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做副业还需要营销能力
做副业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营销能力,才能让更多的陌生人知道你,知道你在做的事业,知道你的副业产品。其中,“更多的陌生人”是最难的点,因此我们就重点谈谈如何发展“让更多的陌生人知道你、关注你”的这项能力。首先,一定得让人容易找到你。为了达到这种效果,你需要在公之于众的一切平台,如微博、名片上有你的联系方式,现在最直接、便利的联系方式当然是微信号,我建议你把认识的人都加个微信,方便之后的营销。在你的目标客户可能停留的各大网站发信息、发布话题,留下微信号。如果你有产品、宣传单,要在产品、宣传单上印上你的微信号。除了这种自然流量的关注,你还可以主动求关注,具体怎么做呢?这里有四个方法。第一个方法,是通过社交平台加人。比如,利用微信、QQ自带的一些功能,如摇一摇、漂流瓶等,QQ也推出了推荐提醒功能,这些都是大规模添加陌生人的好方式;除了微信和QQ两大阵地,你还可以利用一些App,像一些游戏软件,或是一些社交软件,如豆瓣、知乎、微博等,你也可以结识大量的陌生人,并可以查找附近的玩家或有相同爱好的好友,丢纸条给对方,添加为好友。但这里需要提醒你一点,这种来源的好友要慎重,注意安全。第二个方法,是通过场景加人。如果你做副业的用户画像很清晰,就可以根据画像倒推场景,找到场景加人,也就是想一想他们可能出现在哪里,你就去哪里。举个例子,我曾在北京鼓楼的一家剧场看话剧。中场休息时,剧团的营销人员走上舞台,拿着手机,对着麦克风告诉台下的观众:“现在,我报几个数字,大家一起面对面加入我们的剧团群,稍后今晚演出的导演、主演会出现在我们的群里,和大家一起聊一聊舞台背后的故事。”我第一时间加入了这个群。我注意到几个细节,某某剧团群的群名标着数字,这已经是该剧团的第90个群;由于导演、主演会出现,对观众来说极具诱惑力,这个群很快加满了500人。当晚在群里的“创作谈”之后,那位营销人员向我发送了验证消息,我相信他也向群中其他人发送了。也就是说,他把群中所有人加成了他个人的微信好友。加他前,我浏览了一下他的朋友圈,基本上都是这个剧团新剧目的预告,以及票务信息。对我这样的话剧爱好者来说,加他能得知该行业、该剧团的最新消息,是互惠互利的,于是我迅速通过验证。想象一下,如果这位营销人员在大街上,或是任何一个和话剧无关的场景中添加陌生人,被拒绝的概率都会很大。即便加上了,对方对话剧毫无兴趣,添加好友本身也是无效的行为。事实证明,这位营销人员加了这么多微信好友,除了为主业、剧团的工作,也捎带手做了副业。理由很简单,我能看这个剧团的演出,也会看那个剧团的演出,当该营销人员在朋友圈推广其他剧团的演出票时,碰到心仪的我就会及时下单。还记得之前提到的剃猫毛的灰小白吗?她在微博平台搜索“猫”“猫毛”等关键词,先关注目标客户,再通过互动增强黏性,取得对方的关注,加上了精准用户;开二手书店的孙冬,则利用知乎平台进行问答,他专门解答和图书相关的问题,还给有类似问题的人发私信来发展用户。他们都是用了这种“场景倒推”的办法。因此,如果你有精准的用户画像,你很清楚谁会为你买单,那你就直接进入用户常出现的那个场景加人。如果你的副业目标用户还没有那么精准,画像也没有那么清晰,你该怎么办呢?先进入大量陌生人会出现的场景,然后找到自己的粉丝池,让别人主动加你。网上有很多论坛,也有各种群,线下有各种沙龙和活动,如果没有,就自己主动组织一些群、活动,让陌生人参加,你也加入。如果你是个小学生的家长,学校组织的家长课堂上会有大量陌生的家长出现;如果你的附近有义工组织,你在做善事的同时,其他义工完全可能成为你新的微信好友,这些都是大量陌生人出现的场景。当你不断参加有大量陌生人出现的活动,你就会总结出,在哪类活动中你如鱼得水,总有黄金话题方向,别人会主动被你吸引,继而主动加你,这种活动就是你的粉丝池。说明白点,一个人打游戏能打到参加竞技的水平,只要他上线,就有人找他聊天,向他学习,那么游戏圈就是他的粉丝池;一个作家,在签售时、在讲座中总是会遇到大量陌生的读者,读者会主动添加他,那么读者群就是他的粉丝池;一个对穿搭颇有研究的小姐姐,在大街上站着就经常有人会问她,可以街拍一下吗?那么,爱美的人群就是她的粉丝池。因此,在游戏论坛发言,和人谈论游戏,进入多个游戏群,主动组织战队,是擅长玩游戏的人在经营粉丝池;不断参加文化活动,经常和读者互动,在公开场合如活动现场、微博、图书上留下自己的微信号,是作家在经营粉丝池;在时尚论坛晒自己的穿搭照片,在贴吧分享穿搭心得,加入各种时尚群,和身边的人交换时尚单品的链接,是爱美小姐姐在经营粉丝池。一项爱好,一种兴趣,一类你总有话说、总有人听你说的事,就是你靠个人魅力、能力源源不断地和人交朋友的方式。这也是我们在“六维优势画像法”中一再强调的,你了解自己吗?你的人脉、你的兴趣、你的最高评价发生在哪里,哪里就是你的粉丝池。总结一下,有清晰的用户画像时,你要找到精准场景添加;没有清晰的用户画像时,就直接进入有大量陌生人出现的场景,然后慢慢形成自己的粉丝池,让别人主动加你。接下来再说说我“主动求关注”时会用的第三个方法—通过人加人。怎么做呢?一方面,你可以找到和你有同样加人诉求的人,其中有一些特定的职业会有这样的诉求,比如房地产中介、保险经纪人,他们每一天都希望能添加大量陌生人。他们的信息都是公开的,在各个网站、论坛,甚至你在街上都会被他们拦下。稍微做点努力,在网上搜索关键词,一天起码能加100人。除此之外,你的同行也和你有同样诉求,你们可以进行互推、换群。比如,如果你要推销一款玫瑰花茶,你的一个朋友一直经销燕窝,而且已经积攒了一些用户,养生、爱美、重视健康,你们的用户画像基本一致;通过互推,你们在彼此的朋友圈中贴出对方的产品、微信二维码,你进入他所在的群,他进入你所在的群,就能实现双赢。另一方面,你也可以靠人推荐。一种推荐靠口碑,需要你做事靠谱,并经常提醒你的微信好友们,你坚持在做一件事。有一种说法,手艺人是饿不死的。因为手艺人有核心价值,就是他的手艺。还有呢?一个手艺人,他身边的人都知道怎么帮到他,也就是说给他介绍活儿。所以你是否准确传递了这种信息:你在做什么,如果想帮你就给你介绍什么样的人。我有一位做代购的朋友苏梅,我经常从她那里买东西,遇到有人问我从哪里买的,我就会把苏梅的微信推给他。前提是我买的那些东西我很满意。苏梅每天在朋友圈更新她又去哪了,又货比三家发现性价比最高的什么东西,这让我知道她还在做代购,不会让我造成无效推荐。另一种推荐靠名人。名人有影响力,如果能得到名人的推荐,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能的话,你可以花点广告费,或者你本来就有人脉优势,和名人是好友,再把他们变成你的客户,通过口碑,让他们主动帮你推荐。最后是第四个方法,自然裂变。像一些价格优惠策略,或赠送一些额外的礼品或福利,都会产生一些裂变效果。比如,我每推荐一个新的微信好友给做代购的苏梅,苏梅就有精美的小礼品送给推荐人—我,还有新加的微信好友,这种小礼品本身就是机会。同样,在话剧舞台上那位营销人员向台下的观众承诺,导演、主演会出现在群里,这也是不得不加的额外福利。好了,我们已经花了很多篇幅来谈“如何发展让更多陌生人关注你的能力”。现在,我们该来谈谈,关注后你要怎么做。营销、营销,所谓营销,就是要经营,要销售。营销方面,你一定得做好下面这件事,那就是,在用户可见范围内强化你的个人标签,你要清楚地表明你是做什么的。先从名字开始强化。开二手书网店的孙冬,用于副业的微信名、微博名、论坛名都叫“孙冬·二手书店”;我那个副业做代购的朋友苏梅,她的网名就叫“代购苏梅”;做声音工作、开主播训练营的波波,在所有她出现的地方都叫“主播波波”。再从“自我介绍”上强化。我们上节课提到的“自我介绍”,现在能派上用场了,在你开的网店首页,在你的微博置顶处,你朋友圈的背景图,都可以让它们以合适的、醒目的方式出现。最后,是从“信息更新”上强化,也就是及时更新你的工作状态,尤其是里程碑式的业绩要重点露出,比如“一小时卖了一万件!”“训练营一天之内招满!”等等。如果你的个人IP也是产品的一部分,你个人与之相关的重大突破也要拿出来晒一晒,比如“被某某平台评为销售明星”“点击率破某某平台的纪录”,这些都是营销、吸引用户注意力很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