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7
虽然有点难,但没关系啊正视困境,并在困境中思考自己,整理自己的内心,是帮助人们走过困境的重要心理资源。虽然有点难,但没关系啊社会就像滚滚洪流,所有人都不可避免地被裹挟其中,人们和社会的浪潮一起奔腾,起伏,翻涌,奏出动人心弦的诗歌。当文学作品写出“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跌宕命运”,就会深入人心,让万千读者或观众动容,那是因为人们能在主人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进而完成情感的投射与映照。换言之,大部分人都曾在类似的情境下困顿,挣扎,呐喊。回顾历史,也总有少数人会在社会大潮改变风向之前就警觉地嗅出异味,要么赶在被社会淹没之前逃离环境,去到一个有秩序的、相对稳定的地方,重新开始;要么看清现实,及时调整思想认知,在变化中找到机遇,顺势而为。可以说这些人是头脑清醒的,也可以说他们是不随波逐流的。他们有着强大的内心,独立的自我觉知,这让他们表面上看起来和别人一样,也是社会洪流的一粒沙,但他们的内在里却有着磐石般的意志和青松般的勇气。没有人可以左右历史的脚步,作为普通人,我们对社会环境的影响非常有限(能不被环境影响已经不易),但我们可以让自己时常跃出水面,看清周围的环境,找到最有利的位置,然后再通过自我整合与发展,在这滚滚洪流之中稳稳地扎根于自己。△痛苦无可避免,快乐可以制造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带来的不只是病毒的危险,还有对工作、经济、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方方面面的影响和改变。新冠疫情暴发初期,朋友小廖所在的企业只发基本工资,妻子的外贸生意收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他们不得不到处借钱还房贷;我的另一个朋友阿黄,2020年春节前刚盘下一个餐厅,打算趁着过年大赚一笔,结果连一桌年夜饭都没有卖出去。对很多人来说,2020年,无疑是非常艰难的一年,此时最重要的一件事莫过于:活下来。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全世界范围内就发生了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灾难,大火、地震、蝗灾、暴风雪等等。我们无法预测,接下来会不会又有新的闻所未闻的灾难,因为世界不会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所有的人都无法未卜先知,我们只能调整好心态,以不变应万变,做自己能做的。当灾难猝不及防地迎面扑来,暂时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却又无法躲避之时,忍耐痛苦——现实的和情绪的——等待黎明就是最好的应对方案。很多曾遭遇童年创伤的人都曾经使用过这样的方案:没有办法又无力逃脱,那么只好努力忍耐,这个忍耐的过程虽然煎熬,也会带来心理上的创伤,但毕竟从灾难中活了下来。人的心理有无限的自我修复能力,只要能活下来,心理上的创痛总是能慢慢消化,慢慢疗愈,慢慢从创伤中恢复出勃勃生机。留得青山在,哪怕没柴烧。这句谚语非常有画面感。一座满眼树木的巍峨高山,山前站着一个人,这个人虽一无所有,内心却非常踏实,因为他知道,只要这座山还在,他的生命还在,人生就充满了希望和未来。多少年来,每当我身处逆境,遭受挫折,就会用这句话来安抚自己,只要读到它,想到它,心底里就油然而生一股力量,这个力量会带来“我得活着”的想法,让我生出无穷的勇气,忍耐打击和挫折的痛苦,面对生活和自我的挑战,解决种种麻烦和难题。我就是这样一路走到今天的。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验:可怕的事情发生时,我们会觉得这是灾难,觉得这是不可承受的痛苦,可是真的走过那段艰难的路程再回头看时,会讶异于自己的坚韧和强大,也意识到自己当初对困难有些夸大,低估了自己的承受能力。在无可躲避的逆境中忍耐痛苦,韬光养晦,静待生机,是非常重要的心理能力。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生活中总会有暗流和沟壑、挑战和困境,这是所有成年人都知道的道理。然而要把这个道理注入潜意识,让人们从身体和心理上都感觉到,却不容易。因为父母和老师教给我们很多东西,却很少告诉我们:人活着本身就是痛苦的,人活着,就是不断地解决问题,应对内忧和外困互相交织的生活。如果能顺利从母体中降生人世,所有人都必须走完自己平凡的一生,充满孤独和无聊的一生,以痛苦为主、幸福为辅的一生。如果按百分比来划分,人的一生之中大约70%的时刻都是痛苦和忧愁(人每天都得想办法解决饥饿、口渴、困倦、尿急等生理痛苦,姑且不论疾病、心理和精神的痛苦),剩下的30%里,大约20%是平静的(没有痛苦也没有快乐),还有10%是幸福和快乐的。令人沮丧也值得庆幸的是,那10%的幸福从来不会集中出现,而是像金砾一般,星星点点地出现在生命历程中的某些时刻。沮丧是因为,大部分人都不会时时刻刻、连续多年都身处纯粹的幸福和快乐之中;庆幸是因为,那不均匀分布的幸福和快乐,给了我们忍耐痛苦的理由,给了我们在痛苦中活下去的希望,更让我们在痛苦之中生出许多力量和勇气,学习应对痛苦,学习和痛苦共处,只为了赢得那短暂却弥足珍贵的幸福和快乐。既然痛苦是必然存在的,不如改变对痛苦的态度,不要排斥它,也不要试图掩盖它,而是正视它,忍耐它,想办法与之共处,甚至使用它,让它成为磨砺心智、提升生活驾驭能力的媒介,把它作为生命历程的一部分去体验它,经历它,让它丰富我们的人生。△允许自己好好哭一场和海啸、地震等瞬时性、地域性的灾难相比,病毒具有时间的延续性,更突破了空间和地域的界限,会让人们有一种随时被袭击的恐慌和无助感。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0月24日24时,中国境内因新冠病毒累计死亡病例为4634例,这个数据意味着,有四千多个家庭在这场病毒战中失去了重要的亲人。在疫情中丧亲并不是孤立的个体事件,而是公共卫生危机下数千个家庭幸存者的共同遭遇。在镜像神经元细胞的作用下,大面积的个体、家庭、社区的哀伤情绪也会引发社会公众的哀伤传染和群体创伤体验,还可能激发人们潜在的心理创伤。这是值得所有人关注的心理现象——如果注意到自己或身边人出现应激性的身心反应,应尽快寻求专业的帮助,而非无视或将其合理化,任由其自行发展(处于创伤反应中却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可能会对工作、生活、关系等造成负面影响)。我们需要面对的远不止亲人突然离世带来的丧失感,还包括生活的便利性,社交联系的及时性,对环境的可控感,对未来的确定感等等。除了适应新的生活方式,调整对生活和社会环境的心理期待,我们还有必要哀悼这些丧失,慢慢消化丧失、离别和悲伤的情感。唯有如此,人们才能真正放下对过去的怀念和留恋,整理好身心,进入当下和未来的生活。生活中原本就充满了离别。失恋,离婚,宠物死亡,婴儿夭折,离开父母远行等等,无一不是令人悲伤的时刻。即便不是新冠疫情,亲人和爱人也可能会以其他形式离开我们。可以这么说:面对生命的无常,为不可避免的丧失哀悼,是所有人都需要学会的功课。要哀悼那令人悲伤的丧失,就要在理性上认识到,丧失发生后,人们常常会经历七个心理过程:否认—内疚—愤怒—妥协—消沉—承认—面对。1.否认,即“简直不能相信”,倾向于认为事情不是那个样子的;2.内疚,即“如果我当初……”,认为自己做得不好,为了自己做过和没做过的事感到自责和懊悔;3.愤怒,即“为什么是我?”在确认事实无可改变之后,愤怒地想找到一个人来为这个局面负责任;4.妥协,即“如果事情能有所不同,我愿意……”,当情绪的痛苦程度稍微回落,可能会徒劳地对上天许愿,寄希望于奇迹的发生;5.消沉,即“既然如此,还有什么意思?”发现事情的不可逆转性,因而不得不面对巨大的悲伤,此时可能会长时间沉浸在回忆中。6.承认,即“好吧,事情就是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意识到自己究竟经历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开始在理性上承认可怕的一切。7.面对,即“生活总要继续”,时间是治疗伤痛最好的金创药,人类可敬的心理修复能力必将发挥功能,帮助人们面对现实,重建生活和自我,找到属于自己前行的路。这七个阶段是人们面对哀伤时的正常心理反应,不同的人可能需要不同的时间长度,无须因为亲朋好友的安抚规劝就假装一切都很好,隐藏自己的情绪。要允许自己的所有情绪状态,以便进行充分的哀悼。在这个过程中,若感到情绪的痛苦太具淹没性,还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远离不必要的负性刺激2020年春节前后,有关疫情的资讯满天飞,社交媒体上被各种观点、各种知识充满。在那个时期,我特意减少了刷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的频率,因为我天生敏感,特别容易共情他人,阅读太多情绪性、刺激性的信息,可能会代入他人的创伤体验,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焦虑和恐慌。事实上,在平时的生活中,我几乎不看充满暴力和恐怖画面的电影,实在遇到打斗过于猛烈、过于血腥的镜头,我会闭上眼睛,想点别的事情,暂时从电影里抽离出来,等那个段落过去了,再睁开眼睛继续看。因为我知道,电影就是用画面、声音、剪辑等方式,通过给大脑输入隐喻和暗示,营造真实的幻境,让大脑相信看到的一切就是真实的;大脑里的镜像神经元细胞就像是内置程序,会不加选择地吸收和模仿来自他人——包括虚拟故事里的人和动物——的想法、情绪和情感。我就像钢琴家保护自己的手一样保护我的精神世界,远离不必要的负性刺激,尽可能多地保持平静和安宁。环境越安静,音乐旋律就越生动美妙,画布越整洁,颜料色彩就越纯粹干净,同样的,内心越平静,距离真实的自己也越近,越能活在当下,也更容易感知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当社会突发强烈灾害时,若非记者、志愿者、社会管理者等必要的工作人员,普通大众要尽可能隔离那些有刺激性的信息、故事和画面;媒体要在新闻中更多报道事实,减少过于情绪性、过于画面感的叙述方式,最大程度上减少情绪传染和社会创伤的广度和强度。人们需要明白,那些频繁转发惊人资讯的人,正是因为太过恐慌,失去了心理的安全感,才会以这种方式把焦虑和恐惧投射出去。当你去阅读那些资讯时,就相当于在接收他们的情绪,认同了他们的投射,对自己的身心健康是非常不利的。要避免感染群体性的创伤情绪,在社会性危机暴发时,除了只看官方正式的新闻报道,避免阅读过于细节化、画面感和情绪性的故事外,还要增强现实感,认识到自己正身处安全的环境中,感觉到生活是可控的。具体的做法如下:1.让身体动起来,比如做家务、散步、运动、整理房间等,这是感受到现实稳定感的最好方式;2.留意观察周围的环境,看看花草树木,摸摸泥土木头,眺望远处的风景,感受自然的力量和生机;3.和亲近的人拥抱,让身体感知到对方的温度,体验到关系的亲密和真实感。若你是独居,也可以拥抱你的布娃娃,你的宠物,任何一件你心爱的充满情感的物品;4.写下一天的日程,尽可能在同一时间做同样的事,比如固定在早上七点半吃早餐,下午三点打电话等,赋予生活一种秩序感;5.每天拿出专门的时间(1~3分钟)感受自己的身体。可以从头,也可以从脚开始,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到正在感受的身体部位,然后再逐渐过渡到其他部位;6.饮食时,专心饮食,细细品尝食物的味道,感觉食物在口腔里的触感、上下搅动的感觉、吞咽的感觉等等。要避免感染群体性的创伤情绪,还可以给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建设。相信官方的管理能力(官方已经用事实赢得了大众的信任),信任自己的免疫力和适应生活的能力(上一章的自我对话练习有此效果),养成一种在负面事件里找到积极意义的思维习惯(在下一节会详述这个话题),可以尝试与自我对话,比如:亲爱的我的身体,你一定会很好的,我相信你的免疫力,让我们共同面对这一切。我知道我是安全的,我有能力给自己提供安全感,我现在正身处安全的环境,我的周围是安全的。事情不可能一成不变,目前的情况不代表将来,我相信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最后,当周围的人都高度关注疫情,比如关怀医护工作者、去前线做志愿者、撰写转发相关文章资讯等,作为社会群体一员的你,却选择隔离部分信息,可能会让你产生一些羞愧、内疚的感觉,担心自己是不是太冷漠了,没有与他人同甘共苦,或者担心自己错过了重要的信息,成为社会的边缘人群。在这里需要做个现实区分,即减少对刺激性信息的关注,并不是屏蔽所有信息,也不是不作为。你仍然可以关怀身边的人,为有需求的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翻越困境的大山,追寻生命的意义《追寻生命的意义》是我读过的最震撼心灵的书之一。作者弗兰克尔是一位心理学家,也是二战集中营的幸存者(除了他和妹妹,他的家人都死在了集中营里)。在被关进集中营之初,他就意识到“除了可笑的赤裸裸的生命之外,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失去”,他所有的财物都被剥夺,所有身为人的价值都被破坏,日日夜夜地经受着饥饿、寒冷和严酷的拷打。在暗无天日、看似毫无希望的绝境中,弗兰克尔是如何顽强地生存下来的呢?弗兰克尔在书里引用了哲学家尼采的话:一个知道“为什么活”的人,懂得所有“怎么活”的问题。这是支撑他活着走出集中营的内在动力之一。正如他所言,痛苦一旦被发掘出了意义,那么痛苦就不再如大山压顶般的令人绝望,而是变得能够忍受,有了被消化的空间。当人们开始在痛苦中思考“我是谁,我为什么活着”这样的问题,就开始从痛苦的混沌中醒来,慢慢走向精神的自由和思想的独立,进而开启富于生命活力的人生。阿黄的餐厅苦撑到2020年4月,他不得不抵押唯一的住房向银行贷款,又活了几个月才迎来好转的迹象。这一年过去,不到四十岁的他,头发已经有些花白,他苦笑着说:“都是愁坏了。”他一口喝光面前的茶水,又继续说道,“最艰难的时候,我一个人崩溃大哭,压力大得睡不着觉,每天都在想关门算了,我不断问自己为什么要开餐厅,为什么要受这个罪,为什么还不关门,后来我想明白了,做一家整条街最好吃的餐厅是我从小就有的梦想,对我来说再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了,所以再苦再难我也要坚持。现在看来,那时候受的苦都是值得的。”小廖告诉我,到了2020年7月,他们公司终于开始发全薪,妻子也找到一份临时的翻译工作,虽说不稳定,但总算有了一份收入,家里的经济危机得到了缓解。这次经历让他和妻子深深地感受到彼此的重要性。“有天晚上我跟一个老同学打电话借钱被拒绝了。我感觉很沮丧,躺床上发呆。我老婆就过来抱我,跟我说,如果不是因为这次疫情,她都不知道原来她那么爱我,”小廖说,“我顿时感觉好多了,其实我的感觉跟她是一样的。”半年的焦虑彷徨,一方面加强了婚姻关系的纽带,让他们更加信任和依赖彼此,另一方面也让他们有了居安思危的意识,痛下决心,要在正职之外发展增加收入的渠道,提升家庭的抗风险能力。正视困境,并在困境中思考自己,整理自己的内心,是帮助人们走过困境的重要心理资源。回望过去的岁月,每当我身处无边的困境中又不知道怎么办时,总是会想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段话常常给予我无限的力量,安慰我,鼓励我,帮助我承认当下的困境,让我逐渐找到困境带给我的积极意义,比如:这是人生经历的一部分,这个困境带来的痛苦会促进我心理上的成熟。这是老天爷交给我的人生答题板,让我有机会学习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如果我学会了,我会变得更强大,更有智慧,有更多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是我性格上的弱点带我来到这里,通过这件事,让我认清自己的短板。这是生活教会我的一些东西,告诉我,我还欠缺什么,还需要提升什么。性格决定命运,如果我改善了我的弱点,今后我将收获更加丰盈的人生。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在受苦。现在市场环境整体上都不太好,大家都在努力忍受。社会也像大海的浪潮总是高高低低,这时候我只需要跟别人一样,忍耐现在的低谷,等待下一个好时期的出现。我应该趁低潮期好好休息,好好整理自己,待好时机来临时,用更好的状态去迎接它。如果不是这个困境,我可能没有机会结识某个朋友,正是这个困难带我找到了他,让我有了这么好的一个朋友,以后再也没有精神上的孤独,人际上的隔绝。所以,这个困境带来的并不全是坏事。当我能从困境中找到积极的意义,困境就成为真实生活的必然组成部分,是促进心智成熟的契机,是提升驾驭生活能力的资源。困境不再是一堵将我禁锢起来的墙,也不再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而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点,一段路。只要鼓足勇气,尽己所能地前行,哪怕一天只走一厘米,也总有走过去的那一天。△死亡不可怕,焦虑才可怕人类作为拥有自我意识的群体,在很小的时候,我们就隐约知道自己有一天总会死去,却不知道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死。这就是我们努力去爱,去繁衍,去学习,去创造的内在动力。我们总想在生的起点和死的终点之间体验一些什么,留下一些什么,铭记一些什么,通过这些积极的方式把死亡焦虑压抑到潜意识深处,仿佛它不存在,仿佛自己可以永生,只有如此,才能心安理得、舒适自在地消磨时光。全球每年非正常死亡——车祸、意外、自杀、疾病等——的人有几千万,我们会对他们报以同情,却不一定会引发自己的死亡焦虑。因为大部分人都有一种自信,坚信只要自己安全驾驶,小心谨慎,健康饮食,锻炼身体,这些可怕的事就不会找上门。换言之,人们总觉得自己能控制这些危险。但如果身边有人因新冠病毒离世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因为对于病毒,个人能做的非常有限,当时也没有人能回答,安全的疫苗究竟什么时候可以普及,这才是让人们感到死亡离自己很近,并为此恐慌的原因。所谓的安全感,其实就是人们能在多大程度上认为自己有能力控制自己、他人和周围的环境。一旦这种控制能力被挑战(更严重的是被摧毁),人们就会被焦虑侵扰,觉得必须做些什么,以便重新找回控制感。在新冠疫情初期,有些人找到控制感的方式是抢购食物和生活用品。他们表面的想法是一旦物资短缺,就可以维持全家人的生活所需,但在这些行为之下,其实还有他们未曾意识到的、关于死亡焦虑的想法:面临死亡威胁,这些东西可以救命,让我尽可能久地活下去。日常生活中也有人通过购物的方式寻找自我满足的感觉,本质上也是通过实体的物品,象征性地满足内心情感的需求(类似用抽烟缓解焦虑和无聊)。只是新冠疫情期间的物品囤积,还有一种与死亡恐惧有关的“末日”感,在想象中的“生死关头”,感到自己没有可信任可依赖的人(这种感觉不一定符合现实),只有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可以提供安全感,提供自己对生活的控制感。这些人通常都难以信任官方的通告,就像小时候也无法信任自己的父母一样。此时能够帮助人们平静下来并排解死亡焦虑的方式包括:冥想。找一个舒服的地方坐下,先做三个深呼吸,停止头脑里所有的思考,把注意力集中在鼻子下方,感受自己呼吸的温热和湿润。再观察自己的感觉,身体的感觉,情绪的感觉,让注意力游动在身体的每一个部位,从头到肩膀,从胸口到肚子。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走神了,没关系,把注意力拉回身体即可。冥想最大的价值,是暂时停止头脑里的想法,因为与死亡有关的焦虑大多是头脑的想法。多和自己的身体觉知在一起,能够有效降低焦虑值。和亲近之人在一起。内心充满恐惧时,他人的在场能让人回到当下的现实,重获内心的安全感。亲人关爱的眼神和身体语言,能让我们感到温暖和力量。如果还能倾诉自己的想法,并得到亲人的理解和共情,那么就更好了。去到人群里。到熙熙攘攘的菜市场感受实在生活的烟火气,去学校的操场上看看孩子们纯真的笑脸,还可以参加合唱团、广场舞、舞台剧等团体活动,和别人在同一个空间,跟着同样的律动和节奏做同样的事情,感受群体的归属感和意义感能让人感到心理的满足,忘却头脑里的烦忧。写日记。在日记里写下自己的恐惧和焦虑,写下头脑里冒出的任何想法、声音、话语,不假思索也没有任何停顿地写,一口气写完脑子里的所有内容之后,再回头来阅读那些文字,一方面能让人产生“我能控制住”的感觉,另一方面也能从相对理性的角度,来审视自己头脑里的想法。通常人们会有机会认识到,这些想法都只是想法,并不是现实,甚至有些想法根本就是臆想出来的,与现实大相径庭。这有助于提升人的现实感,就像给自己做了一次心理咨询。整理房间。整理房间的动作就像整理自己的内心和想法,能够帮助人们从焦虑中暂时脱身,也能从头脑的想法来到身体的现实,即通过踏入现实感,找到对生活的安全感和掌控感。可以做一些断舍离,扔掉长期闲置的物品,也可以收拾抽屉,擦拭桌子。这些整理的动作会让人不得不放慢节奏,而慢下来的节奏能有效减少头脑里的焦虑想法。运动。散步、跑步、游泳、健身都能让人把注意力从头脑转向身体。散步时观察周围的环境和他人,可以让人从内部世界的关注转向外部环境,随着视野范围的开阔,人的内心也会豁然开朗起来。跑步、游泳等有氧运动,会使大脑暂时停止思考,专注于身体的动作,多巴胺的分泌也能给人带来快乐的感觉,冲散或代替焦虑情绪。自我对话。找一个不被打扰的独处空间,舒适地坐下或躺下,深呼吸,让内心平静下来。然后跟自己聊天,比如:问:你怎么了?你感觉怎么样?答:我很焦虑,这种焦虑体现在身体上,是眉头的紧皱,是肩背的沉重,是腿部的紧绷。问:为什么那么焦虑?答:因为我很害怕,有一种死亡距离我很近的感觉,一想到我可能会死,我就无法再想下去。问:你明知道一切都还好,为什么还是那么害怕?答:我还有很多事没有做,如果现在就死了,我不甘心。问:那些没有做的事是怎样的?…………就这样自问自答下去,慢慢地,你会发现,你的死亡焦虑减轻了许多,直至彻底平静下来。最后,如果人们能够认识到,衰老和死亡只是人类创造的概念,而非事实本身,就能大大缓解对死亡的焦虑,也能更好地活在当下。“我”不只有身体,还有思想、心理和精神,即内在自我。身体会随着时间流逝变得虚弱,直至衰亡,可是内在自我却不会衰老,更不会死亡。一个八十岁的身体里,很可能住着三十岁的心灵(情况也可能反过来)。时至今日,我们依然深受孔子、孟子、老子的思想影响——古人的身体已经消失两千多年,可他们的精神意识却从未离开这个世界。从这个角度来说,解决死亡焦虑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创造,去表达,去爱,给身边人带来积极的影响和力量。因为,我们的思想、心理和精神能在肉体消亡之后,通过爱和情感的连接,以一种无形的方式永永远远地延续下去。△学做不焦虑的自己情绪具有传染性,焦虑会传染,平静也会传染。学会调节自己的焦虑,让自己处于平静稳定的情绪状态,这本身就有安抚家人的效果。焦虑的来访者常告诉我,当他们焦虑得手脚发抖、语无伦次、一股脑地倾倒着自己的焦虑情绪时,我表现出的淡定、平静、耐心倾听,对他们有很大的疗愈力。“不是因为你说了什么,是因为你的样子,你的眼神,你的表情,你的语气,让我意识到问题没有我以为的那么严重,”他们说,“然后,我就觉得好多了。”家人表达对外部环境和事件的焦虑时,若你能表现出一种自信豁达的态度,用坚定的眼神和语气告诉家人:“事情都能解决,不需要担心,没有问题,有我在,我能搞定”,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安抚他们。当人陷入浓度过高的焦虑情绪时,会暂时失去现实检验的能力,被灾难性的想象充满。此时增强他们的现实感,做一些能让他们回归理性的事,是一种有用的做法。新冠疫情期间,关珉看到社区公布的确诊人员行踪里,竟包括他曾经去过的医院,并且是在同一天。他立刻就被高浓度的焦虑笼罩,慌得在屋里到处转,不停地冒冷汗。他的妻子得知后帮他推算了一下时间,非常冷静地告诉他:“那天距离现在都17天了,这么长时间,全家没有人感冒发烧,也没有任何的不舒服,说明我们都没有问题。不要害怕,要相信我们的免疫力。”关珉立刻冷静下来,仔细一想确实是这样,很快就好多了。人在焦虑时会有很强的倾诉欲,脑子里还被各种问题充满,这时若能畅快淋漓地说话,就能有效缓解焦虑的情绪。在新冠疫情期间,如果你是一线的医务人员,或你所在的行业因疫情而停产减产,家人势必会为你担忧,从而产生诸多可怕的想象。此时若你能倾听家人的焦虑,邀请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觉,并认真回答他们关心的问题,提供一些能增强现实感的信息,比如告诉家人你的工作防护如何严密,工作行程和安排如何有序,以及你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打算如何应对目前的局面,怎样解决问题等,对他们来说会是很大的安慰,也能让他们感受到爱的流动,提升家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但这并不意味着你要在家里做一个假人,否则家人会认为你在强装笑颜,反而会让他们进一步想象事态的严重性。你完全可以告诉家人,其实你也有焦虑,有时候你也会感到不安,但你相信自己有能力渡过难关,你也相信他们会信任你,支持你,“只要我们都平平安安在一起,就没有什么事情过不去”,这种坦诚开放的态度能让家人感到,虽然你也焦虑,却依然能给他支持,给他力量,这样便能激发家人的勇气和力量,开始积极地面对生活。如果因为疫情发展,你所在的小区被封闭,或者你和家人有感染病毒的风险,不得不进行自我隔离,抑或更严重的,你的家里已经出现了感染者,不得不进行医疗干预。家人因此感到焦虑恐慌,是很正常的情绪反应,应学会调节情绪,有效应对这些变化。此时,转移注意力是应对焦虑情绪的好方法。和家人一起看有趣轻松的影视剧,听听欢快的音乐,聊一些和当下社会大事件无关的话题,去户外视野开阔的地方走走,还可以烹饪美食,收拾屋子,对卫生死角进行大扫除等等。总之,去做那些能投入其中、可以暂时忘掉焦虑的事。还可以带领全家人一起做能缓解焦虑的小游戏,比如:双手叉腰,目视前方,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稳稳地站好,然后轻轻向上蹦一下,双脚离地的同时,嘴里大喝一声“哈”,然后大声说:“我不怕!我不怕!我什么也不怕!”小孩子会很喜欢这个游戏,成年人玩起来也会很开心。你会发现,当你喊完“我不怕”,心里会油然而生一种力量,真的就没那么怕了。最后,相信,是非常重要的心理能力。相信,即相信一切都会过去,相信情况会慢慢好起来,相信人类天生的适应和自我调节能力,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忍耐)眼前的状况,相信国家和政府的管理能力。这种相信,是帮助人们走过一个又一个困境的心理资源。△变化无常才是生活的真相人类天生就对未知和不确定充满恐惧,所以我们才会努力研究物理、化学、天文和地理,不断寻找世界的规律。早上太阳会从东方升起,到了傍晚一定会在西方落下。下雨了,地面就会湿滑,下雪了,天气就会变得寒冷。对这些规律了然于心,不但可以让我们根据已知的情况——下雨了就带把伞、寒冷了就穿棉衣——有秩序地安排生活,还能调整心理上的预期——下雨就是湿乎乎、寒冷就是不舒服——不至于带着心理的压力去生活,使得一切都在掌握之中,让生活趋向自由和轻松,让人们感到踏实、稳定和安全,体验到身为人的尊严感。我们本能地渴望控制自己,控制自己的生活,因为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非常随机,杂乱无章,毫无逻辑可言。所有的历史教科书都告诉我们,人类的历史充满偶然性,在昨天成为历史之前,没有人知道昨天影响了什么,在明天到来之前,也没有人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一边尽力掌控能掌控的,让生活趋于稳定和秩序,一边又必须学会与未知和不确定共处,要么忍耐,要么创造,要么顺势而为。如果小廖和阿黄能提前预知2020年春节会暴发新冠疫情,小廖一定会提前筹备还房贷的资金,阿黄哪怕再想圆梦,也会延迟自己开餐厅的计划,我们中的很多人,也都会提前调整生活和工作安排,最大程度上降低疫情对自己的影响。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大部分人都和小廖、阿黄一样,不得不硬着头皮接受生活的打击:亲人离世,婚姻解体,经济危机,前途渺茫,生活质量下降……而且没有人能告诉我们,这种情况将持续多长时间。世界上哪有“如果”这回事呢?我们都只能等事情发生了,才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节奏,应对这个所有人都未曾经历过、没有经验可借鉴的局面。此时最能帮助我们渡过难关的是提醒自己认识到:变化即无常,这是生活的真相。我们的世界就是这样。它是不稳定的,不确定的,随时都会变化的,承认并接受这个变化,忍耐暂时的失序感,学习与变化共处,甚至把这种变化发展为自己可使用的资源——疫情期间,很多曾经排斥视频咨询、贬低视频咨询效果的心理咨询师,不得不把工作搬到视频上,然后发现,只要设置得当,网络视频的心理治疗效果并不比面对面的差,对有些来访者而言,网络视频的治疗效果甚至还更胜一筹。古希腊哲学家通过“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等哲语来告诫世人:一切皆流,无物常住。万事万物都不是绝对静止和不变的,一切都在不断地变化、产生和消逝。越否认这个事实,越逃避面对,人的痛苦就越加倍。事实并不会因为我们不去看,不去想,就凭空从这世上消失,或自动变成理想的样子。所以,越早面对真相,就能越早捋顺思想和内心,进而越早生出力量,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有些人并非不愿意面对真相,而是害怕面对,无法忍受因未知和不确定带来的焦虑情绪。因为他们经常过于低估自己,被一种“我受不了”的想法控制,过于“包庇”自己,不让自己去经历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拒绝锻炼直面真相和忍受痛苦的能力,因而进入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面对真相、解决问题、容受负面情绪,可以统称为心理能力或者心理的韧性。心理能力(韧性)是可以锻炼的,为了创造幸福富足的生活,也很有必要进行自我锻炼。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弹性口袋,由于各种创伤性的原因,有些人的口袋非常小,每当困难的感受来临或者面对某些困难的境地时,他们就会自动化地把口袋藏起来,不去看那些困难,采取回避的策略。如此一来,生理年龄日渐增长,心理承受能力却一如往昔,也就是说,心里的口袋还是那么小。要打破这个怪圈,只需改变“我受不了”的局限性信念,相信自己的承受能力,试试看面对所有一切(慢慢把心里的口袋撑大),锻炼自己的心理能力,逐渐在面对事实真相时不再感到痛苦(心里的口袋越大,承受能力就越强),而是能平静地承认和接受。比如常常告诉自己:无论我看,还是不看,真相一直都在那里,不会因为我不看,问题就消失;无论我承认,还是不承认,都不能改变那个真相本身;这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根本就绕不过去的,一天不面对,生活就多卡住一天,这可不是我想要的状态;我要试着相信自己,有能力承受和面对生命中所发生的一切,我要给自己一个学习的机会;我深深知道面对生活的真相和面对真实的自己,并不会死。既然不会死,还有什么可害怕的呢?△回归平静的自然疗法:冥想、针灸、太极拳先来讲三个我的亲身经历。儿子五个月大时,我的奶水忽然变得很少,连续两天,每到傍晚,孩子都会饿得哇哇大哭。小家伙也是倔得很,宁可饿着也不肯喝奶粉。实在没办法,第三天下午,我去中医馆接受了针灸疗法。针灸治疗结束后,我感到身体轻快无比,心情也很舒畅,愉快地回到家中。当天傍晚,奶水不足的情况没有再次出现,孩子饱餐了一顿,很满意地被抱出去玩了。另一个经历发生在更早之前,和太极拳有关。我曾经被便秘困扰很多年,一直反复,尝试过各种食疗、药疗,效果都不能稳定持续。直到2009年,我决定辞去工作,全职学习心理学,从那时起不再需要通勤上班,我加入了小区里大爷大妈的行列,每天早上跟着他们打太极拳。当时我看了很多心理学的书籍,所以在打太极拳时,我会刻意把注意力贯注在身体上。仅仅一周之后,便秘的问题竟然自行好转了。第三个经历和冥想有关。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我一度走到哲学探索的道路上,好处是通过阅读先哲们的著作,可以深入思考某些问题,使内心的混沌有所明晰;坏处是会进入思维的误区,在面对情绪问题时,也倾向于用思考而不是回归感受本身。学习了心理学之后,我开始尝试冥想。从最开始的十分钟到二十分钟,直至每天冥想一个小时。长时间的冥想让我较多地体验到平静的力量,认识到身体和情绪之间的联系。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冥想的练习和经验所得促使我在2014年写了《成长,长成自己》这本书。以前,我很少把这三段发生在不同时期的经历联系起来思考,后来在创伤治疗大师Bessel的课程里,我听他屡次讲中国的气功、针灸和太极拳对创伤治疗的意义,才开始回想这些发生在我身上的事,并思考这些运动对人的意义。在过去的书和文章里,我总是反复建议读者想办法让内心回归平静。我告诉人们,内心平静的时刻越多,思维就越容易清晰,也越容易感知到真实的当下,就越容易感到安全,感到自我的力量,进而有能力调节身体和情绪的感觉。我如此笃信自己的观点,一是我亲身检验了它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颇有获益,二是我也把这些发现使用在工作中,并亲自见证了来访者们的发展和成长。如果把观点和方法比作种子,那么身体和心灵就是土壤。要让种子生根发芽,为内在的自我带来生机和力量,就要让身体和心灵足够柔软,放松,有让种子呼吸的空间。冥想、瑜伽、太极拳等所有能让人把注意力贯注在身体和呼吸的运动,都有助于清空头脑里的想法,让身体和心灵的土壤变得安定,变得柔软,能够安于当下,让那些积极的因素——有价值的思想、观念和方法——有空间去滋长,有缝隙去呼吸,然后慢慢伸展长大。针灸疗法有着类似的原理,通过刺激身体的关键穴位,身体内部的气血自由通畅了,情绪也随之得到疏解。当身体和心灵不再紧绷,人就可以调和自然的本能,依循生物规律去运作了。对中医和自然疗法带有偏见的人,可能只是道听途说别人的负性经验和看法,自己却没有真的尝试过;另一个原因是,他们不信任自己,不了解身体的智慧,所以才会一出现抑郁焦虑,就立刻跑去精神科要求吃药。希望人们认识到,因失恋、丧亲、性格特质、工作压力、新冠疫情导致的抑郁和焦虑,除了药物,还有针灸、冥想、太极拳、写日记、芳香治疗、安全的倾诉等自然疗法。△想象力决定你的幸福能力每每说起我童年的趣事,我母亲最常提及的是“什么机都有”。那时我还在读小学,母亲想教我做家务,可我总也没兴趣,经常是瞎糊弄几下就跑出去玩,或者躲着看书。母亲就吓唬我说:“你什么都不会做,将来嫁到婆家去,会被婆婆赶出来的!”我回答她说:“不会,等我长大了,会有蒸馍机、做饭机、洗碗机,还有扫地机,什么机都有!用不着自己做。”“你可真敢想,”母亲慨叹着说,“现在果然什么机都有,厉害呢。”我没有告诉母亲,想象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是所有小孩子的本能。就让她继续为自己的“预言家女儿”得意吧。对成年人来说,想象力可以作为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梦,就是想象力的产物。那些声称从不做梦的人,其实并不是没有做梦,而是完全不记得自己的梦。我们可以说,他们距离自己的潜意识比较远,也可以说,心理创伤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无法通过做梦来描绘自己的内心世界,整合自己的欲望和攻击性。自由联想,是精神分析疗法最常用的技术,它要求来访者让思绪四处翱翔,说出进入脑海的任何想法和画面,并对这些内容进行任意的联想。然而,这个技术完全不适用于那些遭受过严重心理创伤的来访者,因为他们更多的时候会感觉头脑一片空白,没有任何想法或画面,即便真的想到什么也无法使用隐喻、象征等方式进行联想和分析。对这些来访者,在咨询初期,需要心理咨询师尽可能地放弃言语交流,用非语言的方式来工作。想象力不足对一个人的影响并不是能否写出优美的诗篇,也不是能否使用精神分析疗法,而是敢不敢去设想美好的生活,能不能告别过去的创伤,让崭新的积极正向的体验进入自我意识。被强迫性重复所困的人们——李平、车小波等——之所以反复被创伤,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无法想象自己也可以像很多人一样,遇到温暖稳定的人,被很好地对待,过着踏实幸福的生活。可怕的童年经历改写了他们感知自己和感知环境的方式,也损伤了他们想象美好的能力。想象力是可以培养的。在咨询中,有时候我会问来访者:“如果明天早上醒来,生活发生了奇迹,一切问题都不见了,你可以完全按照你的想法去安排你的生活,在法律和道德许可的范围内,你的所有愿望都能实现,你是完全自由的。在那个时候,你会希望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有些人会发现,他想象中的美好生活实现起来并没有他以为的那么难;有些人则会发现,他只敢想象在限制条件下的某些场景;还有一些人,面对这个问题只感到焦虑不安,无法去设想任何内容。人们想象了什么并不是那么重要,而是通过这个想象练习,能够增进对自己的了解,也能作为进入美好生活图景的开始。从现在开始,把这句话植入你的内心:世间无绝对,万事有可能。经常任由自己去想象吧!想象对你来说最理想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在什么地方,跟谁一起,做着什么,拥有什么,是什么感觉。想得越具体越好,最好还能拿一个本子把你想到的所有图景写下来。如果你擅长画画,能配上图画就更好了。下一步,看着你想象出来的美好生活,不断询问自己如下问题:在过去,是什么在阻碍我过上我想要的生活?现在做些什么,我就能向这个愿景走一步?为了让下一步走得更好,我现在可以做些什么样的准备?我还欠缺什么样的能力?我身边是否有可使用的资源?接下来,你需要做的只是聆听你的内心,等待你的答案慢慢浮现,然后去行动,一步一步靠近你想要的生活。请你相信,只要你想清楚了,坚定自己的愿景并开始去行动,所有对你有益的人,包括冥冥之中的天意,都会逐一降临你的身边,帮你走到你心中所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