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血月异象

元熙十五年八月二十一,夜,元丘山皇陵。

急促的脚步声在山林间回荡,打破了这山中常年的寂静。

“逆贼!识相的就给我站住,原地受缚!”

秋风乍起,将火把上的火苗吹得零散,似长眠于地下的灵魂在发泄他们的不满。

“哥,我……我跑不动了,要不我们把东西还给他们吧。”

“放屁!这是你我兄弟挖了七天七夜的地道才拿到的宝物,怎么能说还就还!”

“哥,官军太多了,这样下去我们迟早被他们包围!没时间了!”

“就算还回去,你我二人盗窃皇陵,也是免不了的死罪!”

“那……那咋办?”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既然如此……”

他的面色渐渐阴冷,抬手将手中的火把掷向身后的一堆枯叶。

“哥,你……”

霎时间,微弱的火光如同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在山地上肆意疯长,渐成熊熊燃烧的火团。

“这……这会把山都烧没的!”

“都是他们逼的!”

“哥,那下面可是皇陵!我们有十个脑袋也不够掉的啊!”

“烧没了,死光了,就没人知道今晚的事了!谁又能抓得到我们?”

秋风再起时,火团如滚石般向身后的官军袭去,凶猛而决绝。亮如白昼的夜里,他们避无可避,只能眼睁睁地被烈火吞没,慌乱的惨叫声像是为这山中将歇的枯木献祭。

“哥……哥,我们杀人了!”

“别废话,快走!”

火光冲天,有两人的身影却遁入夜色之中。

百里外,苏州乐坊。

陆清筠猛地从睡梦中惊醒。

月光透过碧色的帐幔照进来,略微有些暗沉浑浊,恰似此刻她的思绪般昏沉。

又是丑时一刻。

又是同样的梦,已数不清是第几次。

那女子一身华服、满头珠翠站在城楼的一角,身后是满城的烽火硝烟、断壁残垣。

不断有死尸从城里运出来,暗红的血顺着那些垂下的手臂、头颅流下来,渗入地下,像是黄土上长满了血疮。

厮杀声停止了,大地重归寂静。风之过处,只有远处和更远处偶尔传来几声微弱的呜咽。

良久,劫后余生的人们陆续从地上站起来,颤颤巍巍地挪动着步伐,如迟缓的潮水,缓慢地涌至城楼下。

有人喊了句什么,可陆清筠听不清。

她只看见其他人在言语的鼓动下,都伸手指向城楼上的女子,指责、唾骂。

奇怪,即便不知道他们在喊什么,陆清筠依旧知道那是谴责。

那女子神色凄哀,将目光投向远方。

奇怪,陆清筠看不清她的面容,却清晰地感知到她的神情。

一轮血月高悬于天际,万里无星,暗红如血的月色投在她白皙的脸庞上,投进她盛满泪水的眼眶中,让她看起来像是走投无路将要入魔的仙。

血月降世,是为大凶。

城楼下的人叫得更凶了。

那女子迈上城墙一步,锦袍在风中纷飞。

一支羽箭破空而来,她似早有预料般,望向那箭来的方向,平和而从容地许它穿透了心脏。

陆清筠不由自主地向前跑去,却发现自己只是浮于半空的意识,并无实体,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如坠鸟般陨落。

在闭上眼前,她朱唇轻启,向着陆清筠的方向说了些什么。

刹那间,血月变得鲜红,大地开始颤动。

她发间的飘带与这天地间的血色渐渐融为一体,随风而散。

便是这样的梦,每每梦醒,陆清筠心中总有一丝怅然,一种难以言说的酸涩感。

她望着头顶的帐幔发了会呆,良久,起身下床走向桌案。

一张桐木制成的、芭蕉叶状的古琴陈列在案上,琴身的曲线如流水般自然,上有断纹如裂冰,漆艺光滑丰润,在黯淡的月光下依旧可见温润而乌黑的光泽。

这是恩师赠她的琴,名曰忘惜。

这琴已伴她数年,见证了她从一个默默无名的乐伶到如今苏州乐坊的头牌琴师,其中的艰辛无法用言语述尽,只需细看这琴身上磨损与修补的印记,便可知一切不过是厚积薄发。

陆清筠闭上眼,中指落在弦上,轻轻一勾。

“徴”

其音安静宁远,通透悠长。

梦中的场景又如碎片般涌入脑海。

陆清筠想起来了,自从三年前她为了完善自己偶得的灵感,疯狂翻阅史书和古琴谱后,便开始经常做同样的梦。

有人说,她是爱恨情仇看得太多,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有人说,她是无意中走进了某支曲子的因果中,那困于曲中的魂魄才会频繁入梦。

有人说,这也是一种缘分,待新曲谱成,将因果循环的最后一环完成,一切便会顺其自然地消解。

陆清筠也是这样认为的。

新曲是完成了,《不吾知》仅在半日间便在苏州城中传开,人人弹奏品评,对于曲中之意众说纷纭。

半个月后,天幽各地皆有演奏,一时间,“赏曲《不吾知》,小酌清谈会”成了流行的上上雅事。

可是,事情并没有就此了结,那个迷乱的梦依然在纠缠陆清筠。

她只能学着坦然接受。

若有机缘,自会明了,她安慰自己。

静坐片刻,陆清筠起身欲倒茶。拿起茶盏时,她方才发觉有些不对劲。

今夜的月色镀在这白釉盏上,竟隐隐有些暗沉发黑。

陆清筠跑到窗前,向天空中望去。

原本亮如银盘的月亮,此刻有一半泛着黑红色的光,如邪气般涌动,似要把整个天际吞噬。

她心中一沉。

###

第1章 血月异象
《绝弦》
免费计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