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重复十次

十几双球鞋在木地板上吱吱作响,伴随着雄壮的呼喊与密集的哨音。队员们连成一串,在球场两端高速奔袭,运球上篮。两个篮筐之间连成两条动态的长龙,像一对合拢的括号。

对面的江州二中还沉浸在重聚的欢乐氛围里。相隔一条马路的三中球馆,已经迅速进入了训练状态。几组全场攻防跑下来,每个人都被汗水湿透。就连体能爆棚的大飞都忍不住弯下腰,双手扶在膝盖上喘着粗气。

第一天的强度就如此之大,这是大家没有想到的。

但没有人抱怨。他们很累,也很爽,眼神里充满必胜的决心。因为今年,他们有了一个更高,也更坚定的目标。只要你踏入这座球馆,就必须付出百分百的努力。

***

一个白净的少年坐在球馆里唯一安静的小角落里。眼前的热闹全都没他的份。他只是伸出右脚,转动脚踝,在地上慢慢画出一个圆圈。

这是字母O。他是从A一路画过来的,接下来还要画到Z,再倒着画回去。这个动作是踝关节康复训练的一部分。目的是防止肌肉萎缩,增强踝部力量。

除了画字母表,今天他的右脚要做的还有十组屈伸,十组旋转,十组内外翻。然后是用一条长毛巾套住脚掌,双手向后拉,绷紧20秒,重复十次。最后再把毛巾扔在地上,蹦起足弓,用脚趾把它抓起来,又放下。还是一样——重复十次。

这种日子他早已厌倦了。他多么想和面前这些队友一起,去跑,去跳,去飞天遁地,呼吸高处的空气,让皮球从指尖跃起,划出完美的弧线,最后累得满身臭汗,在地板上躺成一个大字。

那才是他该过的日子。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坐在椅子上,小心翼翼地扭动着脚踝,听每个经过他面前的人说一句,早日康复。

训练结束,队友们都回家了。等到球场空无一人,他才慢慢站起来,慢慢向前走。

他已经可以走路了。不需要轮椅,不需要拐杖,也不需要那种厚得可以把脚磨出水泡、热出痱子的石膏。没有一瘸一拐,每一步都走得很稳健。虽然不能太快,也不能太久,脚底依然隐隐作痛,但对他来说,已经是一个不小的进步了。

至少他已经可以自己去上厕所,而不用躺在手术后的病床上,下身连接着一根导尿管。也不用沉沦于医生和家长“卧床静养”的絮叨里,在那些乏味的傍晚昏昏沉沉地醒来,看着窗外的落日,不知道一天中剩下的几个小时该怎样度过。

只有他知道,这有多难。

他慢慢走到罚球线旁边,将重心放到健康的左腿,弯下腰,捡起一个篮球。他用手指体会着球面合成皮革的触感,做了一个深呼吸。然后慢慢抬起双臂,将球举过头顶,轻轻一拨。

肌肉的记忆还在。皮球的路线准确,毫无偏差地朝着篮筐飞去。

但投篮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手部动作,而是由下往上,力贯全身。他的脚下使不上劲,投出的弧线太低,没能碰到篮筐,直直飞出了底线。

他无奈地笑了一下。

别谈什么飞天遁地的突破上篮,也别说那一手漂亮的跳投了。就连最简单的原地罚篮都做不到了吗?

皮球飞出底线,弹了几下,滚到墙角,没有再滚回来。

于是他发现,自己现在最难做到的,还不是投篮,而是捡球。他必须慢腾腾地走过去,调整重心,弯下腰,把球捡起,再慢腾腾地走回来。

刚才那记三不沾都没能将他击溃。但此时此刻,看着自己与那颗篮球之间长长的一段路,他突然被一种巨大的无力感吞没。

这条路,还能走得下去吗?

这支球队,还需要我这样一个人吗?

夕阳穿过球馆上方的高窗,在他的身上打下几道斜斜的影子。他静静杵在原地,像金色田野上一个孤单的稻草人。过了几秒钟,忽然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

“如果那只脚你还想要,最好是听医生的话,乖乖回去坐好。”

“九哥……”齐寻认出了冯今九的声音。一如既往,沉稳中带着几分严厉。原来他还没走,刚刚在器材室整理训练用具。

冯今九锁好器材室的门,走到墙角捡起那个篮球,扔进手推车里。身上的汗水还没干,在夕阳里闪着金光。他走到齐寻身边,说了一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决赛打剑川中学,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压制吴笛,所以我的大部分体力,都会用在防守上。”

齐寻听得有点蒙。不懂他为什么突然说起这个。

冯今九接着说道:“而在进攻端,他们也一定会对我严防死守。”

这下更蒙了。淘汰赛这还一场没开打呢,怎么就聊上几个月后的决赛了。

“你要是再这么不听医嘱,着急乱动,伤好不利索,”冯今九忽然提高了音量,几乎是吼了出来,“到时候我们拿什么跟剑中打!”

齐寻愣住了。他终于明白了他的意思。他看着冯今九的眼睛,脸上展露出笑容,全身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之中,感到了一种久违的快乐。

被人需要的快乐。

***

“你就那么有信心,决赛一定是我们打剑中?”从球馆出来,走向校门口的路上,齐寻笑着问。

冯今九似乎对这个问题感到非常诧异,笑着拍了拍齐寻的肩膀:“这你放心。虽然缺了你这个最佳新人,进决赛还是没问题的。”

谁知齐寻摇了摇头说:“我说的不是咱们。”

“啊?你说剑中?”冯今九愣了一下,接着大笑起来,“你觉得他们进不了决赛?”

冯今九用一种担忧的眼神看着齐寻,担心他养伤太久,大脑的认知层面也出现了问题。

要知道,剑川中学是公认的江州最强球队。已经连续两年踩着三中的脑袋登上冠军宝座。今年的小组赛兵不血刃,连续四场大比分横扫,队员们汗都没出,就晋级了。当家球星吴笛更是打出了比去年还要逆天的表现。许多人都看好他们今年成功卫冕,实现大赛历史上首个三连冠。

这样一支球队,齐寻居然认为他们进不了决赛。

“喂,你不会真的以为,马路对面那群人能淘汰剑中吧?”冯今九笑道。

齐寻心中所想的正是二中。那日他与乔麦约定,要和他们再较量一次。而按照淘汰赛的晋级路线图,两支来自同一小组的球队要想再度相遇,只可能是在决赛。

“先不说他们打不打得过剑中,”冯今九轻轻叹了口气,“你知道他们打剑中以前,需要先打败谁吗?”

齐寻笑道:“赛程图我都能背下来了。十六进八先打鱼城,八强战再打外国语和铁路中学的胜者。这两块硬骨头都啃下来,才能进半决赛,打剑中。”

冯今九点点头:“全市大赛40多支球队,鱼城的平均身高排第一。几个大汉往篮下一站,那就是一道人肉城墙,根本别想进去。二中的内线、突破和空切基本算是全废了,外线那个射手又极不稳定。全靠小刀一个人,过不了的。”

齐寻笑了笑:“我知道。”

“难道你还那么天真?就算小刀和那射手的手感爆发,侥幸过了鱼城,那么八强大概率是打外国语。一旦让那两个老外冲起速度,除了咱们和剑中,谁来都挡不了。就凭二中这大漏勺一样的防守,顶得住?”

“你说得都对,”齐寻举起双手投降,“我完全没办法反驳你。可就是有种感觉,他们能赢。”

“连剑中也能赢?”

齐寻点点头,笃定地说:“我也说不出为什么,但我就是相信。”

“你只是太想跟小刀再打一场了。”冯今九摇摇头,似乎对这种“相信”感到不屑一顾,“你的求胜欲,影响了你的判断力。”

两人已经慢慢走到校门口。齐寻已经看到了来接他的车。

“齐寻,你要记住,”冯今九看着他的眼睛,语气十分笃定,“能打败剑中的,只有一个球队。那就是我们三中。”

“好吧。”齐寻笑着耸了耸肩,与冯今九告别,向着那辆车走去。

冯今九朝着轻轨站的方向走了两步,忽然转过身,又补了一句:“对了,关于对面,我还听说了一个更糟糕的消息。”

齐寻停下脚步,等着他说下去。

“不是打不打得过的问题,”冯今九神色有些凝重,“而是可能连一场比赛都打不了了。”

齐寻待在原地。他知道,九哥从不喜欢开玩笑。

第十八章? 重复十次
17班乔麦同学还未上场(下)
免费计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