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试读 第二章
隔天一早,华都公安局的物鉴室内,透明的玻璃观察台上并排摆着三个大小不一的木头匣子。这是昨天华都的陈阳分局查了一个通宵找到的。那些废弃车停放在路边,每天有无数人从旁边擦身而过,但是没有人会想到,里面竟然藏有这种可怕的东西。陆俊迟今天带了乔泽来物鉴中心,一进门,一位年轻的女法医就起身给他们递上了手套、口罩和护目镜。这间物鉴室是密闭的,有些阴暗,里面有强力的通风装置,照明全靠大大小小的各式灯光,不同的灯光有不同的作用,可以照射出不同的痕迹。陆俊迟戴上装备,俯下身去看。木头匣子按照存放时间被标注了一号,二号,三号,其中他们最早发现的是二号匣子。另外两个匣子看起来是差不多的情况,里面盛放有白色的粉末,分别埋藏着一些女人的残肢。一号匣子最大,里面是一只长到膝盖的脚。二号匣子里是那双手,三号匣子里是另一只女人的手。三只手,而且都是年轻女人的手,外加一只脚,也就是说,受害人至少有两名,也可能有三名。眼前的情况实在是棘手。乔泽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主动拿出笔记本,准备进行记录。物鉴中心的刑静是一名女法医,光听名字就是做刑警的料。刑静长了一双凤眼,梳了高马尾,穿了一件白色的工作服,在一旁给他们介绍道:“三个匣子我们已经检验过了,没有留下凶手的完整指纹。匣子里的东西,我们也已经进行了化验。DNA并不相同,所以应该有三位受害人,三号匣子里的手还非常新鲜,受害人显然刚遇害不久。”陆俊迟端详了一会,直起身抱着手臂问:“那些白色粉末是什么?”三个匣子里看起来放的都是防腐的药剂,但是他并不清楚具体为何物,木头匣子看起来是市场上可以买到的,那些防腐药剂也是调查方向之一。刑静简单地解释道:“是樟脑、明矾和硼酸的混合物。”乔泽叼着笔帽含糊不清地道:“静姐,说清楚点,我记一下……”刑静递给他一份报告,说道:“报告上都写得明明白白的,包括具体的含量,真不用记。”乔泽翻了翻报告,露出一副勤学好问的表情:“我是好奇,这些药品的作用是什么?怎么那些残肢放在里面,就不会腐烂呢?”刑静这才解释道:“这其中,樟脑的作用是去除异味和蛆虫,明矾可以吸附油脂,起到抑菌和凝固蛋白的作用,硼酸则是用于防腐。”陆俊迟抓住关键点问:“这是一种常用的防腐配方吗?”刑静点点头:“这是一种标本防腐的药剂配比,不过没有福尔马林普及,也没有三氧化二砷的混合防腐剂效果好。但是这种方式更加安全,也容易获得原料,一般人在家中就可以配制。”陆俊迟按了按眉心,购买易得,容易配比,也就是说,很难通过药品的渠道查找到凶手。刑静又指了一下眼前的匣子:“从这三个匣子里防腐剂的配比我们可以看出,并不是一次配成的,凶手是在进化,而且越来越熟练,他一直在进行配方的调整。你们也可以看出,最初的第一双手上还有一些腐蚀的迹象,最新的这只手,却保存得十分完好。”陆俊迟又问:“除去防腐药剂,我们还能得到什么信息?”“商主任出外勤去了。”刑静拿过来另外一份检验报告,“他之前亲自来看过,指纹,DNA,血型,伤口的形成方式,都研究过了,切割工具怀疑是锋利的电锯。几位被害人都是25岁左右的女性。商主任还说……”刑静说到这里抿了一下嘴唇,好看的凤眼看向陆俊迟:“他说被害人的血液之中有一定的兽用麻醉药物成分,有生活反应,这些肢体部分可能是在被害人活着的时候锯下来的,凶手把被害人固定之后,割下她们的手,脚,进行了处理,最后进行防腐。此外,麻醉的剂量不大,他怀疑是在受害人半清醒状态下进行的。”这样的凶手,太残忍了。陆俊迟又问:“肢体被切下后,受害人还有生还的可能吗?”刑静摇摇头:“这么大创面的伤口,会造成严重失血,伤口感染,就算是去专业医院,都不一定能救得下来,所以基本可以判定,受害人都已经死亡了。”听了她的话,陆俊迟的脑海中浮现出了诡异的景象,昏暗的房间内,简单的操作台前,一个男人身披雨衣,脸色阴郁,把面前躺着的女子的双手几乎齐腕锯下来,屋子里满是电锯的嗡嗡声,还有女人无力的痛呼声,她发出轻微的求救声,却无人应答……乔泽在一旁记录着,听了这话,目光中也不免闪过了一丝恐惧,牙齿也不由自主地轻轻打战。陆俊迟回头问乔泽:“指纹、血型比对过了吗?”乔泽道:“昨晚发过来的时候我就对比了信息库,没在信息库里找到。”也就是说,指纹和血型并没有录入过他们的系统。刑静介绍完,把各种检验报告以及一摞照片递给陆俊迟:“陆队长,我们能够提供的信息就这些了,其他的,你看还有什么需要检查的?”陆俊迟迟疑了一下,说道:“我想申请查一下手指甲缝里的微量物质,看看能不能帮助我们确定死者的职业。”他们现在只能确定被害人被砍下手的大致时间,所获得的信息还太少,不利于确认死者的身份。不了解那些死者,也就无法从中找出凶手对被害人的选择方式以及杀人动机。“微量物质?”刑静看着陆俊迟,嘴角露出笑意,“陆队说的这是个办法,人的指缝里的确藏有诸多信息,这是反复洗手也无法洗去的。我知道这项技术,好像具体方法是进行光谱测算后,通过结果获得信息,不过我们这里现在做不了,需要送到华都警官学院的实验室里。”说完话刑静拿出一张便签记录着:“我先记一下,等商主任回来和他商量一下,一有消息就告诉你,就是要麻烦陆队等一下了。”陆俊迟点头,表示理解。华都总局的物鉴中心工作繁重,他们不仅要负责各个刑警队的各种化验,有时候还要配合一些分局的检查检测,各种各样的化验和分析都需要时间。那些痕检员、试验员以及法医恨不得每天住在物鉴中心。对于重案组需要的所有数据,这里都是当作重中之重来做的,因此才能够这么快就出结果。这边的工作进行得差不多了,陆俊迟和乔泽走了出去。华都总局的办公大楼非常现代化,特别是这栋物鉴中心,一楼是储存中心,二楼是法医部,三楼是物证实验室,整个大楼恒温、恒湿,走廊里都是大大的落地窗,通过玻璃,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色。如今正值盛夏,放眼望去,一片茂盛的绿色。陆俊迟走了几步转过身,握着手里的资料问乔泽:“关于这个案子,你有什么思路?”乔泽直言不讳地说:“这个凶手是个大变态!不过也太狡猾、老练了,我们查了这么多,却对这个凶手一无所知。”“也不算一无所知,凶手应该是个男人,单独行动。”陆俊迟低声推断着,“凶手有购买化学物品和药品的渠道,有一定的相关知识,学历应该不会太低,他的工作不忙,可支配时间应该比较多,有独立的办公场所,以及分尸场所……”陆俊迟说到这里停住了,他轻声说:“可是,凶手为什么要把那些残肢放在车里呢?”这个问题目前他还无法解释。陆俊迟感觉自己的分析有些杂乱,凭借这些信息,并不能够让他把凶手具象化。甚至连下一步该做些什么他都无法决定,他的心中还有很多疑问和不解。陆俊迟受过良好的现代刑侦教育,他习惯把破案流程化、程序化,一个步骤接着一个步骤,迅速、敏捷,用最有效的方法快速解决问题。但是,眼下的案子和一般的案子不一样,分析这种变态者的心理,他作为普通人并不擅长。乔泽问:“对了……陆队,我们队里的顾问有人选了吗?”陆俊迟摇了摇头:“最近投递简历的几个人都不太合适。”乔泽在一旁低头沉默了一会儿,忽然说道:“如果行为分析组还在就好了。”听了他的话,陆俊迟的脸色就微变了。行为分析组,最早是始于美国FBI旗下的一个特殊部门,简称BSU,正是这个小组把“犯罪侧写”这个概念发扬光大。犯罪侧写、犯罪心理画像这种技术说来容易,其实难以操作和界定,在这方面,华夏一直被远远落在西方国家的后面。在这样的国内大环境下,华都总局倒是一直走在尝试各种刑侦手段的前沿。十几年前,华都就曾经把犯罪侧写引入了警界之中,对警察进行培训。可惜犯罪心理学并不是一门人人都能够熟练掌握的学科,所以当时看起来收效不大。可是这样的行为却为未来播下了一粒希望的种子。犯罪侧写越来越普及之后,终于在华都开花结果。8年前,一位名叫于烟的犯罪心理侧写专家为华都破获了一起数年未破的悬案,这奠定了于烟的身份和地位,于烟被人称作华都第一侧写师。悬案的破获让华都的警方高层真正看到了犯罪心理侧写的力量,也让他们对此越发重视。5年前,华都总局以第一侧写师于烟为首,组成一个专业的行为分析组。华都几万名刑警甚至是警校的学生都参加了这次声势浩大的选拔,递交了侧写答卷。最终,于烟从中筛选出了4个人,作为分析组的首批成员。就在这时,于烟不幸意外身亡,一度大家以为行为分析组的成立希望渺茫。可是谭局还是力排众议,遵照于烟的遗愿,把这个行为分析组搭建了起来。为了不让悲剧重演,警方高层决定对几位侧写师进行匿名保护,总局上下并不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行为分析组中的四位侧写师的代号为:诗人,月光,知更鸟,预言家。行为分析组面对华都总局以及各分局提供侧写辅助,只要你把案件的各种资料和详细信息上传到内网平台,就会得到一份有关嫌疑人的犯罪心理画像分析。虽然每份报告上都会写上:非科学实证,仅供参考。但那些侧写,却被那些基层警察视为圣旨。实践证明,犯罪心理画像并非玄学,那几位顶级侧写师的准确率较高。侧写的应用和推广,对破案有一定积极作用,大大缩短了华都警方的破案时间,提高了破案效率。特别是侧写师诗人,警方内部有人进行过汇总计算,他的侧写准确率高达87%,借助他的侧写分析,华都警方屡破大案,其中不乏一些很久都抓不到凶手的悬案。诗人这个无比神秘的侧写师也被誉为于烟的接班人,甚至有些人觉得他的才华与成就已经超过了当初的于烟。有人说,诗人是最了解犯罪者心理,最接近罪恶的人。这一切,一直到两年前……细沙爆炸案发生,行为分析组的忽然解散,诗人再未出现过。很多人猜测,诗人已经死亡。这一切,让已经对犯罪侧写形成依赖的华都警界措手不及。一个习惯有人帮扶的人想要重新独立行走,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时至今日,在遇到那些难以破解的谜题时,他们依然会想起那个神秘的组织,以及那个神话般的人。陆俊迟接手重案组以后,屡破大案,让破案率有所提升,但是他明显感觉到在犯罪心理画像这一方面有所不足,所以陆俊迟才会想到把招收顾问的事提上日程。可是,这个顾问的人选,却一直定不下来。华都总局大楼的落地窗前,在阳光照射下,两个人一时沉默下来。随后乔泽忽然想起了什么:“陆队,我想起了一件事情,你记得我们和华都警官学院犯罪学学院的合作吧?”经他一提醒,陆俊迟想了起来:“就是那个……学院老师们为我们提供案件咨询,重案组提交犯罪记录档案给他们进行学术研究的合作?”这个合作开始于一年前,双方都签订了保密协议,约定了互相提供服务的内容,事实上这一年时间,重案组这边基本是在单向输出,并没有去实际咨询过。乔泽表情严肃地点点头:“是啊,犯罪学学院,那可是卧虎藏龙之地,我过去还听过廖主任的课,他们那里有犯罪心理学的课程,也有一些侧写分析,你不妨过去问问,也许会有人有什么独到的见解。”乔泽说到这里又提醒道,“陆队,你过去一趟,说不定还能顺便物色一个顾问呢。”陆俊迟沉思片刻:“我就怕做学术的和我们这些做刑侦的之间有隔阂,理论讲了一堆,没有实际操作性。不管怎么样,这是个思路,我过去问问看。”乔泽说:“是啊,死马当作活马医,如果没有什么帮助,不听他们的就是了。”陆俊迟叮嘱乔泽道,“你回去以后让他们几个先去查询一下失踪人口记录,看看能不能有什么收获。另外,一号点和三号点昨天都是半夜搜索的,应该没有惊动什么人,继续让刑警队那边设置暗哨进行盯梢,看看有没有可疑人等接近这些车辆。”乔泽答应了一声,往重案组的方向走去。安排完了工作,陆俊迟就给廖主任打了个电话,廖主任正在上课,电话是他的助教接的,说廖主任大约10点钟下课,下课后可以约在办公楼见面。陆俊迟看了看时间,现在是9点半,直接下楼开了车往华都警官学院赶去。华都警官学院距离这里有近8千米的距离,廖主任的办公室陆俊迟之前去过几次,是在教师办公楼的第三层。陆俊迟在办公楼下停好车,一路走台阶上楼,手机忽然一响。他拿起手机来,看到是刑静回复了他,说商卿寒同意了他的申请,会进行微量物证的分析。看到这里,陆俊迟松了一口气。陆俊迟手里拿着资料,低头回着信息,在走廊里走得很快,眼看就要走到廖主任办公室的门前。忽然,对面的办公室里走出了一个人影,陆俊迟眼角的余光看到对方是个瘦高的男人,他忙放缓了脚步,然后闪身避让了一下。走廊很宽,足够几个人并排通过,如果是一般人,肯定相安无事,就算是反应慢点,估计也就是个擦肩而过。可是陆俊迟往他的右侧一闪身,那人竟然也往自己的左侧一躲,几乎是朝着他的方向撞过去的。随后,男人直接绊在了他的身上,眼看还要往前摔倒,陆俊迟无奈地松开了手里的资料,伸手抱了他一下,那个人就结结实实地一头栽进他的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