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写给勇敢生活的你2021年1月26日,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新冠疫情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已有1亿人感染病毒,其中死亡病例超过200万。但有人猜测说,实际的感染人数可能远高于1亿——因为人口大国印度的媒体报道说,印度首都新德里地区1月份针对新冠病毒的第五轮血清抗体检测显示,首都新德里平均每2人中,就有1人检测结果为阳性,即曾经感染新冠病毒。这些数据是非常惊人的。新冠病毒带来的诸多影响,很可能会成为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为史学家所铭记和研究。就目前的病毒传播速度和疫苗生产速度来看,可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新冠肺炎病毒会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抗击疫情,逆风而行,也将是我们生活的常态。那意味着,过去的生活方式,可能将长久地属于过去。我们要及时调整认知和心态,以新的视角,新的节奏,投入到当下的生活中,继续日常的喜怒哀乐,继续丰富美好的人生。而事实上,调整自己以适应不确定的变化多端的自然环境,一直是中国人的强项,这个本领,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上古时代。《庄子·天运》记载道,孔子访问老子回来,对弟子形容说:“吾乃今于是乎见龙!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云气而养乎阴阳”。意思是说,我今天似乎是见到了龙。龙,合在一起就成为一个整体,分散开来,又成为华美的文采,乘驾云气而养息于阴阳之间。这个记载向我们透露的信息是,起码在孔子的时代,龙更多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象征,尚未有具体的形象。“宇宙是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无时无刻不在依循自然规律发展变化”,在孔子看来,老子的这种思想,就像龙一样玄妙,像龙一样精深,像龙一样出神入化,变化无穷,具有无限的意蕴和思考空间。后来,古代先人选择并创造了龙的形象,把“龙”从无定形的变化之神,逐渐变成皇权的象征,又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图腾和自我认同(我们自称“龙”的传人),并不是毫无缘由的。一切看似偶然的事物,都有必然的物理和心理逻辑。中国文明的发展,最初是以黄河为中心,聚居大量人口,从事稳定的农业生产,壮大之后,再逐渐向四周发展开去。因为早早形成了农业思维,所以中国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注定了我们会成为农业国家。农业生产,就是靠“天”吃饭。然而,“天”的主要特点就是未知和不确定,是随时变化,是无法捉摸。正是这种地理环境和生活生产习惯,孕育了老子和他的《道德经》,促使我们创造了“龙”那神秘多变的形象。仍然是这些因素,让我们总结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俗语,并对“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白云苍狗”产生很深的慨叹。可以这么说,几千年来,“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早已根植中国人的集体潜意识,这恐怕就是中国人善于忍耐,有超强的服从性和适应性的原因所在。我们赖以为生的“天”,是风调雨顺,还是旱涝不均,全看“天”的心情。“天”,仿若变幻莫测、神秘无常的龙,从不跟随人的个人意志——我们称呼黄河为“母亲”,可是这位“母亲”,想改道就改道,想决堤就决堤,根本不管孩子们的想法——在这样的自然和文化环境下长大,大多数中国人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都倾向于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任何性格特质都有两面性。积极的特质里,必然隐藏着消极的一面,消极的特质里,当然也包含积极的方面。只视乎我们如何去看待,如何去使用。在外部环境比较平稳时,中国人的忍耐力、服从性和适应性,可能会妨碍创造力和活力的迸发,限制生命力的鲜活和盛放。可是,当面临人力无法左右的环境威胁时,这种倾向于自我压缩的民族性格,反而会释放出令人惊叹的精神力量。当新冠病毒疫情来临,人们能够暂时忍耐生活的不便,积极配合官方的抗疫检验工作和隔离制度,用一种乐观幽默的态度(疫情之初,网民们在朋友圈掀起数大米、数头发、数地板砖的娱乐活动),应对病毒危机带来的诸多不便。仿佛这非但不是什么苦处,还变成了有趣的人生体验。非但如此,疫情当前,中国人还把仁与和发挥到极致。医护人员、基层干部、社工、志愿者等抗疫团队不辞劳苦地工作,普通群众也被激发出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共识,主动自我约束,尽可能减少人员聚集活动。“不给社会添乱”“不占用公共资源”成为网络上的常见用语,在居家隔离期间,邻里之间守望相助的新闻,不时温暖人们的心。“患难之际见真情,危急时刻见人品”的俗语,其实蕴含充分的心理学规律。外部危险带来的心理冲击,会让平时用以平衡的自我暂时失去功能,超我和本我就不得不暴露出来,自行去做他们认为应该做的事(就像是酒后吐真言)。在中国人的精神底色里,超我强大到其他文化的人无法想象的地步。比如同样都是地球发生灾难的科幻故事,外国人的故事着力点是星球移民或奋力保护家人,而中国人的故事核心,却是联合所有人和资源,齐心协力改变地球的命运。前者是让本我出来活动,后者则是调动超我的力量。这种集体潜意识里的超我力量,一方面是来自农业社会的生活惯性,我们不轻易迁徙,而是倾向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即适应和改造环境。另一方面则是儒家文化的精神熏陶,即仁与和。孔子给予老子很高的评价,却从未停下对自己思想的建构和传播。或许在他看来,正是因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作为有生命有情感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我们才要去发展仁爱之心,通过爱与情感去连接他人,构成聚居的社群,组织强大的合力,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去应对不确定的随时变化的充满挑战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提高人类繁衍生存的概率——这正是中国文化绵延几千年,哪怕遭受重击,也从未中断的根本原因。如今,新冠病毒疫情的发生,只是让我们再次回归先祖构建的文化和潜意识体系,回到最初的仁与和,集合全国人民的能力、智慧和资源,一起面对困难,赢得这场看不见的战役。此时作为普通人,我们一方面可以通过认同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为自己注入精神的力量,树立起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另一方面,也要努力稳住自己,尽可能地维持生活秩序,让情绪和内心处于平衡的状态(关于这个部分,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大量方法和理念)。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加强内部力量,就能防止外邪的入侵。这个原理,无论是身体和心理的健康,还是一段关系或一个国家,都是适用的。让我们一起来祈愿,无论是当下还是未来,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境和挑战,大家都能同心协力,同舟共济,同心同德,共同应对所有那一切,并在这个过程中,继续去爱,去享受生活,体验身为人的尊严和价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