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6
心有多大,才能坦然面对否定和质疑当我们积极地帮助自己,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而付出努力,外部的人和资源都会开始良性运转,我们所需要的那些积极的因素:爱、健康、机会、资源等,都会慢慢被吸引过来,让我们的生命进入积极的良性循环里。心有多大,才能坦然面对否定和质疑马太效应,原本是经济学领域的专有名词,用来形容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现象。即当人们在某个方面获得成功之后,会产生优势积累现象,有更多好机会会被吸引到他身边,让他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但我认为,马太效应和“吸引力法则”其实是一回事。都是在说,当我们积极地帮助自己,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而付出努力,外部的人和资源都会开始良性运转,我们所需要的那些积极的因素:爱、健康、机会、资源等,都会慢慢被吸引过来,让我们的生命进入积极的良性循环里。而相应的,当一个人被羞耻感充满,头脑和内心都被消极的想法充满,进而自我憎恨,自我放弃,此时一些糟糕的因素:恨、疾病、匮乏、困窘等等,也可能被吸引过来,让生活更加下沉,进入一个失控般的负性循环里。健康强大的免疫力,来自平衡的内心,健康的情绪,富于活力的自我和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作为普通人,我们要积极地行动起来,用科学有效的方法,通过疗愈羞耻感,提升身体和精神的免疫力,让自己成为积极健康的能量体,不给任何负面的情绪有可乘之机。△认同自己,不认命在中国人的概念里,自我接纳和“认命”有差不多的意思。人们会一边半信半疑地觉得自我接纳是好的,应该自我接纳,一边却又不甘心地想:我并不喜欢这样的我,难道我就这样了吗?西方人和中国人存在文化差异,天生的性格和思维模式也有很多不同,那意味着同一个语汇,西方人和中国人会有不同的语意联想。或许对西方人来说,self-acceptance(自我接纳)是自然而然的,因为他们有宗教信仰的传统,生而为神的子民,一切都有神来接管。而中国人是关注实在世界的儒家文化,我们崇尚的是“现世报”,即善以善待,恶以恶待,所以中国人把“自我接纳”等同于“认命”和“自我放任”,也是很自然的事。在汉语的文化和语境里,“承认”这个词,更合乎中国人的心理感受。承认,即对事实表示肯定,是一个中性词。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美的还是丑的,喜欢的还是厌恶的,渴望的还是痛恨的……所有那一切,所有曾发生过的事实,不去评价好坏对错,也不去追究“为何发生”,只是承认它在客观上的确曾经发生,即承认事实真相:没错,事情就是这样。这就是所谓的接纳和面对。其实并不难。心理学的很多概念都是舶来的,是基于西方人的文化和思维模式而提出的。作为中国人,在向他们学习时,要从自身的文化基础出发,辩证地理解和接受,最好是转换自己的思维来重新解读,给那些概念赋予中国文化和视角之下的意义。我一直认为,世界的未来在中国。无论是心理工作者,还是其他职业的人,都要更多建立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能加强我们对自身的认同,这是自尊、自信和心理力量的重要来源。△我不懂七十二变面对真相能让我们生出无穷的力量,真正地与过去告别,拥抱富于活力的当下,走向充满希望的明天。现在,试试大声读出以下事实:我承认,我就是生在那样的一个地区,生在那样的一个家庭。虽然不完美,虽然有诸多困境和问题,虽然有着很多我不想要的东西,但那就是我的家乡,那就是我的家庭。我,来自那里,那,就是我的出处。我承认,那一对夫妻就是我的父母。我在他们身上学到很多积极的有价值的东西,也接收了一些负面的具有破坏性的部分。他们爱我的方式并不全部让我感觉舒适,我在某些时刻感到被他们伤害,并因此留下了痛苦的回忆。我知道,我在家庭里经受过的,至今仍然在影响着我。我承认,事情就是这个样子。我承认,我就是那样长大的。我没有被爱和温暖全方位浸泡的完美童年,也没得到很多耀眼的成功,我还经历过自己不希望发生的事,扮演过自己不喜欢不享受的角色。我被别人伤害过,也伤害过别人。有那么一段时间,我过着如今想起还是会心里难受的生活。我承认,这就是我的生活,我经历过所有的那一切。我承认,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我不会飞檐走壁,不懂七十二变,没有上天入地的本领,不够富有,也不够成功,没有令人羡慕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会打嗝,会放屁,会说出犯傻的话,做过可笑的事,还有一些幼稚的想法,甚至我还保留着童年时期的坏习惯。想到这些真是令人不快,但我得向自己承认,这就是我,这就是事实。你想要向自己承认的事实还有哪些呢?请拿出一张白纸,写下来,打开手机的录音功能,大声朗读。然后,反反复复地播放给自己听吧。△是呀,这就是我每当你认为自己做错了事,或是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想要批判自己时,就用坚定的语气对自己说:是呀,这就是我,我现在就是这样的。我会达不到我对自己的期待,会做不成我希望自己做成的事,并且我还会为此而批判自己,不喜欢自己。我的内心充满恐惧,害怕自己不够好,害怕自己失去爱。是的,我看到了,我现在是这样的。每当你看到自己为了某些事而紧张,为了某些人而抓狂,感到难以自处,被恐慌和焦虑裹挟,做出自认为不妥当的反应,并为自己表现出的状态感到羞愧,对自己充满批评和贬低时,就用坚定的语气对自己说:是呀,这就是我,我现在就是这样的。我经常体验到自己的不足,会害怕失败,会在关系中失去自己,以为全人类就只有我这么脆弱。我还会为此感到羞愧,感到不可救药,自我厌弃。我期待自己不曾受过伤,希望自己总有完美的表现,我知道事情不太对,却无法停止。是的,我看到了,我现在是这样的。每当你看到自己的自私,看到自己在嫉妒别人,看到自己正在涌动一些恶毒的想法并为此感到内疚、自责,对自己产生负面的评价,认为自己变成了坏人,甚至害怕自己受到上天的惩罚时,就用坚定的语气对自己说:是呀,这就是我,我现在就是这样的。我有自私的部分,我有人性所共有的那些阴暗面,我会嫉妒别人,我还会产生一些伤害别人的想法。我正在害怕我的这些阴暗面,害怕我因此而失去爱,失去我身为人的阳光和积极性。是的,我看到了,我现在是这样的。每当你看到自己再次被情绪裹挟,再次因为害怕失控而睡不着觉,再次为了很小的事恐慌不已,并因此开始嘲笑自己,为自己的无能感到羞耻,用非常难听的话语羞辱自己时,就用坚定的语气对自己说:是呀,这就是我,我现在就是这样的。我暂时还没有能很好地驾驭情绪,我心里仍然有那么多恐惧,我又一次重演了童年时的无力和无助,并且我还不接受我的状态,试图用嘲笑和攻击来控制自己,为此不惜对自己进行无情的羞辱。是的,我看到了,我现在是这样的。无论你在行为或情绪上发生了什么,无论你看到自己正身处何种境地,无论你对自己或生活有多么失望,都要静下心来对自己说:是呀,这就是我,我现在是这样的。但是,那不代表我会一直这样。我能变好,我会慢慢变成我想成为的样子,我喜欢的样子。明天的我,下个月的我,明年的我,一定会和现在有所不同。因为,我正在学习照顾自己,帮助自己,为自己创造积极的生活。总有一天,我的状态会比现在好。我相信我自己。这些自我安抚的话语有着无穷的力量。可以帮助你从某种潜意识状态中苏醒过来,恢复作为成年人的自我功能,能够从心里生出自我掌控的力量感,感到一切都没有那么糟糕,一切都仍在你的可控范围内。△读取身体的感觉感觉,分为身体的感觉和情绪的感觉。身体的感觉即身体的疼痛、饥饿、酸胀、僵硬、困倦、温暖、寒冷等;情绪的感觉即心理上的生气、兴奋、委屈、伤心、无助、羞耻等。在咨询室里询问来访者的感觉时,我总是会习惯性地问:“你此刻是什么感觉?身体的感觉是怎样的?情绪的感觉是怎样的?”其实,身体的感觉和情绪的感觉是同步的,只是身体经常先于自我意识,更快觉知到情绪的感觉。也就是说,我们先用身体感知自己的感觉——身体的和情绪的——再用自我意识来解读那个感觉的意义,最后才对那个感觉作出反应。当自我的整合不够完善时,“感觉——行动”的过程,要么略过解读感觉的含义,带着模糊不清的感觉鲁莽行事(不知为何,我就是想做些什么),再懊恼于自己的冲动;要么倾向于从负面角度解读感觉的含义,得出消极的结论,而后采取破坏性的反应和行动(我感觉不舒服,一定是有人伤害了我,我得反击回去)。人们可能会认识不到情绪的感觉,还可能会隔离情绪的感觉,因为情绪的意义是模糊的、复杂的、含义丰富的,还可能是令人不适和害怕的(所以有些人会把情绪的感觉变成身体的感觉,比如生气时,只觉得头疼,胃不舒服或者想睡觉;害怕时,只觉得皮肤发凉,手脚沉重)。相比情绪的感觉,身体的感觉是清晰的、简单的、含义具体的——疼痛、饥饿、冷热、困倦、瘙痒等等,是连幼童都能辨识和表达的感受。这是因为身体感觉系统的发育远远早于情绪感觉。也可以说,相比较而言,身体感觉的系统更加原始,更加接近动物的本能。身体的感觉以及对身体感觉的解读,指引着我们的反应和行动。肠胃说“我饿了”,当你接收了这个感觉,自然就会去找吃的;汗毛说“我害怕”,你也听懂了这个声音,就会尽快离开危险的场所;心脏说“我在隐隐刺痛”,你明白了这感觉的意义——你的心被刺伤了——那让你开始正视眼下的亲密关系,进而思考自己的选择。感觉的意义是帮助我们了解自己,让我们知道自己是谁,想要什么,讨厌什么,为自己做些什么。感觉——包括身体的感觉和情绪的感觉——最显著的特点是,不请自来和不受主观意志控制。也就是说,人的身体和情感,就像是一个独立于人的自主意志的反应器,只要受到刺激——他人、环境和自己思想的扰动——就会产生反应。比如有人无缘无故地打骂你、羞辱你,就是会让你感到愤怒和屈辱;比如新冠病毒疫情发生后,你的家人被确诊,就是会激起你的恐惧、慌乱和不安全感;还比如你两天都没有吃饭,那么你感到饥饿难耐也是很正常的事;又比如你是一个父亲,你有强烈的重男轻女思想,那么你就是会为了自己没有儿子而感到愤怒、恐惧和丧失感。人无法要求自己停止情绪上的感觉(比如羞耻和悲伤),也很难要求自己不去想某个想法,就像无法在不吃饭的情况下制止饥饿一样。出于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成长背景,人们发展出七种常见的应对情绪的方式:行动、发泄、压抑、隔离、否认、升华、内省,每一种方式都各有好处和坏处:情绪方式行动发泄压抑隔离否认升华内省表现形式犯罪行为自残自杀各种上瘾症打骂攻击他人或自己,歇斯底里的情绪隐忍、控制转移麻木、躯体症状、最低生命需求自我欺骗,美化痛苦运动,艺术活动,连接关系自我对话,思考情绪的来源和意义好处爽,暂时忘记痛苦把自己的痛苦送给别人回避冲突,避免矛盾掐灭情绪,切断与心灵的联系得过且过,暂时的轻松把痛苦转化为创造力和社会支持系统自我成长,稳定的现实生活坏处破坏生活,有害健康影响自尊,破坏关系长此以往,生命枯竭疾病和丧失生命活力小感冒变成大癌症心灵的慢性疼痛把外部痛苦转化成内部压力很明显,上述所有方式中,内省对人的健康和幸福最有益,通过对情绪的内省,能增进人们的自我了解,拉伸心理空间,让内心达到和谐与平衡,提升人的身体免疫力。本章提供的所有理念和方法,都是致力于促进读者对情绪的内省能力。应对情绪最好的态度,是把它当作随时造访的好朋友。这个朋友特立独行,非常随性,常常不打招呼就来看望你。你越尊重它,对它的到来表示欢迎,还花时间去了解它,它就越喜欢你,愿意跟你合作,主动为你的健康和幸福效劳。更重要的是,当你对它的态度很友好,那么慢慢地,它以后再访问你时,好情绪来做客的时间和频率会增多,坏情绪来造访你的时间和频率会越来越少。建立起对自己的感觉的信任和安全感,当感觉来临时,去了解感觉的意义,倾听感觉的话语,而非因恐惧而试图控制它,或者干脆否认、屏蔽、逃离它,是所有人都需要学会的一门功课。要掌握这门功课,可以从感受自己的身体开始,这是最容易、最直接的方式。把身体想象成一幅地图,头、肩膀、胳膊、手、躯干、腿、脚等部位则是地图上的地标,然后:当你感觉悲伤(或其他任何情绪)时,就闭上眼睛,把悲伤放在身体的地图上,体会那悲伤在身体的什么位置,额头?胸口?后背?锚定悲伤的位置——比如在胸口———停止头脑的任何想法,一边深呼吸,一边感受胸口的悲伤,想象悲伤像流水,在身体地图上流动,流啊流啊……流水越来越小,越来越薄,直至消失不见。然后再深呼吸,睁开眼睛,去做任何你想做的事。通过读取身体的感觉,连接情绪的感觉:当你感到身体紧绷(或其他任何感觉)时,也闭上眼睛,深呼吸,把注意力集中在紧绷的位置——比如肩膀——感受那紧绷的感觉,想象肩膀有自己的生命,会跟你对话。你在心里轻声地问肩膀:“亲爱的肩膀,我感受到你了,你要跟我说什么?”然后静静等待任何声音、任何答案在你的心里浮现。它可能会跟你说:“我在害怕,害怕某些事情会发生,”那么你就回应它:“我知道了,谢谢你告诉我这些害怕,我爱你;”它也可能会说:“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不舒服,”那么你也回应它:“没关系,谢谢你告诉我这些不舒服,我们会慢慢理解这些不舒服的意义,我爱你!”然后再深呼吸,睁开眼睛,去做任何你想做的事。只要有空,只要想起来,就可以这样和自己连接。刚开始做这些连接练习时,你可能觉得很麻烦,无法进入状态,慢慢的,你会发现整个过程只需要1分钟。通过关注身体的感觉,可以达到管理情绪感觉的效果。对自己的身体和情绪感觉越熟悉,越有掌控感,就越不容易被他人和外部环境激惹;当社会环境发生变动时,人们就越能安于当下,越有充足的心理安全感。△你和感觉之间要留条缝隙有很长一段时间,董绿都在诉说自己的工作压力:能力不足,处处不如其他同事,又粗心,又愚笨,常犯低级错误。有一天,我终于找到机会去问她:“这份工作你已经做了三年,如果你真的那么差,为什么老板非但不解雇你,去年还给你发了奖金?”董绿沉默了一会儿,小声说:“其实……我也没那么差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成长方向。有些人要学着连接自己的感觉,另一些人则要学会和自己的感觉隔开一点距离。换言之,前者倾向于把感觉缩小,否认感觉的存在;后者却是不自觉地把感觉放大,过于认同自己的感觉,把感觉等同于现实。董绿对自己有很高的期待,只要出现小差错,就会陷入挫败无助的感觉中,恐慌地觉得自己很差劲。她的内在逻辑是:我工作失误=我是个笨蛋我感觉挫败=我是个失败的人我感觉无助=我是个无能的人董绿把“我的感觉”和“我是谁”粘在了一起,把某件事的表现不足等同于自己整个人的不足,有一些糟糕的感受,意味着自己整个人都变糟糕。过于认同自己的感觉,是董绿处理情绪感觉的方式,通过改变自己——变得更好更优秀——消灭挫败和无助的感觉,以维持内心世界的稳定性。有过被虐待史的人最常坚信的想法是:只要改变自己,就能掌控环境,从而改变别人,调和关系。这是来自童年期的经验,因为他们曾经在无意中发现,只要自己做出某些改变,父母就能变得稳定,家里就能得到片刻安宁,自己也能得到一些被爱的感觉。童年期的适应性模式,在成年之后反而成为情绪失调的主要原因。有理性的成年人都会同意这种说法:人只要活着,只要去做事,就总会有失误的时候;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人就是不断地面对各种挫折,不断地面对自身的局限和无助。所以无论董绿怎么努力,都不可能做到永不犯错。董绿可以反复告诉自己:由于童年创伤的影响,我的感觉严重大于现实。当我感觉问题的严重性有8分时,有可能在现实中,问题只有4分,甚至只有2分。很多时候,我只是感觉很糟糕,并非实际上真的糟糕。此时,我需要处理我的感觉,和我的感觉在一起,而不是在现实中做什么改变。我,不是我的感觉,感觉,只是“我”的组成部分。我不会因为某种感觉而变成别的什么人,我就是我。我是一个很丰富、很复杂的存在,我除了拥有感觉,还拥有身体、思想和技能。所以,我的感觉不能定义我是谁,因为,所有的感觉——无论是什么——都只是我的一部分,很小的一部分。我要看着我的感觉,让我的感觉在心里徜徉,在身体上流动,不评价它,不推开它,更不会害怕它。我还要跟我的感觉对话,跟它说:“嗨!”跟它说:“我看见你了,你是我的感觉,你的名字是无助(失望、害怕、内疚等),我允许你来到我的意识中,你可以在这里。”要学会和自己的感觉隔开一条缝隙,不再过于认同自己的感觉,董绿还可以跟自己说:我会饥饿,但我不是饥饿的人。因为饥饿的感受将随着一顿饱餐而消失。所以,我可以感觉饥饿。人只要活着,只要长时间不进食,就是会饥饿。我会愤怒,但我不是愤怒的人。因为愤怒的情绪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渐渐减退。所以,我可以感觉愤怒。人只要活着,只要需求没有被满足,只要被无理对待,就是会愤怒。我会羞耻,但我不是羞耻的人。因为羞耻的感觉也会像饥饿和愤怒一样来来去去。所以,我可以感觉羞耻。人只要活着,只要感到不被爱,只要感受到自我价值的被贬低或否定,就是会同时感到羞耻。羞耻和饥渴、疼痛一样,都是人类共有的感觉,感觉没有好坏对错,感觉就是感觉。无论我是否喜欢我的感觉,都不能让这感觉消失,也不能改变这感觉的内容。所以,我承认我的所有感觉,我可以感受到任何感觉。△坦然接受自己的欲望文文的父母忙于工作,在她小时候就把她寄养在别人家,由几个亲戚轮流照看。父母每年回家看她,给她买新衣服,带她出去玩。文文很矛盾,她喜欢父母,同时也怨恨他们,又为自己的怨恨感到内疚,觉得自己不懂事,很坏。王丹特别害怕看到别人生气。无论那张生气的脸是朝向他,还是朝向别人,他只要看到就会周身紧张,微微发抖,说话的声音也会变尖利。每当这样的时刻,他一边强撑着假装自己很好,一边在心里对自己生气,认为自己太无能,没出息。公司的庆功酒会结束后,上司借着酒劲儿猥亵李茜。李茜心里害怕厌恶,身体却感觉很舒服,竟任由上司动作了一会儿才猛地推开他,跑开了。李茜换了工作,却一直感到羞耻自责,觉得自己不是好女孩。人们坦然地接受吃和睡的欲望,却努力压抑性和攻击的欲望,无法抗拒饿、冷、疼的身体感觉,却幻想自己能制止愤怒、羞耻、伤心等情绪的感觉。人们之所以会抑郁、焦虑、躁狂、强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无法与某些感觉共处,试图用想法代替感觉,试图做些什么以逃避或否认感觉。真希望所有人都能认识到:身体和心灵会脱离人的主观意志,自行其是。如果说身体感觉是自然的生理现象,那么情绪感觉则是自然的心理现象,人无法让它们消失,无法改变它的内容和形式。对于身体和情绪的感觉,我们能做的是承认、接纳,学会与之共处。很多时候,人们之所以无法与自己的感受共处,是因为他们被“我不该有这种感觉”“怎么别人就不这样”的想法充满,认为如果自己有某种感觉,就意味着自己是不正常的,甚至是坏的、错误的。这是一种把“感觉”等同于“我”的绝对化的想法。具体可参看上一节。关于“怎么别人就不这样”,我在咨询中常这么回应来访者:因为别人不是你,你也不是别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也许别人没有经历过和你类似的——长期被寄养、长期情绪虐待、在童年期被性侵——创伤经历,所以那个情境就不会触发他们的强烈感受。你会,因为你是受过伤的,表面看来一切都过去了,但是在内心深处,在很深很深的地方,那个伤口还在,还没有彻底愈合,只要不小心碰到了,就是会痛的。根据当时的情境和我的感觉,我还可能这样告诉来访者:没有经历过那些苦痛的别人,或许感觉那只是一阵微风,但是在你的感觉里,它就是大风,狂风,龙卷风,那是非常真实的感受。因为发生在过去的感觉,在那一刻被激活了,在你心里,在你身体里,苏醒了。彼时彼刻,一部分的你正被苦痛煎熬,然而另一部分的你,非但没有心疼她,也没有安抚她,还拿她跟别人比,说她不该小题大做,说她的感觉是错误的,有问题的,还批评她,嘲笑她……我会认为,你在用小时候父母对待你的方式来对待自己(你在试图用隔离、评价、贬低的方式来控制自己,想用这种方式把自己稳住,但这样做有很多弊端)。根据来访者的心理发展阶段和接受能力,有时候我也会询问他:也许,每当你这样对待自己时,就会感到一丝莫名的微弱的快感?仿佛对自己冷漠粗暴,会让你感觉有那么一丝丝的舒服?没有走进咨询室的你也可以跟自己对话,帮助自己学会承认和接纳自己的感觉,提升与感觉共处的能力。你可以找一个安静的空间,先来三个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对自己说:我可以拥有任何感受,无论我感觉到什么都是正常的自然反应。那种“怎么别人不那样”的想法是对自己独特性的否定。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在同一种情况下,不同的人就是会有不同的感觉。永远不要忘了这个真理。我要张开双臂,欢迎并拥抱我所有的感觉,无论是身体的感觉,还是情绪的感觉。我允许它们来到我的意识里,接受它们作为我的一部分,承认它们的自然属性,把它们放在我的心里去体会,去琢磨,去理解它的意义,通过它的信号来认识自己,爱自己。我可以爱,也可以恨,我可以在爱一个人的同时也恨着他,这并不冲突。我可以对他温暖的照顾表达感谢,也可以对他冷漠的话语表示愤怒。我是一个普通人,拥有所有人类共通的情感,无论我感受到什么,都是正常的。不要指望只说一两次就能摇动你的潜意识。你可以经常这样对自己说,只要想起来,只要某些复杂的感受来到你的心里,你就可以通过这样的自我对话帮助自己回到当下,回到感受之中。你会发现,和过去相比,你将能更快地让内心稳定下来,恢复平静的心情之后,就又能继续好好地做事了。△心理创伤不是你的错秦丽格的困难是无法进入亲密关系。只要靠近异性,她就会脸红、冒汗、浑身紧张,说话也变得结巴。她时常为此感到羞耻,觉得自己的人生失败极了。“我的每一步决策都是错误的”,略停顿之后,她抬眼望着我,又继续说道,“是不是一个人如果在小时候经常犯错,长大后就会一直犯错?”人们试图从事件里找出犯错的人(自己的错或别人的错),是因为想获得控制感,想摆脱头脑的混乱和恐惧。这会让思想变得僵化,让内心变得不自由,无法从更广阔的视角去看待他人和自身。在情感忽视中长大的人常倾向于夸大自己的责任,认为自己应该为一切负责,包括自己的心理创伤。如果情绪上感觉轻松快乐,状态很好,就认为这是自己的成功,是自己做了对的事;如果相反,情绪上感觉痛苦抑郁,状态很差,就认为这是自己的失败,是自己犯了错。简单来说,他们是通过评价自己的情绪来管理和控制情绪,让自己保持稳定的状态。秦丽格就是典型的例子。她所谓的“常犯错”,其实是她常常感到抑郁,心里充满乱糟糟的痛苦情绪。这些不快乐的情绪让她否定自己,对自己失望,认为自己不配得到爱。所以只要走近异性,她就立刻羞耻得无法自处。心理创伤不是任何人的错。心理创伤未解决的父母会把这种创伤感复制——遗传和投射——给孩子,还会无意识地使用伤害性的养育方式,把自己童年期的痛苦送给孩子,这就是心理创伤常表现出家族性的原因。没有得到应有的爱,会让有些人相信是因为自己不好,才会被糟糕地对待。这种“我应该为被伤害负责”的想法,让他们过度地自我归因,常常被羞耻感笼罩,因为害怕犯错而畏首畏尾,因为害怕被批评而显得逃避责任,因为害怕感觉到“我不好”而无法自我反思。他们为了自己的心理创伤而感到羞耻:感受到情绪痛苦——我不好,我错了;无力应对关系挑战——我无能,我错了;有一些局限性的信念——我有问题,我错了……从现在开始,试着对自己说:那不是我的错。不快乐,不是我的错。感觉痛苦,不是我的错。不懂怎么建立好的关系,也不是我的错。我之所以是如今的样子,是因为我经历了很多痛苦,而且暂时还没找到与痛苦共处的方式。我是应该被同情的那个人,我要同情我自己,心疼我自己。我就是那样长大的,我经历了那一切,所以现在我是这样的,这不是我的错。我没有做好某些事,没有达成某些期许,并不是犯错,只是一个受过伤的人携带着一些受伤后遗症,所以有时候难免失手,仅此而已。没有人犯错。事情就是这样,情况就是这样,去论断谁对谁错并不能改变事实真相。我要对自己承认事实,面对这个真相。只是每个人的想法不同,立场不同,需求不同,并不是有人犯错。我有能力看到世界的多样性,也有能力欣赏人的独特性。从现在开始,我要放下“找错”的习惯,只是去看见,去体验,去理解,和自己的感觉在一起,和自己在一起。△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很好白筱静天性乐观,性格开朗,说起话来快言快语,也特别能哭。如果我不打扰她,她的眼泪可以充满整个50分钟的咨询时间。有一天,在她瀑布般的眼泪中我问了一句:“你怎么了?是感觉到什么了吗?”她回答:“我在流泪,但我没有伤心,其实我感觉很平静。”通过沟通,我慢慢理解到她是在替母亲哭泣,她有一个时常以泪洗面的抑郁的母亲。陈松灵喜欢写作和烹饪,在绘画上也颇有天分。她的母亲是一位医生,一直希望她从医,所以对她当年从医学院退学改学中文怒不可遏。如今她大学毕业已经五年,前后找了五份工作,都无法长久。可以想见,母亲对她不会有好脸色。我问她:“既然想写小说,为何不开始去做?”陈松灵望着地面,幽幽地答道:“妈妈已经觉得我错了,我哪还敢更加错下去啊!”若父母的关系不够亲密,父亲游离在家庭之外,即较少参与育儿,那么孩子的性格更多遗传自父亲,就会成为孩子人生的灾难。这主要是因为,孩子和母亲的天生气质差别很大,母亲会难以理解孩子,无法解读孩子的行为和情绪的含义,在和孩子连接失败之后,母亲的受挫和无能感会让她否定孩子,认为是孩子不好,太顽劣,太任性,太莫名其妙。更麻烦的是,如果母亲非但不能欣赏和认同父亲,还对父亲充满怨恨,那么这个和父亲相像的孩子,就会从母亲那里吸收到被厌恶、排斥、贬低的情感,误以为是自己不可爱,自己的存在本身出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孩子会选择自我隐藏,把和父亲相似的特质压抑到意识之外,同时把母亲的想法和情绪移植到自己心里,比如陈松灵(她的父亲是一位沉迷写作的历史老师,她的性格和父亲很像);而另一些孩子则会选择和母亲对抗,通过叛逆的行为来表达自己,试图用行动告诉母亲:你不接受也得接受,这就是我,我和你想的不一样。无论人们选择了哪种方式,无一例外地都会感到抑郁,因为他们没有活出完整的自己。无法控制地想跟别人比,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让别人喜欢自己的需要远大于主张自己的想法……这没什么好羞耻的。关于这个部分,本书前面已经论述颇多。要想成为自己的样子,重回自由的心灵,最首要的是在思想上同意:对于你来说,父母也是别人。反之亦然。你之外的所有人——包括你的孩子——都是别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即便孩子和父母也是一样。你就是跟别人不一样。你可以跟别人不一样。跟别人不一样,是正常的。你不需要跟别人一样,尤其是在思想和生活选择的问题上。把属于父母的想法和情绪还给他们,是成为自己、活出自己的必经之路。首先要检视自己的思想,你都复制了父母的哪些观念。每当你在想“我应该……我必须……”时,就停下来问问自己:“这个‘应该’和‘必须’是我的想法,还是我父母的想法?”请对自己说:基于父母的性格和人生经历,他们形成了令自己坚信的想法。但我必须要对自己承认,我和父母生活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我们是不同的人。所以,父母的想法不一定适合我。过去,我秉承父母的想法去生活,给我徒添诸多不必要的心理压力。我要确立我自己的想法,我要活在我自己的想法中。我和父母不一样,我们都很好。每当你对自己失望,无情地嘲笑自己,冷酷地咒骂自己,也要停下来问一问:“这是不是父母对我最不满的点?此时此刻,我是不是在模仿父母,用他们曾经对待我的方式来对待我自己?”请对自己说:用父母对待我的方式来对待自己,能让我重温童年的记忆,找到一种熟悉的正在与父母亲近的感觉。这就是我无法停止自我攻击、自我贬低的原因。我可以有一万种方式来表达对父母的忠诚与爱,唯独不需要这种方式。我选择放手,与那种熟悉的感觉说再见,放弃对那种感觉的需要,我要建立新的和自己的关系模式。从现在开始,每当我对自己失望,我就和自己聊天,在心里对自己说:我感受到对自己的失望,这令我无力,让我伤心。但也许,我是在替别人失望,我正站在别人的角度看自己,想象那个人正在对我失望。我要站在我的角度看待自己,我是否喜欢自己,要取决于我的标准,我的想法,我的感觉,而不是取决于别人。每当你没有原因地抑郁或焦虑,每当你深陷情绪的旋涡,每当你长时间地困扰于某个现实问题,都要停下来问自己:“是不是我父母就长期抑郁,我父母就没有学会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我父母就在为这个问题痛苦不堪,而我,只是从他们那里取过接力棒继续往下跑?”请对自己说:我不需要通过与父母共担痛苦的方式去表达我的爱。把父母的痛苦装进我的心里,并不能让他们好起来,更不能消除他们的痛苦,还会让我自己身陷囹圄,导致父母少了一个可以陪伴和理解他们的人。父母要为他们自己的人生负责任,就像我也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任一样。父母是父母,我是我。我决定,把父母的感觉还给他们。从现在开始,我要拥有属于我自己的感觉,活在我自己的感觉中。△同情并去爱曾经的自己同情自己,并不是自怜自艾。自我同情是强化作为主体的自己,站在高处看着自己的状态,共情自己某个受苦的部分。当一个人自怜自艾时,其实是弱化了自我的主体性,同时放大了受苦的部分,陷入一种自我沉浸的状态。前者的内在语言是:“发生在过去的痛苦,如今依然困扰着我,我为此同情我自己”,后者的内在语言是:“我就是痛苦,痛苦就是我,我是个可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最应该同情你的人,就是你自己。这一路走来,越过几道沟,爬过几座山,蹚过几条河,你是最清楚的那个人。如果善良是一个人最大的美德,那么不要忘了把这个美德用在自己身上,请毫不吝啬地对自己善良。请对自己报以深深的同情,同情自己的遭遇,同情自己的内在感受,同情自己的缺失,就像同情这世界上的其他生物一般。当我对自己不满,当我憎恨和嘲笑自己,我就对自己报以深切的同情。同情那个痛苦无助的自己,同情那个正被伤害的自己,也同情那个正在自我伤害的自己。当我深陷恐慌无助,为自己的状态感到羞耻,我就对自己报以深切的同情。同情那个被吓坏的自己,同情那个无法控制自身感受的自己,同情那个被感觉困住的自己,同情那个忘记自我同情的自己。当我遭遇挫折,当我失去爱,当我感到失望无助,当我意识到自己身处泥沼,我就对自己报以深切的同情。同情那个深受磨折的自己,同情自己那些丧失的哀伤,同情自己那些因心理创伤所致的不尽如人意的生活。自我同情,用身为今天已经成年的自己,同情那个经受过痛苦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自己。为自己落泪,为自己叹息,有着神奇的自我治疗效果,能让你深刻地意识到是过去的经历造就了今天的你,带着过去的印记走到今天,不可避免地都会受到创伤经验的影响。没有人能穿越时空,去改变过去。无论你是否喜欢,那个过去,都是你的来处。无论你是否接受,今天,此刻,你就是这个样子的自己。承认那一切的发生,承认自己本来的样子,直面生命真相的自我状态能让你从心底里生出力量,为自己做一些事:每天改变一点点,让你的明天有所不同。△送走坏情绪,留住好情绪梅冰总在怀念半年前的一段时光。当时她刚开始做心理咨询不久,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心里每天都很轻快,头脑里不再有激烈的对话,身体的不舒服也消失了。“天都开始蓝了,”她说。这种好情绪持续三周后,过去熟悉的焦虑、纠结、肌肉酸疼又回来了。现在,梅冰有时候也能感觉不错,却再没有过连续三周都很好的情况。梅冰因此非常沮丧,时常担心自己是不是退步了,是不是心理健康度又下降了。梅冰把“积极的自我状态”和“进步、健康、成功”粘在了一起,似乎只要状态不好,有情绪上的痛苦就意味着遭遇了失败,变成了一个有心理问题的人,她在潜意识里觉得,心理问题约等于犯错。如果用理性想一想,梅冰就会同意情绪状态的好坏不能和“我是谁”挂钩,因为情绪感觉是自然的心理现象,人无法仅凭自主意志让它们消失或改变它的内容和形式。从这个角度来说,她只是需要学习如何与情绪共处,如何接受自己的任何状态,和自己当下的感觉在一起。帮助来访者体验到情绪——包括积极的和负面的——是会流动的,所有的情绪体验都是一时的、阶段性的,是心理咨询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身处抑郁无助或恐慌害怕时,能意识到这只是此刻当下的感觉,能想起曾经有过平静愉悦的时刻,也有过欢欣快乐、自信有力的时刻,同时相信此刻的感觉状态会慢慢淡去,那些平静愉悦的时刻还会再次回来,这是重要的心理能力,也是心智成熟的标志。就像在新冠病毒疫情之下,人们的经济和生活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此时要相信一切困难都是暂时的,这种低迷的状态总有一天会过去。建立了对情绪状态的正确认知,人们就不会继续被情绪淹没,也不会害怕情绪,而是能够在情绪涌来时只是“待着”,然后和自己对话,等待情绪的强度慢慢变弱,直至淡化、流走。当梅冰感到情绪低落、状态较差时,可以深呼吸,在心里这样告诉自己:我此刻的感觉是……,我在想……,这就是此时此刻我心里的动态。我承认我是这样的,我可以有这样的感觉。我知道,我的感觉会流动。此刻,我确实是这样的状态。但我还记得,在过去(某某时间),我曾经真切地感到安宁和平静,我还有过快乐兴奋的时刻,也有过愤怒伤心的时刻。我知道人的感觉会流动,状态也会起伏,人不会总是高高兴兴,自然也不可能永远悲观抑郁。此时此刻的感觉只是一个暂时的状态,我同意和这个状态在一起,我要深呼吸,接受它,跟它在一起。我要等着它缓慢流动,等着它慢慢流走,然后迎来下一个状态和感觉。梅冰还要刻意记住安宁平静的情绪感觉。也就是说,每当那种积极的、舒适的好感觉进入她的意识状态,而她也注意到自己当下的状态不错,感觉很好时,也要深呼吸,就像把这种好感觉吸入身体里,然后在心里跟自己说:我要记住我的感觉。此时此刻,我感到如此安宁,舒适,内心平静,我喜欢这样的状态。如果把我的身体想象成地图,那么这个感觉处于我身体的……,这种感觉就像是………(一个画面的隐喻),仿佛………(一个比喻、形象化的描述)。我要记住这个感觉,把它放进我的记忆库。我喜欢它,希望以后它常来造访我,住在我的心里,留在我的身体里,成为我最好的朋友。△虽然有病,但没关系吴大良36岁了,一直和父母同住,不恋爱,不工作,也不交朋友,就待在家里不出门。他每天花大量时间思考自己的心理问题,和痛苦的情绪做斗争。他说:“我心里很忙,顾不上别的事。想快点解决心理问题,好出去工作赚钱,慢慢地能成个家。”吴大良的内在逻辑是:我得先解决了心理问题,才能投入生活。换言之,他认为一个有心理问题的人不能出去见人,也没法好好工作。只要有一些理性的思考,就能意识到这是非常局限性的想法,因为几乎所有人都是带病坚持生活;一个高血压患者不能说,我得把血压降下来才能好好过日子,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也不能说,我要有了安全感才能谈恋爱结婚。吴大良被想法所困只是表面现象,根本原因是他无法处理自己的羞耻感。“先解决心理问题,再投入生活”的想法,只是为了心安理得地把自己藏起来,逃避生活中的挑战,逃避面临挑战时的恐慌、无助和挫败感。然而这种策略却让他停滞不前,因为与情绪共处、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能力都需要练习,不走出去,不投入生活,就没有机会练习,各项能力无法得到提升,还损失了生活的经历和体验。我告诉吴大良,要把心理问题看成一个慢性病,类似高血压、糖尿病,暂时没有特效药可以断根儿,虽然有各种并发症,有这样那样的限制,需要持续治疗,还会感觉不太舒服,却还是可以好好过日子。而且有一个好消息是,身体的慢性病搞不好会有生命危险,可是心理的慢性病却没有危险,身体的慢性病只能维持,可是心理的慢性病只要好好治疗,不断地自我帮助,就能慢慢好起来,过上身心舒泰的日子。人只要活着,就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会生病,会失恋,会残疾,会遇到财务危机,还会面临死亡威胁,或比上述这些更可怕的事。可是,无论发生了什么,经历了什么,生活总要继续。我父亲常说的一句话是:“高高兴兴是一辈子,愁眉苦脸也是一辈子,还是高高兴兴,该咋着咋着吧!”也许是受到父亲乐观性格的影响,每当我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搞不好,我会死吗?”当然我的回答总是“不会!”反正又不会死,还有什么好怕的,那就去试试看吧!一位美国的心理学家说道:“人生苦难重重。”生活的本质就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面对这些问题,然后力所能及地去解决。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问题会消失或弱化,比如一边照顾幼儿,一边辛苦工作的单亲妈妈,等孩子长大了,自然就能轻松起来。通过个人的努力,有些问题也会慢慢改善,比如吴大良的情绪问题和经济困境。然而有些问题却可能永久存在,比如慢性病、残疾、丧亲,还有某些精神疾病,人们得学会如何与这些问题共处,带着问题继续投入生活。就像美国电影《叫我第一名》的主人公,他称呼自己的“妥瑞症”为:“我的朋友”。△自救的两种方式阿明头发柔软稀少,贴在头皮上,他小眼睛,尖下巴,天生小骨架,整个人却透着壮硕结实。阿明的肩膀和胳膊就像刚吃了菠菜的大力水手,双手撑在膝盖上,上身挺直,端坐在沙发上,不像来做心理咨询,倒像是来谈判。我后来才知道,阿明青少年时期曾饱受校园霸凌之苦,无论去哪儿求学都会被坏同学盯上。读大二那年,他无意间接触了健身,至今已经八年了。“自从我练成这样,就再也没人敢欺负我了,”阿明说,“现在来咨询,是想学习怎么对女朋友好。”小柏也曾经是校园霸凌的受害者,而他“帮助”自己的方式是退学回家,在家里打游戏、睡觉、足不出户。这影响了他的自尊和价值感,因为父母经常责骂他,邻居们也对他指指点点,亲戚们把他当作失败者的典型。一段时间之后,小柏结交了几个跟他状态差不多的朋友,要么一起喝得酩酊大醉,然后昏昏沉沉地睡去,要么就结伴去胡混好几天不回家。小柏是被父亲押到咨询室的,我们只会谈了一次,后来便再也没见过他。多年的心理咨询工作让我认识到:无论人们做了什么,都是为了帮助自己,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生活。阿明通过健身改变羸弱的身型,又训练走姿和坐姿,这些都让他看起来不容侵犯,他是为了震慑坏人,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小柏也是一样,他退学回家,是为了把自己从孤立无援、丧失尊严的环境中解救出来,他通过酗酒来自我麻痹,忘掉因被霸凌而带来的耻辱和无助感,又周期性地从性工作者那里得到片刻安慰,找到一点对他人和生活的主控感(确实是饮鸩止渴的自救方式)。人们的自救方式有两大类:自我建设和自我破坏。所谓自我建设,就是做对自尊、关系和身心健康有促进作用的事,比如阅读、健身、打太极拳、做心理咨询等;相对应的,自我破坏就是做对自尊、关系和身心健康有破坏性的事,比如酗酒、暴食、上瘾症、沉迷网络等。面对生活的困境,选择自我建设还是自我破坏,有些像武侠小说的主人公面临选择加入哪个门派——究竟是循序渐进,耐心修习正道武功,还是妄图走捷径进入魔道。前者虽慢,却让人拥有稳定的生活和健康的体魄,后者也许很快见效,却会走火入魔,导致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常开车的人都有这个经验:嫌主路上车太多就改走辅路,或开到小巷里,不料只能跟着行人和自行车慢慢挪步,搞不好又遇到违章停车或对面来车,还得停车避让。本意是想抄近道,反而用了比走主路更多的时间。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捷径可走。这么简单的道理哪一个成年人没有听过呢?小柏难道不知道他正在自我麻痹、自我放弃?他心里应该很清楚,他正在做着一些短视的行为,已经放弃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任。只不过,他已经进入了恶性循环,被无力和羞耻感控制,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帮助自己。他就像一个被囚禁的人——被囚禁在自己的精神意识中——心里感觉无法逃脱,干脆就放弃抵抗,瘫成一团。小柏们可以怎么办呢?小柏的沉沦和逃避,最初并不是为了破坏自己,而是为了自救。只不过,事物总有两面性,一个“好”的方式可能有副作用,一个“坏”的选择必然也伴随着一些好处和价值。心理创伤会降低人们对危险的评估能力,这也是人们在恐慌之下容易做出错误决策,从一个火坑跳进另一个火坑的原因。情绪痛苦就像翻滚的浪潮,人被裹挟其中,身体和内心都会失去平衡,会失去安全感,会夸大问题的严重性,也会看不清自己和环境的本相,还可能会对自己产生厌恶和排斥感,把自己视为失败者,无能者,一个糟糕的人,即被羞耻感淹没和控制———这正是导致自我破坏死循环的罪魁祸首。要打破这个负性循环,当然不是去除羞耻感(正如前文所言,羞耻感和饥饿、口渴、悲喜一样,会周期性地来到人们的意识里),而是停止(或减少)对羞耻感的恐惧,也就是要把这个循环图变成:羞耻感→我很差(失败,不好……)→深呼吸,进入平静→回到现实→投入生活要从自我破坏的死循环中走出来,小柏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经常深呼吸。痛苦无助时,深呼吸。空虚无聊时,深呼吸。失眠焦虑时,深呼吸。身体发僵时,深呼吸。自卑怀疑时,深呼吸。紧张慌乱时,深呼吸。莫名难受时,深呼吸。心里乱糟糟时,深呼吸。……深呼吸,就像是把自己交给博大的宇宙能量;深呼吸,就像是把健康的活力纳入身体,而后再吐出体内的浊气。深呼吸,给自我和身体进行连接,让身体和心灵得以同步;深呼吸,调动自我的精神力量,降低痛苦感觉的强度,回归平静的内在空间。此时此刻就来深呼吸吧!坐直你的身体,让身体舒展,让空气流动,先深深地吸一口气,不要耸肩,让空气充满胸腔和腹腔,略停顿,微微张开嘴巴,把刚才吸进去的所有空气缓缓地吐出来,像吹出一条细细的气流。连续做三个深呼吸(没错,请再来两个深呼吸吧)。完成之后,请用几秒钟感受身体的感觉。头,肩膀,手臂,前胸和后背,臀部,腰部,双腿,还有双脚。嗯,现在,你是否感到身体有了瞬间的松快?心里也有了些许的平静?你可以随时随地深呼吸。开车,走路,等人,刷手机,下午茶,工作间隙,吃饭睡觉上厕所……任何时候,只要想起来,就来三个深呼吸,感受一下身体的感觉,然后继续投入你正在进行的事。要从自我破坏的死循环中走出来,小柏要做的第二件事是:在感觉痛苦时一边深呼吸,一边自我对话。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呼吸练习,当小柏已经逐渐习惯了深呼吸并感受身体,那么他可以开始进入下一个阶段。痛苦无助时,连续三个深呼吸,而后在心里对自己说:我感到痛苦,我被无助的感觉笼罩。我决定和我的感觉待着,去感受这感觉。毕竟是血肉之躯,人都有感觉弱小的时候,都有感觉无助的时候,这种感觉就像……,又像……,还像……,身处这种感觉的我自己,就像……,也像……,还像……这就是我此刻的感觉,我有无助的感觉,我不是无助的人。我允许自己感受到这些痛苦和无助,我有能力和这种感觉共处。空虚无聊时,连续三个深呼吸,而后在心里对自己说:空虚无聊的感觉,挺不好受的,这感觉很难熬。在过去,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想做些什么,去冲淡它,最好忘了它。但现在,我决定感受一下它,看看它在我的心里,在我的身体里,究竟是一种什么感觉。每个人都会有这种空虚无聊的感觉。此时此刻,我有空虚无聊的感觉,但我不是空虚无聊的人。我允许自己感受到空虚和无聊,我要学会和这种感觉共处。失眠焦虑时,连续三个深呼吸,而后在心里对自己说:我正在因为莫名的焦虑而失眠,同时我也看到我自己,因为失眠而加剧了焦虑的情绪。这就是我此刻的状态,我承认,事情就是这样。我可以焦虑,也可以失眠,反正不会死人,不会世界末日,不会把我变坏。这只是我的感觉,感觉而已,我能忍受这些感觉。焦虑的感觉就像……,像……,也像……,被焦虑感充满的我,就像……,像……,还像……。我有焦虑的感觉,但我不是焦虑的人。我要提升忍耐焦虑的能力,此刻是一个自我训练的机会。我可以的。身体发僵时,连续三个深呼吸,而后在心里对自己说:我知道,这个身体发僵的感觉是在告诉我,我正在感到羞耻,我正在猛烈地抨击自己,这些自我攻击的声音让我恐惧,我害怕那些声音说的是事实,就像我真的有那么差劲,那么糟糕,那么不值得被爱,没有存在的价值。感觉并不等于现实。我只是有一些羞耻的感觉,有一些“我不好、我很差”的感觉,但我并不是羞耻的人。在现实上来说,我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人,我有很多能力,在某些方面来说,我是个优秀的人。我要把我的感觉和现实作区分。我受到过一些心理创伤,我曾经被虐待(抛弃、忽视),那些导致我的感觉经常和现实不符,我会不自觉地把感觉和现实等同,但实际上,感觉是感觉,现实是现实,这是两回事。这个身体发僵的感觉正在把我带回童年的记忆,我正在被过去的创伤掌控,这不是我的意志所能决定的。所以,此时此刻,我决定就是和这个发僵的感觉在一起待着,不抗拒它,不分析它的意义,只是感受它,我可以仅仅跟它待着。我还可以站起来,动动我的身体,缓解这个发僵的感觉,看看四周和他人,去喝口水,暂时离开这个环境,出去透透气,伸个懒腰,这些动作可以帮助我回到现实,回到成年的我的意识中。自卑怀疑时,连续三个深呼吸,而后在心里对自己说:我感觉到自己的不足,我在怀疑自己,无法信任自己的感觉和想法,对自己有很多的不确定。这种感觉真是糟糕透了。我承认这种当下的状态,这就是现在的我,此刻的我。我只是有一些自卑的感觉,感觉并不等于现实,我并不是个无能的人,我只是有无能的感觉。我可以有这种感觉。每当我感到挫败,这种无能和自卑的感觉就会涌过来,我要学会和这些感觉共处,我有能力消化我的感觉。这些感觉就像流水,此刻正好流到我这里,我知道,再过一会儿,它又会流走,我只需耐心等待它的流走。紧张慌乱时,连续三个深呼吸,而后在心里对自己说:我感觉到紧张和慌乱,我在害怕,我正在想一些可怕的事。平静,现在我需要让自己平静下来,一味被紧张慌乱淹没,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唯有平静能让我脑子清醒,能想到更好的办法。平静……平静……平静……我要帮助自己平静下来,我可以平静,我决定回到平静里。让平静进入我的头脑,进入我的身体,进入我的心灵,我要拥抱平静的感觉。平静……平静……平静………莫名难受时,连续三个深呼吸,而后在心里对自己说:我感觉很难受,但我不清楚我为什么难受,也不理解这个难受的内容是什么,这种“不清楚不理解”比难受本身还更让我难受。我要对自己承认,这就是此刻的我,我现在就是这样的。这跟我的心理创伤有关,过去的创伤经历,损伤了我理解自己感受的能力,这不是我的错,也不是我的问题,我得同情我自己,这是多么值得同情的一件事啊!我要和这种“不知为何难受,不知难受什么”的感觉待在一起,仅仅是待着,跟这个感觉在一起,我允许自己来到这样的状态里。我相信,只要我持续这样做,我会慢慢对自己的情绪感到安全,总有一天,我会明白我自己,理解自己的感受,我会知道我怎么了。我要耐心等待那一天的到来。心里乱糟糟时,连续三个深呼吸,而后在心里对自己说:我感觉心里乱极了,各种想法和声音此起彼伏,嘲笑的,咒骂的,抱怨的,讽刺挖苦的,提建议的……我知道,我正在用这些声音代替我的羞耻感。每当我认为自己错了,每当我认为自己很差劲,每当我认为自己搞砸了一些事,就会发起对自己的无情攻击,就像此刻我正在对自己做的事。它们常常发生得太快,在我还没有反应过来时就已经淹没了我。现在我知道了,我害怕体验到羞耻的感觉,在过去也一直没有能力消化它,所以才一直被困扰。现在,我同意自己感受到羞耻的感觉,我可以感觉它,我要和这个感觉待在一起,看看它会不会杀死我。我要学会跟羞耻感共处,我知道它只是一种感觉,一种和饥饿、疼痛、生气、快乐一样的感觉。感觉,是不会杀死我的,感觉,是我的一部分而已,我是它的拥有者。我有能力待在我的感觉里。你可以自行创造属于你的自我对话,你自己想出来的话语,才最能安抚到你,对你最有价值。要从自我破坏的死循环中走出来,小柏要做的第三件事是:换一个新环境,换一拨新朋友,建立新的生活习惯。小柏必须在思想上认识到,每当他做着破坏自己的行为,心里就会涌起莫名的快感。正如第四章所说,当人们陷入强迫性重复,重演着童年时期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时,他们的感觉是既痛苦又快乐的,那种心理上的熟悉感会让人欲罢不能。如果他继续待在熟悉的环境,和熟悉的人在一起,就很难建立新的自我建设模式。一方面是因为,在物理距离上和父母越亲近,他就越倾向于在心理上退行,重复孩童式的非理性的自我破坏模式;另一方面是因为,亲戚邻居对小柏的固有看法,他对老朋友的群体认同也会影响他改变自己、重建自我的决心。最后,还要提醒小柏们:在自我破坏的道路上走得越久,改变起来就越困难,因为大脑是会被塑造的。如果某个行为日复一日地重复,这个行为就会变成固定程序,与这个行为有关的神经区域会变得非常活跃,让人总想去实施这个行为,哪怕理性上知道那样做非但不会得到快乐,事后还会感觉空虚。换言之,此时的人已经失去自我的灵活性和反思能力,就像被设定了程序的机器,只是去做无意义的机械重复,而不追问自己“为何做”。改变,不只是改变行为模式那么简单,还意味着改写大脑里的神经通路,熄灭过于活跃的自我破坏模式。点亮沉睡已久的自我建设区域,需要有坚定的决心,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更需要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和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