?”医生解释说:“你们理解错了,血缘近,只能是配型成功的几率高一些,并不能保证绝对成功。”他们又失望了。下面怎么办?他们初心不改,只要有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希望,他们也要做百分之一百、千分之一千的努力。医生说,你们确定做骨髓移植,现在就登记排队,等待有了合适的骨髓再通知你们来做移植手术。眼下的治疗,只能先给病儿输血,然后做化疗。大生和玉郎的血型相同,于是分两次给玉郎输了1000CC的血。输血后的玉郎精神果然好了许多,食欲也好一些。要做化疗了,可是他们带的钱已经快用完了,只好回家拿钱。负责给玉郎治病的胡医生说,做化疗,你们在本县医院就可以了,不必再来省院,多花费又不方便。我们这边一旦有了配型合适的骨髓,会及时通知你们的。你们回去先把手术费准备好,起码先要有四十万元。他们立即答应了。于是要了胡医生的电话号码,并留下他们的家庭地址和联系电话,带着玉郎回本县医院做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