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3
你不是失控,而是被激活了童年创伤那些看似崩溃的情绪,失序的行为,矛盾的选择,困难重重的生活,甚至是疾病和意外,大多是人们用以应对生活,以便能好好活下去的策略。你不是失控,而是被激活了童年创伤来自美国的研究数据表明:在美国,25%的人经历过躯体或情绪虐待,20%的人经历过性猥亵,在这份样本为25000人的调查数据中,被忽视、被抛弃、校园暴力等类别的创伤并没有被包括在内。中国的相关数据暂时还不清楚,但我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带着或轻或重的创伤在生活,正是这些心理创伤,造就了爱恨情仇的故事,悲欢离合的生活;也是这些心理创伤,让人们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人格,各自独特的应对创伤的方式——可能是极端地回避某类人,某类事,某类环境;可能是回避自己的某些感受,某些想法;还可能是重复某些刻板的行为,像个孩童一般说话和做事。长年下潜人性最幽深之处,我最常感叹的一句话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制胜法宝。那些看似崩溃的情绪,失序的行为,矛盾的选择,困难重重的生活,甚至是疾病和意外,大多是人们用以应对生活,以便能好好活下去的策略。看到行为背后的心理意义,是自我理解、重建活力生活的开始,也是拉伸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提升自我包容度的开始。△被“标签”的我们随着自媒体的发达,网络上的新闻、资讯、观点浩如烟海,为了让头脑不至于信息过载,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用标签去界定某类人、某个现象、某件事的性质等,比如“键盘侠”“女强人”“直男癌”等。这样做的好处是,加强自我控制感,迅速定位自己的态度和立场。但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在社会生活中,太过于关注表面的标签定义,容易让我们的思维变得主观和简单,看待事物流于表面和片面化,容易滋生偏见和歧视。有些人还会因为对标签内容的误解,而产生不必要的压力和恐惧。比如,有些女性渴望通过努力奋斗,成就一番事业,却又害怕被认为是“女强人”,难以拥有幸福的婚姻。穿过表面的标签,听到真实的声音,看见鲜活的人性,将有助于我们理解自己和他人,拓展更宽广的心胸和视野,让心灵更加自由舒展。·好人“你们都说我好,我才能感觉自己是安全的。”好人,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意义。四十年前,大家说一个人是“好人”,就是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比如正直、善良、可靠等等。总之,那时“好人”是个大大的褒义词;到了二十年前,“好人”开始带一点贬义的意味———说某个人是“好人”,差不多就是在说他木讷、无趣、缺乏性魅力;到了如今的时代,“好人”的贬义意味更加强烈,如今我们再说谁是“好人”,基本上就是在说他自卑、平庸、没个性,甚至还有点暗指他无能的意味。无论人们对“好人”的评价如何变迁,在客观上,“好人”都意味着更多活在超我状态,过度压抑本我的欲望,自我的调适能力比较弱。简单来说就是,活得过于自我压缩,把道德规范、他人评价看得比较重,以至于忽视自己的需求,搁置自己的利益,难以在自我需求和社会期待之间找到平衡。所以“好人”就是不快乐的人,在心灵上不自由的人,难以做真实的自己的人,曾经遭遇长期的、复杂的关系创伤的人。“好人”的心理机制之一,是被羞耻感淹没。由于创伤性的成长经历,他们总有一种强烈的“我不好”的感觉。为了减轻这种感觉带来的痛苦,他们积极去做能证明“我很好”的事,避免任何“我不好”的可能性。因此,拒绝别人的要求,满足自己的利益,都会变成危险的要尽力避免的事(受不了别人觉得他不好,也无法忍受自己觉得自己不好),那种道德上的优越感和满足感,可以把他们从羞耻感中解救出来。“好人”的心理机制之二,是攻击性返向自身。同样也是创伤性经历的影响,他们把恨和愤怒的情绪体验为危险的、过于有杀伤力的能量。为了防止自己因为恨和愤怒而产生可怕的后果(伤害他人或伤害自身),他们选择压抑这些情绪,然后对自己产生强烈的不满——是别人做错了,伤害了我,我却不敢还击,这说明我是无能的、懦弱的、失败的。当他们“成功”陷入自我攻击,就相当于缴了自己的械,失去了攻击的能力和可能性(每天都在“插刀”自己,就顾不上恨别人、对别人生气了),看起来就更加“好人”了。“好人”的心理机制之三,是扮演可怜的受害者。他们会一边做好人(过度付出),一边诉说自己的苦(怨声连连),以便把别人推到“加害者”的位置,自己则稳居“受害者”的宝座。在他们的幻想里,别人会因为他们的自我牺牲,产生强烈的内疚感,同情他们到无以复加,因而会加倍对他们好,报偿他们,最终留在他们身边,为他们所控制和驱使(这招儿确实对有些人很管用)。无论是哪种心理机制的“好人”,都会体验到自尊的脆弱性(他们会用“自卑”来形容自己),影响人际关系和社会自我的良性发展。如果不借助系统的心理治疗,要走出恶性循环的“好人”泥沼,就需要人们进行一段时间的自我训练,一方面通过身体和情绪的练习,加强内在自我的力量(本书后两章有提供方法),另一方面也要学习不伤害关系地说“不”。·病人“虽然身体难受,心理需要却得到了满足。”无论是比较严重的癌症、心脏病,还是有家族遗传特点的慢性病,比如痛风、高血压、糖尿病,或者是轻微的炎症、感冒,都有性格、心理和情绪的因素掺杂其中。有些生理疾病会因为心理问题的解决而消失,但大部分生理疾病都是不可逆的。而心身疾病(病人感到身体不适,各项指标却很正常)更是心理和情绪问题的直接呈现。因此,心理咨询师总是很关注来访者的身体状况,会思考疾病症状要表达的含义。生病会让身体痛楚和行动不便,降低生活质量,有时候还会面临死亡的风险。但是,在潜意识不为人知的幽暗角落里,生病其实潜藏着诸多好处。心理咨询师们把这个现象叫作疾病的“继发获益”。很多时候,是这些“继发获益”让病人迁延不愈,难以康复。生病的好处之一是,可以名正言顺地休息,得到良好的照顾。人们可能会注意到,当得知自己生病了,医生认为你“需要卧床休息”,心里可能会莫名地叹一口气,想:也好,可以无须内疚地休息了。那些工作非常忙碌、过度承担生活重担的人常有类似的体验。作为一个病人,当然无法继续承担责任,不得不空闲地待着,让医生和护士来照顾,亲人朋友也会前来探望,带来礼物和暖心宽慰的话语,虽然身体不适,心理上的感觉却很好。生病的好处之二是,缓解矛盾和冲突,重获亲密的连接。电影《一声叹息》中,宋晓英的丈夫移情别恋,经过几番“战斗”,以宋晓英意外受伤、生病住院作为重大的故事转折。作为一个病人,她的丈夫不得不前来照顾她,做她过去一直在做的家事,体验到她作为妻子的辛苦和不易,夫妻二人重归于好。艺术来源于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常常用生病、意外受伤等方式,唤起亲人伴侣的关注,“邀请”他们回归生活,参与到家庭事务之中。生病的好处之三是,满足依赖的需求,享受自我中心的快乐。病人可能会表现出心理退行的特点,即表现得高度依赖他人,像个孩童一样倾诉自己的无助和痛苦,以期得到关注、同情和安慰。有些人还会发号施令,要求及时贴心的满足,只要不顺心就乱发脾气,哭诉别人的冷漠和自己的可怜。此时亲朋好友会考虑到病人的痛苦,也愿意顺应病人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的病人,看似很痛苦,潜意识里却非常享受——所有人都围着自己转,就像回到熟悉的童年早期,这种感觉是令人满足的。如果人们能够认识到疾病的心理意义,多多关注心理健康,思考疾病与人际关系、心理、情绪的关联,尤其是思考疾病的“继发获益”,然后用积极的方式去建设生活,满足需求,就能大大提升生活和生命的质量。·烟民“妈妈,我不该生你的气,我是坏孩子。”吸烟有害健康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实,然而这并不能阻止烟民队伍的壮大。因为香烟对人们来说,不只是香烟本身,还有很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意义。青少年通过吸烟假装成熟,寻求同伴的认同;女性通过吸烟寻求自我认同,找到一种自由自主的感觉。抽烟除了缓解情绪的焦虑,排解空虚和无聊感,还有社交的作用,比如在电影《志明与春娇》里,男女主人公就是在工作间隙一起抽烟时相识并相恋的。还有人通过购买昂贵的香烟来彰显自己的财力和地位,即通过香烟提升自尊感。但这一切都不能充分解释抽烟的真正动因。因为人们会形成对抽烟的依赖,在戒烟时还会出现戒断反应,那意味着,烟瘾不只是烟草里的化学成分所致,里面还包含了丰富复杂的心理因素。当人们存在心理冲突和情绪困扰时,会试图找到某种疏解的方式,否则就可能衍化成心理疾病,甚至精神崩溃。此时,有些人就会选择了香烟。如果没有香烟,人们就会寻找其他的替代品。抽烟,作为一种心理防御的方式,和人们婴幼儿时期的成长环境、母婴关系、天生气质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抽烟时的口部动作,意味着婴儿期的口欲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所以总有一种莫名的饥饿感,忍不住就想吸吮,就像在无意识中重新回到襁褓,回到母亲的怀抱,寻找心理上的依赖和安全感。鉴于当人们感到焦虑、恐惧、悲伤时就会增加抽烟量,香烟似乎被作为一种情绪的出口,也带有某种自我毒害的意味。古人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当吸烟者用烟草毒害自己时,也像是把对母亲的愤怒转向自身。可以把这个心理过程理解为:当人们生气母亲没有提供足够好的养育、对母亲产生恨意时,立刻就会感到内疚不安,觉得自己变成了“坏孩子”,认为自己“真该死”,此时就会不自觉地想抽烟,仿佛用尼古丁毒害完自己,内疚感就成功被消减,又能安心地活下去了。烟瘾,并不是对烟草的味道本身上瘾,而是对通过吸烟缓解情绪压力(自我毒害)的方式上瘾。行为心理学家们建议用口香糖代替香烟,有一定的建设性,却忽视了口香糖对身体无害,也缺乏社会象征意义的事实,这就是人们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却又听之任之的原因。所以,在戒烟时,除了提供能代替香烟的安慰剂,还要找到更多疏解情绪的渠道,建立新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洁癖者“糟糕的人是你,是他,绝对不是我!”当爱干净成为一种稳固的性格特质并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人际关系,这种爱干净就会被称为“洁癖”,又叫“清洁强迫症”。此时,爱干净就有了丰富的心理意义。洁癖的心理含义之一是贬低他人,拒绝关系。在洁癖者的感觉里,除自己之外的任何人都携带病毒和细菌,有时还会毫不掩饰地流露出对他人的嫌弃。真实的情况却恰好相反,他们对自己充满负面的评价,总害怕自己做不好某些事,害怕自己被确证是一个失败的、糟糕的人。为了防止自己的“真实面目”浮出水面,潜意识就发展出洁癖的症状,通过想象环境和别人的危险性,把自己隔绝(保护)起来,既把糟糕的形象置放在别人身上,又成功拒绝了别人的靠近。洁癖的心理含义之二是对内疚的防御。洁癖的核心感觉是焦虑和恐惧,他们总有一种感觉:到处都是足以致病甚至致死的病毒、细菌、脏东西,必须奋力清除,才能让自己健康地存活下来。实际的情况却是,他们通过这些清除的动作,防止自己听到潜意识深处的声音:我太坏了,我应该被惩罚,我可能会被杀死。他们可能有一些禁忌的幻想,比如攻击他人、挑战道德伦理、亵渎宗教信仰等,在心理感觉上,这些幻想不仅仅是头脑的想法,而是已经付诸实施,并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性。正是这种心理等价模式,给他们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觉得自己是不洁的、糟糕的、令人唾弃的,认为自己污染了纯净的世界。所以在潜意识深处,他们总是隐隐地渴望着,秘密地等待着,有一天自己会被病毒和细菌杀死,得到“应有的惩罚”,以便从强烈的内疚和自罪中得到解脱。综上,洁癖往往和家庭文化、生活习惯、亲密关系等息息相关(除了自身的性格特点,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比重也很大)。在进行心理治疗之后,当人们停止某些挑战社会禁忌的行为,或理解了潜意识深处的幻想之后,洁癖自然就会慢慢消失。我还观察到,有些人并没有经过系统的心理治疗,但会在搬家、换城市、换国家之后,洁癖症状神奇地得到了缓解,甚至消失不见。·邋遢鬼“我看不见别人,也看不见自己,只有幻想和飘忽的情绪。”和洁癖者相反,邋遢鬼家里经常乱糟糟,杂物堆放得无处下脚,他们却说“这样找东西方便”“多有生活气息啊”——这其实是在对自己的行事风格进行合理化。毕竟,谁不喜欢待在整齐干净的地方呢!有意思的是,他们自己不去动手收拾,也不肯请专业保洁来帮忙,仿佛乱乱的、脏脏的、灰尘满布、物品乱飞的环境,正是他们需要的,会莫名地让他们感觉安心。其实,那些看起来邋里邋遢的人,心里也经常乱糟糟的。他们应对精神痛苦的方式是解离。解离,顾名思义就是解散离开,即自我解散了,离开了,这是西方人从化学实验里引用过来的说法。在我们中国的文化语境里,解离其实就是失魂落魄,或者又叫丢魂儿——只不过,不是暂时的状态,而是一种稳定的性格特质。当人们遭遇难以应对的心理创伤,感到不能战斗也无法逃跑时,最优的选项就是解离,即关闭心灵的感受能力,降低思想和情感对现实环境的敏感性,把自己和他人隔绝起来。简单来说就是:我没办法逃跑,也打不赢你,那我就只好装死了。所谓“装死”,就是假装自己没有感觉,也没有想法,最大程度上减少自己在现实中的活动;就像把自己从现实中抽离,就像自己不存在,这是人们在极端痛苦无助时可以选择应对的唯一方案。“装死模式”的好处是让他们不至于精神崩溃,能够好好地活着。但坏处是让他们看起来就像丢了魂儿一样,做事情缺乏规划,丢三落四,邋里邋遢,好像对很多现实问题——水电费、金钱、孩子家务等——都感到疲于应付,因为很多时候,他们的精神和意识(魂儿),都遨游在某个想象的世界里,优哉游哉,飘忽不定,所以这样的人经常从事科研、文化、艺术类的工作。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在自我感觉上并未活在现实生活中,那么周边环境里的脏乱差又与他何干呢?从这个角度来说,要解决邋遢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提升现实感,从刻意观察周围的环境和他人开始,每天拿出一小块专门的时间去做与现实生活有关的事,比如清扫、烹饪、侍弄花草等等。·直男癌“千万不要让别人看出来,其实我的内心很虚弱。”网络信息显示,“直男癌”一词发端于2014年的社交媒体。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如今的直男癌,特指大男子主义、不尊重女性、漠视女性价值的异性恋男性。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所谓的直男癌,其实就是依照儒家文化流水线生产的男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缺乏自我意识,只依着本能行事和说话,比较信奉传统文化对人的定义,有很多“男人应该……女人应该……”的思想。直男癌大多来自重男轻女的家庭。父母赋予他很多天然的特权,却没有给他真正的爱——那种被看见、被接纳、爱你如是的爱。恰恰相反,直男癌的父母难以真正去了解儿子,会贬低和否认儿子的情感需求,认为男人就应该“刚”一些,不该表现出温柔的一面。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会让他感到自我的割裂,一边感觉自己拥有特权,得到很多关注,在父母眼中非常特别,一边又感受到自己不值得尊重,在希望得到安慰和同情时,换来的却是羞辱和贬低。为了整合内在冲突,让自我系统不至于崩溃,直男癌们选择认同父母的态度,屏蔽自己的情感需求,否认情感的价值,绝对隐藏脆弱感,用一副“天下我最强”的形象,回到童年的特权感里,进而强化对父母权威的忠诚。直男癌们最核心的困境是亲密关系。他们难以表达真实的自我,回避情感上的脆弱性,却希望拥有亲密稳定的婚姻关系;渴望找到一位经济独立,不过度依赖他的女性作为伴侣,却希望对方三从四德,贤惠顺从,事事处处依附于他。在传统思想与现代需求的冲突之下,他们可能会变成婚姻家庭的编外人员,在社会的角落里游离摇摆。如果他们能意识到自己的矛盾之处,能在思想上给自己松绑,脱离社会文化对性别的界定,生出属于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坦诚真实地面对自己,关注自己个性化的情感需求,情况就能慢慢好起来。·女强人“除了我自己,没有人可以让我依赖。”在大众的普遍想象里,似乎“女强人”约等于婚姻不幸福的女人。因此常有年轻女性陷入思维困局:渴望通过努力奋斗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可是又害怕,如果变成女强人就会与真爱无缘,与幸福的婚姻失之交臂。男人事业成功,就能抱得美人归,女人事业成功,却会导致婚姻不幸。这真是带有某种性别歧视的偏见,说得就像事业不成功的女性,婚姻就一定会幸福似的。然而,无风不起浪,这种匪夷所思的想法也是有迹可循的。在如今的文化、社会、环境之下,女性要想取得事业上的成功,面临的挑战将比男性多得多(尤其是35岁以后),她们往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表现得更加优秀,甚至延迟婚育,牺牲个人生活,才能争取到与男性公平竞争的机会,这导致事业上特别成功的女性人数很少。由于样本量小,一旦她们的婚姻生活不幸福,就会显得特别突出。这是“女强人婚姻不幸福”刻板印象横行的原因之一。根据我的观察,在取得事业成功的人里(无分男女),很多都有“依赖-反依赖”的关系模式。依赖的关系模式,就是要求伴侣随叫随到,为自己提供无底线的包容和照顾(自己变成小婴儿,让对方做照顾者)。他们的内在声音是:“我这么努力拼事业,那么辛苦,那么委屈,你就应该对我好,补偿我。你赚钱能力弱,就应该多照顾我”。反依赖的关系模式恰好相反,他们难以在亲密关系中呈现脆弱,倾向于过度承担,像权威家长一样大包大揽(把对方变成小婴儿,自己做照顾者)。他们的内在声音是:“我付出得越多,就对你越重要。你越依赖我,就越离不开我,那么这段关系就越可控,我就越安全。”无论是依赖模式,还是反依赖模式,都会让伴侣感到不被尊重,导致关系失去平衡。前者会让人感到自己被欺辱,后者则觉得自己的能力被贬低,都会让人感觉非常不舒服。由于社会对男女两性的角色设定(女性是弱的,应该提供照顾,男性是强的,应该解决问题),在忍耐关系不舒服的问题上,男女两性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反应。女性伴侣的忍耐力更强(通常经济能力也偏弱),所以大多选择了忍耐,调整自己以适应成功丈夫的节奏;男性伴侣却会倾向于用分居、出轨、离婚的方式,向成功的妻子表明自己的反对立场。这是“女强人婚姻不幸福”刻板印象的原因之二。在亲密关系里,依赖和反依赖的关系模式,大多是因为在童年阶段没有得到基本的身体、情感和精神的照顾。不同的人对此发展出不同的应对方式:有些人意识到自己的缺失,因而渴望在婚姻里得到补偿,另一些人则通过给予伴侣很多照顾,变相满足童年的自己(否认缺失,无意识重演童年的生活体验)。要改善“依赖-反依赖”的关系模式,除了深刻认识到自己的心理模式对亲密关系的影响外,还要建立起关系的边界(再亲密的关系,彼此也是独立的,要各自负责任),学习信任自己(能依赖自己,也能依赖对方),信任伴侣(相信他有自己的能力资源),信任关系(关系是很结实的,没有那么轻易断裂)。·键盘侠“是你的错,他的错,所有人的错!”键盘侠惯于发表戾气满满的言论,无论社会新闻,还是娱乐新闻,不管那新闻是什么内容,他们总能找出负面的部分,然后进行无情的讽刺挖苦、谩骂攻击。被攻击的人会感到受伤,觉得自己没有做错什么,却无故遭受如此粗暴的对待——其实,这恰是键盘侠小时候常有的感受。键盘侠的父母,不但难以向孩子表达爱和关怀,还会把不良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向孩子提出过于苛刻的要求,指责孩子为什么做不到,对孩子进行贬低和谩骂。在成年之后,有些人能通过自我反思,解除对父母的模仿和认同,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但另一些人则会复制父母的模式,通过成为父母的样子,达到某种心理上的安慰(如果我和父母一样,那么意味着父母是好的,我也是好的)。键盘侠的内心充满愤怒和抱怨,总有一种全世界都辜负了自己,自己是世界上最悲惨的人的感觉。他们只关注自己的内在标准,抗拒改变,固执己见,轻易地批评和指责他人,期望别人按照他的意志去运转——就像童年时期父母对他的期望一样。这样的个性特质让他们在面对一些问题时,总想找出应该负责任的人,即犯错的人。他们在潜意识里觉得,只要找到了负责任的人,自己就可以免于被责难。他们随意释放的攻击性,更像是一种“先发制人”的战术,通过讽刺、批评、指责别人,率先抢占心理优势的高点,从而避免想象中的弱势地位,找到自我的安全感。鉴于这种心理模式,我们很难指望他们负责任,事实上,他们典型的性格特质之一就是不承担任何责任。当社会发生重大事件,导致大家的整体生活受到影响,比如新冠疫情的暴发,键盘侠就会把有关部门视为粗暴无能的父母,把医护人员视为冷漠无情的照顾者,而后表达强烈的不满,对上述人士进行攻击和批评。简单来说就是,他们把压抑到潜意识深处的对父母的愤怒,投射到象征着父母的人——政府、医护人员、上级领导等——身上,而后肆意攻击和谩骂。如果没有发生特别的重大影响事件,或者没有对自己进行深入的思考,键盘侠们可能终身都在玩“谁要为此负责”和“你们都是加害者”的游戏,换言之,他们很难主动作出改变,毕竟,指责别人容易,面对自己却是很难很难的。·工作狂“只有当我表现得好,取得很多很多成就,我才能得到爱。”虽然不容易,工作狂和热爱并享受工作是两回事。工作狂常把工作看成生命的全部,会为了工作透支健康,把自信和自尊完全建立在工作之上,换言之,工作成就是他们唯一感兴趣的东西。然而,来自工作的正反馈常常转瞬即逝,这导致他们不得不像陀螺一样无休止地工作,所以也有心理工作者说他们是“工作成瘾”。工作狂和拖延症的父母是同一种养育风格,不同的是,他们在成年之后,用了完全相反的方式去应对过于严苛的父母形象。如果说拖延症采取的策略是“虱多不痒,债多不愁”——反正我也达不到你的要求,随便你爱不爱我吧!那么工作狂采取的策略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如果我拼尽全力达到你的要求,是不是我就能变成好孩子?对于工作狂们来说,工作中的微小失误,意味着自己整个人的失败。他们常常夸大自己在团队中的作用,觉得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能动摇整个公司的安危。这让他们经常有着较高的焦虑值,很容易情绪崩溃,缺少对自身状态的关照,因而把别人的反应当作自我评价的依据——别人说他好,会让他有安全感,别人说他不好,就立刻感觉糟透了。有心理研究者发现,那些遭逢失恋、丧亲等严重打击的人,可能会选择沉溺工作,以回避面对内心的伤痛,因为关系的丧失会引发无力和失控感,而投入工作会找到一定程度的控制感——只要付出时间和努力,就能得到积极的价值反馈。工作狂,其实是在强迫性重复童年的创伤体验,即主动创造和童年经历类似的高压情境,然后在极度的焦虑中完成过于挑战的工作项目,获得工作成就和自我价值感,就像在童年期得到来自父母的欣赏。也就是说,工作狂们其实是在通过疯狂工作的行为,亲近记忆里的父母,表达对严苛父母的爱与忠诚。如果没有发生重大的足以震撼心灵的生活变故,工作狂很难主动改变自己的模式。他们虽然付出了生活单调、透支健康和亲密关系受损的代价,却收获了成功、富裕、名誉和地位,这些在如今的社会中被公认为是有价值的东西。·变色龙“我是谁?我在哪儿?世界的尽头在哪里?”这里所说的变色龙,并不是性格上的多变,而是居住环境、生活方式、职业选择、兴趣爱好等的多变。变色龙要么频繁换工作,要么频繁换爱人,甚至频繁换生活空间(搬家、换城市、换国家)。除此之外,他们还总是忙忙碌碌,日程紧凑充实得让人惊讶,仿佛总有做不完的事,见不完的人,处理不完的项目。他们的身上总有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儿,好像只要他们愿意,没有什么事不可以——包括那些挑战社会规范的事。朋友们会认为他们潇洒,羡慕他们的勇敢、独立和冲劲儿,但其实呢?他们只是通过变来变去处理自己的内心冲突:要么通过任性妄为,抒发潜意识里的愤怒,享受自由和掌控的快感;要么通过变化无常,试探自己能力的边界,反复体验自我质疑和不安全的感觉。前者的父母可能过于严苛控制,有太多侵入性的规则约束;后者的父母正好相反,太过于溺爱,无法为孩子设立边界。两种养育风格都可能导致孩子内在自我的失衡——在规则和自由之间左右摆荡,弄不清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自己(其实两个都是),因而陷入巨大的困惑迷茫之中。于是乎,看清自己本来的样子,探索自己和世界相处的最佳姿势,就成了他们重要的人生课题。所以表面看来,他们是通过种种的新鲜和冒险去经历生活的丰富性,挑战自己,扩展自我认知,探索自己能力的边界。然而真相却是,他们总也找不到让自己感觉舒适安心的生活方式,因为他们迷失在内心的世界里,不知道自己是谁。他们的内心总是充满焦虑,被一堆“待处理”围绕,常常都感到身后有一股什么力量在催促自己,无法安心休息。如果他们能安静下来,就会发现自己是抑郁的,而这种貌似忙碌的工作和生活,起到把抑郁隐藏起来的效果。也就是说,他们的根本问题是抑郁,因为难以应对抑郁而继发焦虑,之后又因为焦虑而变来变去,最终导致疲惫不堪,疲于奔命,陷入恶性循环的旋涡里。要阻断这种恶性循环,最根本的是要认识到问题的本质,提升与焦虑情绪的共处能力;当感觉焦虑时,可以通过太极、冥想、艺术等方式来疏解,而非像过去那样去行动,随便做些什么。每天都给自己专门的时间独处,给心灵留出呼吸的空间,去消化这一天发生的种种。也可以在本书后面的章节里,挑选适合自己的身体和情绪练习,只要有时间,想起来了,就完成一次。当内心平静的时刻越来越多,生活自然也会越来越稳定、有序起来。·万年单身“我觉得,亲密关系的伤害,远远大于它所带来的快乐。”寻求情感和心灵的归属,与他人建立深切亲密的依恋关系,是人类被写进基因的生物本能。某种意义上说,和另一个人产生爱情,而后缔结稳定的婚姻关系,除了是人类的繁衍本能,也是重演早年与母亲的二元关系模式。然而有一些人,却显得对亲密关系不感兴趣,可以很多年都一个人自得其乐,这种生物本能在他那里就像彻底失效一般。万年单身,作为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述了他们的生活状态。很多万年单身的人,多少都对自己感到不满,认为是自己不够优秀,缺乏魅力,才导致长期单身。这真是大大的误解!如果他们对自己足够坦诚,那就势必会认识到,其实他对自己的误解,是因为长时间渴望爱情而不得,把对生活的失望(攻击性)指向了自己。他们其实非常渴望爱情,基于长期独自生活的事实,渴望程度甚至是很高的,然而他们对爱情和亲密的恐惧也更加强烈,强烈到足以覆盖那些渴望。在现实层面,万年单身的人不一定曾经遭遇过爱情的伤害,很多万年单身的人甚至从未真正恋爱过。他们对爱情(或异性)的负面看法,更多来源于他们的原生家庭。一种情况是,父母的婚姻关系很糟糕,以至于父母中的一方或双方,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孩子,向孩子寻求情感支持,跟孩子倾诉痛苦,控诉伴侣的“罪行”,甚至希望把孩子变成自己的同盟,一起“惩罚”伴侣。这种做法,其实是对孩子进行多重伤害。第一,孩子会吸收父母的痛苦和怨念,把父母对婚姻和异性的负面看法当成是自己的(这是他们难以进入婚姻的重要原因);第二,孩子的情感需要被迫搁置一边,还反过来照顾、倾听、安慰父母(这让他们的情感脆弱,心灵更容易受伤);第三,当他们同情了向自己诉苦的一方,势必就意味着对另一方的感情背叛,这是非常艰难的处境(这让他们内疚自责,认为自己不配得到爱)。另一种情况是,父母对孩子有很多虐待——不一定是身体虐待,很多时候是言语虐待和情绪虐待,或者是情感的忽视(这是一种不易觉察的虐待)。在被虐待中长大的人常有一种难言的羞耻感,仿佛无须说什么和做什么,自己的存在本身就已经非常错误,非常糟糕。不同的人会用不同的方式防御这些羞耻感,万年单身的人会通过远离亲密关系,来隔绝这些强烈的痛苦感受(亲密关系会激活童年期的情绪和身体记忆)。要改善万年单身的情况,最重要的是疏解羞耻感,找到对自己的好感觉,喜欢自己,信任自己,认为自己值得最好的爱。我认为本书对他们会有非常有效的帮助。·社恐患者“如果和别人在一起,我会失去我自己。”《社恐之歌》唱出了社交焦虑(恐惧)者的心声:“昨天上班他走进你那部电梯,你赶紧掏出没有信号的手机”“你很怕上厕所和他相遇,因为迎面走来总得寒暄几句”……有些社交焦虑者,会简单地归因为自己口才不好,太自卑,或者缺少社交技巧,但经过一番努力之后,他们发现即便参加了口才训练营,学习了社交培训班,或许跟以前相比,自己在社交表现上好了很多,但那种如影随形的焦虑依然存在,并不会彻底消失。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理解社交焦虑的根源。他们大多为社交赋予“审视自己是否合群,是否得体,是否受欢迎”的意义,而非去享受社交的乐趣。所以只要和不熟悉的人在一起,他们就会进入战斗状态,一边时刻监控自己的表现:这样说合适吗?那样做妥当吗?别人会怎么看我?一边又对焦虑不安的自我状态感到失望和愤怒,觉得那样的自己太虚弱,太无能。这种自我状态的表层原因是,他们错过了人际交往的敏感期。8~15岁是学习人际交往的关键期,如果在那个年龄时段一心忙着学习,无暇跟朋友玩耍,或者进入自我解离状态,脱离了现实生活,都会导致人际能力的缺失,后来再弥补时就变得很困难。深层原因是,童年时期的依恋创伤导致他们缺乏主体感,把自己作为一个客体去看待和体验。主体感,就是从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出发,去看待自己和世界。和主体感相对应的词语是客体感。客体感,就是从别人的感受和想法出发去看待自己和世界。两种不同的视角,必然带来不同的社交感受。如果把这两个概念放在社交中,那么我们将能理解,社交焦虑其实就是把别人当作社交的主体,把自己放在客体的位置。把想象中的别人的想法和感受,当作客观现实,不自觉地调整自己(语言和行为),去适应想象中的别人的需求和看法(希望通过别人的积极反馈,得到“我很好”的感觉)。由于远离了自己的体验,焦虑、失望、自我否定等情绪的产生,就是必然了。对于他们来说,找到自我的主体感,疏解根植于身体和潜意识的羞耻感,能够舒适地跟自己待着,安住于自己的感觉,自由地感受和表达自己,是重要的成长目标。△大家都有“病”时至今日,对大众来说,心理咨询依然是个很神秘的事儿。在社交场合,常有人带着某种讳莫如深的语气问我:你看我这情况,算是病吗?我不擅长调侃玩笑,所以每次都会认真回答:“人只要活着,或多或少都有病的。所以要看你的感觉,你觉得是病,那就是,你觉得不是病,那就不是。”听完之后,有些人会感到释然,有些人则觉得我就是在敷衍他。在汉语中,病,最初的含义是困苦、困难、忧虑,后来才衍生出疾病的含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自己的人生课题,所有人都在想尽办法去解决问题,去帮助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人可能会无意识中用了错误的、有害的、适得其反的方式,导致了一些不良的后果,即表现出“病”的状态。了解自己,重新回到幸福的坦途,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理解表面病症之下的潜意识意义,觉察自己的努力方式,是否也恰好造成了自己的困境,是在破坏自己,而非建设幸福的生活。“身体!心灵!你们在哪儿?快跟上我沸腾翻滚的脚步!”——大脑据说在中国,大约有5000万~6000万人被睡眠障碍折磨,2018年《互联网网民睡眠白皮书》的数据显示,56%的网友认为自己的睡眠有问题,但大部分人只是在忍受,只有不足2%的患者主动求治。人们普遍认为,导致睡眠障碍的原因是工作压力、精神紧张、过度熬夜、生活不规律等。却很少有人意识到,是心理创伤促使人们选择一份压力过大的工作(人们的职业选择大多是对生命早期体验的强迫性重复),而后在无意识和非意识的驱使下,身不由己地熬夜,鬼使神差地自虐,养成各种不良的生活习惯。睡眠障碍的实质是头脑、心灵和身体各自为政,难以和谐。头脑把情绪的体验和身体的感觉混在一起,自我因此变得困惑、混乱和恐惧。在头脑的认知里,身体不再是安全的自我容器,而是一个必须和心灵(情绪)搏斗的战场。作为战役的中心,身体感到恐惧,感到不安全,所以无法跟随本能的感受去放松;这种难以放松的状态,导致人们在睡眠上的种种困难。如果把这个过程简单化,就是头脑想要用强大的思维能力去覆盖情绪上的痛苦感受(愤怒、恐惧、伤心、羞耻等),却没有意识到这些努力非但徒劳,还衍生了睡眠障碍的问题。简而言之,睡眠障碍是心理创伤在身体上的反应(也可以叫创伤后遗症),所以单纯服用助眠药物并不能真正解决失眠问题,就像退烧药也不能解决炎症一样。要真正解决睡眠障碍,就必须进行一系列身体和情绪的练习(本书最后两章提供了很多行之有效的练习方法),通过和自己的深层潜意识建立连接,停止使用思维解决问题的模式,学会区分身体的感受和情绪的感受,在二者之间建立有效的连接,使身体和情绪的感受成为自我认识的资源,而非被体验为危险的来源。·嗜睡夜间睡眠充分,白天依然困倦不已,总是昏昏沉沉地想睡觉,并且越睡越困,怎么睡也睡不够,排除了生理疾病(甲减、肝病、阿尔茨海默症等)之后,就可以去寻找心理的原因了。中医可能会认为,嗜睡是因为体内湿气太重,需要健脾祛湿。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嗜睡可能是为了降低心灵的敏感度,即潜意识通过唤起困倦的感觉,钝化自己的感知系统,隔离某些倍感困扰的想法。作为一种心理防御模式,嗜睡的意义在于,人们在感知到痛苦和危险时不至于自我崩溃。嗜睡,就像是吹起阵阵迷雾,把自己围起来,只活在自己的感觉和世界里,不看别人,也不看周围的环境;也像是灌一碗迷魂汤,把自己迷昏,进入一种迷迷糊糊、昏昏沉沉的意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也能完成例行工作,但对于周遭的人和事,感觉上就变得不那么清晰了。一般来说,当人们感知到:1.攻击他人的想法和欲望;2.强烈的羞耻感;3.挑战伦理的性欲望和性想法。同时又对这些感觉、想法和欲望感到恐惧无助,就可能会进入嗜睡状态,通过迷昏自己,淡化这些无意识内容对自己的侵扰。在他们的童年时期,父母在情感上大多是缺席的,很多时候非但没有提供精神营养,还对他们的情绪反应进行贬低和羞辱,导致他们对情绪缺乏基本的认知,也没学会如何与情绪共处,甚至把情绪体验为危险和可怕的东西。被嗜睡困扰的人,可尝试禅坐或冥想,通过刻意地关注当下的觉知,帮助自己进入清醒的意识状态,还可以常常静下心来询问自己:我在担心什么?害怕什么?我是否有什么不愿意细究的想法和感受?而后静静地等待答案从心里慢慢浮现。·拖延症“这世界令人失望,我也令我失望!”拖延症并非懒惰,也不是坏习惯那么简单。拖延症实际上是潜意识愿望的表达,如果人们能放下评价性的视角,开始对自己的拖延症产生好奇,聆听内心的声音,探索潜意识的想法,拖延症才有真正被解决的可能。拖延症的心理意义之一是逃避糟糕的心理体验。那个被拖延的工作或事务,只是他们认为应该做的事或正确的事,而非自己真正喜欢的、有内在热情的事。因而在从事这项工作时,他们就会感到枯燥、厌烦,如果这件事恰好是他们不擅长的,还可能会产生挫折感和自我怀疑。这些糟糕的心理体验,会引发他们的心理痛苦——旦想到要做这件事,就会产生因之而来的心理感觉,那么拖延症就开始发作了。毕竟,不舒服的感觉能避免还是要避免的,能晚些到来,尽量还是晚些到来的好。拖延症的心理意义之二是寻求关注和自我攻击。那些经常迟到或惯于延期递交工作成果的人,可能是通过挑战规则来表达个性,以引起别人的关注。他们不确定自己的存在是否有意义,在别人心目中是否占有一席之地,自己是否被别人看重,所以总要做些什么来试探。每当别人催他快交作业时,为了他的迟到而生气时,他可能会在感到压力烦躁之余,同时也产生一种隐秘的满足感:看!我多重要,他多在意我啊!他们因此而承受别人的愤怒和恶意,恰好也反映了他们对自己的不满和贬低。他们中的有些人对自己的批评、嘲笑和攻击,已经到了不可思议、耸人听闻、人神共愤的地步。如此严重的自我攻击,让他们的身体和心灵分离,让他们感到身心俱疲,总有一种昏昏沉沉的朦胧感。可想而知,在这种状态下,集中注意力就变成一种艰难的工作,他们需要积蓄很多力量才能专注一小会儿,当然就会导致学习和工作成果的延后。拖延症的心理意义之三是内疚和寻求惩罚。严重的拖延症者,往往都有过于控制、严苛、情感冷漠的父母,而他们对父母的情感往往都是又爱又恨,所以会一边复制父母的攻击和贬低模式,一边充满愤怒和反抗的愿望,一边又对愤怒和攻击的想法感到内疚(催促他们工作成果的上司和客户,可能会被他们体验为童年时期的父母)。因为在意识层面,他们也能理解和同情父母,知道父母是爱自己的,父母的情绪暴力也是有原因的。然而,理解是一回事,对父母的愤怒是另一回事。在内疚感的驱使下,他们的拖延和迟到会变本加厉,形成一个顽固的恶性循环:拖延导致别人的批评和惩罚,而被批评、被惩罚恰好能缓解他们的内疚感——我已经为自己的“坏”付出代价,这下可以松口气了——因而又会进入新一轮的拖延。要彻底戒除拖延症,除了在行为上训练自己,比如学习一边痛苦一边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明确目标,寻求外部的激励力量,还要理解拖延的心理意义,比如思考拖延症的心理意义,而后对症下药,与内在自我进行连接,释放被压抑的愤怒和攻击,用积极的、有建设性的方式代替拖延。·过度肥胖“把我的欲望和攻击性都藏起来吧,它们实在让我害怕!”人们多从社会学和生物学角度来看待过度肥胖现象——比如营养过剩、缺少运动、肥胖基因等等——而忽视心理因素对人的体型的影响。这一方面是因为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度不够,另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太过于迷信科学,把物质世界当作世界的全部。事实上除激素治疗的后遗症外,超出标准体重30%以上的人,都需要认真检视心理因素的影响。因为身体有自己的智慧,它会通过各种方式——体型体貌、疾病症状、意外受伤等——表露(呈现)人们的无意识内容。过度肥胖的心理意义之一是,掩盖性吸引力。无论男性还是女性,过于肥胖都会导致性别的模糊,而这恰好就是他们无意识里的声音。当一个人不接纳自己的性别,害怕自己显得太有性吸引力(容易产生性焦虑),那么长出厚厚的脂肪,就可以把这个吸引力消解掉,让别人无视他的性别。这就导致爱和性的欲望都被压制,此时他们会选择投身美食,通过口欲的满足来转移对性欲的需求,也可以说是用食欲代替性欲(长期单身者总难抵美食的诱惑,原因就在于此)。过度肥胖的心理意义之二是,寻求被爱的感觉。天天嚷着减肥,却无法控制高涨的食欲,因而越减越肥,大多是和食物的关系出现了问题。对他们来说,食物不是为身体提供能量的物质,而是变成了填补内心空虚的精神营养。在他们的潜意识里,食物可能代表被爱的感觉,吃下那些非常甜的高热量食物,就像重温婴儿期吸吮奶水的感觉,会帮助他们回到片刻的安静和满足感里。简单来说就是,身体的过于肥胖,有可能是内心缺爱,所以用大量食物来填补。过度肥胖的心理意义之三是,身体被愤怒和伤心充满。我们形容某个人很胖,就会说“身体像气球一样膨胀”,很形象地描述了过度肥胖者的内在世界:肚子里有很多气。也就是说,过度肥胖的人很可能心里藏了很多愤怒,又害怕这些愤怒会伤人伤己,于是只得把怒气都窝在心里,憋在身体里。有时候,为了把愤怒压抑得更深,会无意识地吃下很多食物,仿佛要把那些情绪的痛苦吃下去,再用肠道消化和吸收掉。当一个人的照顾需求没有被满足,就会感到失望和伤心,因而就会愤怒起来。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除了需要身体的物质养育,也需要心理的情感养育,相比较来说,后者更加重要一些。但遗憾的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如果孩子缺乏情感的养育,就难以区分身体和心理的感觉,可能倾向于用身体来消化情绪,也倾向于把身体等同于“我”的全部。过度肥胖者,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过类似的困境。想要取得减肥的成效,除了管住嘴,迈开腿,最根本的还是关注自己的内心,照顾自己的感觉,在内心深处允许自己释放性吸引力,通过健康的方式体验被爱,找到有建设性的疏解愤怒情绪的渠道。·厌食和暴食“如果我变瘦,我就能变好,我就能得到真正的爱!”有些人排解负面情绪的方式是沉迷和上瘾,另一些人的方式是睡眠障碍,还有一些人则选择了“吃”。表面看来,非理性地节食是为了变美,是低自尊,是渴望他人的认同等等。其根源上的心理动因,却可能是拒绝长大、拒绝母亲、拒绝吸收母亲的爱——在潜意识的隐喻中,人和食物的原初关系,就是婴儿和妈妈的乳房之间的联系。强迫性地拒绝食物,非主观意愿地吃不下饭,无法吞咽食物,约等于拒绝吸收养分,拒绝吸吮妈妈的奶水。与厌食相对应的暴食,却又是另外的心理含义。当人们通过强迫性进食,来压抑自己情绪上的痛苦时,常常处于一种近乎失控的、疯狂的意识状态下(不是“自控力差”那么简单)。他们只是机械地往嘴里塞食物,然后再机械地吞咽,根本不去品尝食物的味道。此时他们并不是在吃下食物,而是吃下自己的痛苦,这些痛苦的情绪可能是:愤怒、怨恨、恐惧、羞耻、悲伤。换言之,当他们处在暴饮暴食状态时,“我”已经不见了,也可以说他们的魂儿已经飞走了,失去了当下的感受能力,身体变成了机械动作的躯壳。厌食和暴食的交替出现,可以理解为,自我状态在抑郁和兴奋之间彷徨,或者在对母亲的渴望和愤怒之间摆荡。如果追溯童年的生活,他们会承认自己和母亲的关系满是痛苦纠缠,母亲要么在情感上拒绝他,害怕和他亲近,要么则表现得过于侵入,大事小情都要干涉和控制,甚至不允许他拥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医院的精神科,厌食和暴食是非常顽固的难以治疗的精神疾病。全世界约有3%的人患有严重的进食障碍,其中年轻人占了10%,而厌食症的死亡率高达20%。这是因为,厌食和暴食并不是行为问题,而是严重的心理和情绪问题,并且和生命早期的母婴关系有关,因为问题发生在非常早期的阶段,很难通过调整认知、行为改变等方式彻底自愈,需要进行系统的、长期的心理治疗,在安全稳定的咨询关系中,慢慢修复依恋创伤才行。·沉迷和上瘾“快!快把负面情绪和想法都忘掉!”有人认为,商业社会的娱乐产品是精英阶层对底层民众实施“奶头乐”政策,即提供量身打造的娱乐信息——发泄性娱乐和满足性娱乐——以便让人们陷落其中,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慢慢丧失生活热情、抗争欲望和思考能力,成为容易被掌控的无脑无心人。虽说这种观点充满迫害妄想的味道,却揭示了过度沉迷娱乐和上瘾症的真相。只不过,因和果要反过来说才行。人们是先对自己感到失望,对生活感到厌倦,同时又无力改变现实,无力改变自己(比如变得积极,有能力),而后才转向了沉迷娱乐,或发展出上瘾症。深陷负面的情绪和想法,很长时间都无法得到有效的疏解,人就会像一台被绳索卡住的机器,思想和情感都难以顺畅运转,导致生活问题越累加越多,慢慢地就习得性无助,丧失了生活热情。对现实的失望和无力,除了让人们沉迷电子娱乐(短视频、网络游戏等),还可能沉迷某个运动,沉迷白日梦,甚至是沉迷爱情(进入一段又一段无果的恋情)。有些人还会发展出上瘾行为,比如赌瘾、性瘾、烟瘾、购物等。此外,还有一种不为人所知的上瘾,就是对痛苦的情绪上瘾——那些童年期曾饱受虐待的人,会欲罢不能地爱上痛苦的感觉。沉迷和上瘾,本质上是一种意识状态和自我感受的逃离,就像逃入电子娱乐,逃入上瘾。也就是说,人们把身体和精神进行分离,而后把身体的躯壳留在现实中,把思想、情感和自我意识投入到所沉迷的世界中去。这种心身分离的机制,与前文提到的“邋遢鬼”有些相似,即把对现实的感受能力关闭,在感觉的层面,进入幻想中的理想世界。这当然是一种自我逃避,甚至是自我放弃的做法,长此以往,对人的健康和幸福是很不利的。但是,与其说他们是在自我破坏,不如说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如果思想和情感的麻木可以大大提升身体存活的概率,人们就会本能地做出他们认为的最优选择。要戒除沉迷和上瘾行为,仅仅在行为上自我控制是不够的,最根本的还是检查自己的内心,去除负面思维,疏解无助无力的情绪,开始动起来,建设自己的生活,找到自己真正有兴趣的事,并充满热情地投身进去。·追星和单恋“妈妈,你知道我在渴望你的目光吗?”追星和单恋其实是一回事,都是单向流动的情感,都是缺乏现实基础的带有理想化想象的情感投注,都是一方对另一方不求回报的默默付出,都有一种“我爱你,与你无关”的纯真奉献的意味。这种情感,与其说是爱着一个人,不如说是爱着自己的影像。换言之,追星和单恋的人,是在把自己的一部分自我置放在明星偶像或暗恋对象身上,开始一段浪漫美好的爱的旅程——他们和自己玩得很快乐。他们之所以满足于单向付出,是因为这种关系里有着某种熟悉的体验。他们的母亲要么深陷抑郁,要么情感隔离,要么显得惧怕自己的婴儿……无论是什么原因,对这些婴幼儿来说,安心的拥抱,慈爱的目光,温柔的话语,亲密的二人时光,统统都成了奢侈品——母亲就像是冰冷的雕像,无法给他们情感上的回应。在度过最初的愤怒哭闹之后,有些孩子会进入抑郁状态,通过生病来召唤母亲的关注,而另一些孩子则发展出自我满足———“妈妈不在,我就跟自己玩”——的能力。他们会进入幻想的世界,通过想象一个完美的好妈妈,完成和妈妈象征性的连接,并在这种幻想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这种通过幻想完美妈妈,达成自我满足的习惯(也是一种能力),在成年之后就可能演变成单恋或者追星。大部分追星和单恋者都能感到自洽,认为自己只是陷入了爱情,并从中获取乐趣,其中即便有痛苦,也是以苦为乐,很少认为自己需要寻求心理的帮助。事实上,如果没有经过深刻的自省,人的一生就是在循环往复的强迫性重复中度过,无论是我们的情绪、行为、职业还是兴趣爱好,甚至包括我们受过的伤,走过的路,见过的人,都逃不过强迫性重复的怪圈。关于强迫性重复,将在第四章进行详细讨论。·过度囤积“面对痛苦和危险,我总要主动做些什么才好。”剁手党,本意是“购物狂”自我憎恨,以期杜绝购买欲的戏称。随着心理学的普及和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热衷购物,在家里囤积大量的物品,可能也有隐含的潜意识动力,甚至可能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问题。过度囤积的潜意识动力之一,是缓解内心的空虚和孤独感。心理学家常把房子比喻为人的心理空间。当一个人的内心很混乱时,常常也会把居所空间弄得很乱。可是,如果这个人的内心感觉是空虚,是匮乏,却会无法忍受空荡荡的房间。因为那会把他内心的空虚和孤独感现实化、视觉化,赤裸裸地昭示着“没有人爱”的境遇。为了避免被这种痛苦的感受包围,他会忍不住就想往家里运东西,食物、物品、工具等等,直至把所有空间都塞满。人是需要陪伴的,哪怕陪伴自己的,是没有生命的物品。过度囤积的潜意识动力之二,是享受花钱的感觉,通过花钱提升自尊和自我价值感。金钱也是一种能量,在金钱的加持下,会让人感到自己是强大的,有权力的,应该被好好对待的。因为人在花钱消费时,会得到商家的服务、感激和赞美,会感觉自己像上帝一样,有能力给予,有能力满足别人的欲望。这种心理感觉,正是低自尊低自我价值感的人所渴望的。所以,表面看来他们是在购物,实际上却是在购买好感觉。然而遗憾的是,这种好感觉,只在付钱的那一瞬间才会产生,所以他们不得不反复购物,直至家里囤积如山。过度囤积的潜意识动力之三,是通过做些什么,获得控制感和安全感。新冠病毒疫情刚开始时,市场上一度出现口罩脱销,是人们由于恐慌情绪,大量囤积口罩造成的。事实上这一年多来,国内外的人们不只囤积口罩,还囤积纸巾、粮食、药品等生活物资。这其实是本能性的对恐慌焦虑情绪的防御行为,并且是有着积极意义的心理防御。如今大家都笼罩在病毒侵袭的威胁中,没有人能告诉我们,这种情况什么时候能过去。只要稍具心理能量,在面对危险时,都会想办法做点什么,好获得心理上的控制感和安全感。适当囤积物品的做法,可有助于缓解对外部环境的失控感,重新找到心理的秩序感,就是那种“我做了很多保护措施,已经将危险降到最低”的踏实和心安。如果过度囤积已经严重影响了生活,就要着手进行一些心理上的调适和改变。比如尝试建立有意义的亲密关系,通过自我对话,为自己提供爱和陪伴的感觉,经常觉察自己的感受,通过语言和写作,去表达内心的感受,而非一味诉诸买买买。·反复确认“请告诉我,我是安全的,好吗?”心理学领域对“强迫症”的定义是:一种反复持久出现的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哪怕在理性上知道,这些思维或行为毫无意义,也无法控制。而反复确认,就属于强迫性思维的一种,即无法控制地去想某件事的细节,担忧这件事是否已经处理好,并反复向自己或他人确认。比如明明已经锁了门,却总担心没有锁好,反复去查看到底有没有锁;或者明明已经带了钥匙出门,却总是不停翻找钥匙,确认它确实好好地躺在包包里。一般来说,会出现强迫症状的人,大多都有一些强迫人格的倾向,即性格上刻板固执,追求完美,害怕犯错,拒绝改变等。从心理机制上来说,所有的强迫症状,都是一种对自我系统的保护,也就是说,表面看来是得了强迫症,是心理生病了,但事实上,这个所谓的“病”,却有着积极的意义。人们在通过反复确认一件无意义的小事,来让自己避免想到另一件可怕的大事。比如,如果“我锁门了吗”充斥着全部的心理空间,就顾不上再去想“我很害怕”“我感觉不安全”的感觉了,同样的,如果不停想“我带钥匙了吗”,那种“我能回得去家吗”“我的家在哪里”的声音,就没有空间进入自我意识了。值得一提的是,新冠疫情暴发后,有些平时大大咧咧的人,也会出现强迫思维和行为的情况。比如明知道自己感染病毒的概率非常小,却每天不停地测量体温,监测自己的呼吸和喉咙,甚至反复洗手,反复去做核酸检测。这种因环境变化导致的心理动荡,应理解为一过性的心理应激反应,而非直接定义为强迫症。人们需要意识到,自己的强迫反应,其实是一种情感上的求救信号,他们在通过反复确认的行为,向身边的人寻求关注,希望家人和朋友对他说:“放心吧,没问题,我们很安全。”只要情绪上得到安抚,这些反复确认的情况就会得到缓解。要缓解强迫症状,最核心要做的,还是循着表面的症状,去追问自己的内心:我在害怕什么?我在逃避面对什么?而后倾听自己真实的声音,去面对真相。·贫穷泥沼“父母一生清贫,我怎么好意思富有?”大多数人会把贫穷归因于环境和命运,比如社会制度有问题,地区经济太落后,投胎不好等等。这些现实因素是不可否认的(这是最表层的原因),但是,如果一个人,没有生活在资源过度匮乏的偏远地带,也没有遭遇医疗费不菲的重大疾病,更没有发生自身无法左右的天灾人祸,然而拼尽了全力去工作,赚来的钱却不够支付基本开销,并且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多年,看起来短期内也不会有改善……这就是个问题了。贫穷的表层原因是,人们每天疲于应付关乎基本生存的、迫在眉睫的困境,无暇做长远的职业和生活规划,更没有余力为将来的发展做投资,由此造成贫穷的恶性循环。这种长时间的恶性循环,大大降低人们忍耐焦虑的能力,进而放大主观感受上的生存危机,眼界和思维模式变得狭窄,只看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价值。贫穷的底层原因则更加复杂一些。贫穷有代际传递的特点,因为人会本能地向父母看齐,如果父母缺乏富有的思想、知识和方法,还深谙贫穷生活的智慧并以此感到自豪,他们的孩子也会对此缺乏觉察和思考,那么孩子在成年之后,可能简单直接地模仿父母,也可能陷入心理冲突之中——渴望过富有的生活,却又对父母感到内疚(如果我超越父亲,就像是背叛了他,甚至是一种精神上的“弑父”),因而行动上放弃对财富的追求,甚至自我破坏,故意做些什么让自己损失钱财。长时间身陷贫穷泥沼,会导致心理和情绪上的问题(也可以反过来说,心理和情绪上的问题会导致贫穷),然后又进一步加剧贫穷。当人们不得不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和心理空间去应对内心的挣扎和困顿时,能分配给现实生活的注意力自然就会减少。那么,贫穷就成了必然的结果。要中断贫穷的恶性循环,除了勤奋工作、减少负债、开源节流这些现实的努力,还要整理自己的内心,检查自己对贫穷和富有的理解,对金钱的态度和想法,尤其是要提升忍耐焦虑的能力,减少只顾眼前利益的短期决策,为生活做长远的总体规划。·透支消费“钱不是万能的,但我觉得钱可以填补空洞的内心,消除心灵的痛苦!”自从房地产进入市场化,透支消费的观念像龙卷风一样横扫了所有人。人们向银行贷款,已经不限于买房子,还用在生活消费的方方面面。如果个人收入和消费欲望之间差距过大,生活幸福度就会下降,还可能妨碍心理健康。某综艺节目里,一个女大学生刚刚毕业,工作还没找到,就已经贷款十万元。可以想象,背负这么沉重的债务,她在找工作时势必更看重眼前的工资收入,而非个人的兴趣特长、职业理想和上升空间。被贷款和欠债绑架的人生,何谈心灵的自由,何谈做自己呢?普遍的观点认为,人们过度透支消费是因为虚荣、攀比、被欲望驱使,但我认为,真正的原因远不止于此。被物质生活引诱,不惜透支消费的人,极有可能在他们的童年期,大部分快乐的体验都和金钱有关。比如父母用金钱来弥补陪伴的缺失,用金钱来代替精神上的奖励,也用金钱换取某些非正当渠道的利益。他们从父母那里学习到金钱可以用来代替情感需求,甚至可以解决任何问题。透支消费的行为,可能是在定义“我是谁”,比如用花钱如流水,认同父母的消费风格(或反叛父母的节俭);也可能是在寻找他人的认同,比如用周身名牌和奢侈品,加入高阶层群体;但更大的可能,是人们把金钱当作一种解药,用以缓解情绪上的痛苦,找到对生活的控制感,或者解决某些棘手的现实问题。比如跟伴侣吵架了就刷爆信用卡(发泄愤怒),为了不让父母催婚就贷款买房子(抵御内疚),失恋了离婚了失业了就去网购(排解空虚和挫败)等等。遏制透支消费的行为,仅仅通过头脑上的劝诫,理性的利弊分析是远远不够的。最有效的做法是检查自己的思想和内心对金钱消费的看法,如何理解爱和被爱,思考自己对生活的期待。当内心感到空虚、痛苦、无助时,采用消费之外的方式去解决,比如运动、阅读、看影视剧、找朋友倾诉等。·炫富行为“我有很多钱,说明我有很多爱,我是被爱的。”我们不喜欢别人炫富的行为,一是因为会激起自己的羞愧和嫉妒,二是因为炫富带有孩童化色彩。一个人明明已经成年,说话做事却像小孩子一样,会让其他成年人感到滑稽,因而难以尊重他。炫富的心理动因之一是心理补偿。父母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更关注物质的满足,而忽视了情感的陪伴和滋养,孩子对父母的育儿风格采取了合理化策略,即认同父母的做法,忽视自己情感上的需求,更多关注物质和金钱的满足。所以有些富二代在炫富时,其实是在告诉自己:我有很多钱,说明我有很多爱,我是被爱的。另一种心理补偿的情形是,童年阶段饱受因贫穷所致的艰辛和歧视,通过努力获取大量财富之后,总有一种渴望补偿儿时缺失——爱和自尊——的愿望。这种炫富的内在声音是:我希望所有人看到,我已经不是那个无助的孩子,我应该得到爱和尊重。炫富的心理动因之二是对羞耻感的防御。童年期没有得到应有的情感养育的人,总是有一种莫名的羞耻感,因为他们的潜意识深处认定,父母没有给予应有的爱和关注是因为自己不够好,自己没有能力取悦父母(而非和父母有关的因素)。羞耻感,是人类最隐秘的感觉,也是最难以承受的感觉。本书后面的部分会详细谈论这种感觉对人的影响。在羞耻感的影响下,人们可能缺乏追求爱的勇气,难以进入真正敞开的亲密关系,这又反过来加重羞耻感,因为“没有爱~我不好”。此时的炫富带有某种欲盖弥彰的意味:虽然我没有爱,但我很有钱,所以我依然是很棒的人!古人告诫说“财不外露”,但在如今和平稳定、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制社会,露财最可能引发别人的羡慕(嫉妒),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感。也就是说,作为一种心理防御方式,炫富带给个体的负面影响并不大。所以,如果生活中没有发生重大的足以影响人生观的事件,人们可能不会轻易改变这种行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