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患者出血不止,马上送抢救室。”

“检查结果出来了,患者腹部创伤严重,合并腹腔感染。”

“情况危急,呼叫外科医生。”

沈城市人民医院的急诊科内,消毒水的浓烈气味扑鼻而来,人们步伐交错纷乱,呼痛声和喊叫声此起彼伏。

从医多年的孟医生早已习惯了医院里的忙碌和紧张氛围,但赶到抢救室时还是被眼前的景象惊到了。

一个面容清瘦的少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木板上的长钉斜着扎进他的腰腹部,鲜血不断向外渗出。可他除了脸色略显苍白、汗流不止外,并不似其他病人那般哀嚎呼叫,仿佛伤痛并未触及他的神经。

检查完少年的伤口后,孟医生连忙吩咐身旁的护士:“让家属签字,立即准备手术。”

护士一时犯了难:“他没有家属。”

“没有家属?”孟医生秀眉紧蹙,眼中满是讶异。

“他老师送他过来的,说是联系不上他的家人。”

孟医生闻言后抓起桌上的检查资料,匆匆去往医生办公室会见了少年的老师。

“他父母离异,母亲改嫁到了外省,前些日子父亲又进了监狱。至于其他亲属,学校还在联系中。”张老师解释道。

“他现在情况十分紧急,需要马上做手术。否则,将面临生命危险。”孟医生将检查资料在桌子上摊开,将上面的指标一一指给她看。

“那……我来签字,可以吗?”张老师听得脸色有些惨白。

“事到如今,只能这样了”,孟医生一边整理检查资料一边叮嘱,“不过,长钉在腹腔内的位置很不理想,取钉的过程中一旦有任何意外,后果同样无法预料。”

年轻的张老师心中惴惴不安,连带着握笔的手有些微微颤抖。

待签完字后,张老师将手术同意书呈了过去:“拜托你了,医生。这孩子命苦得很,你们一定要救救他。”

“请放心,我们肯定会尽全力。”孟医生说完后急匆匆地赶往手术室。

没多久,手术室的指示灯亮起,病床上局部麻醉的少年薄唇微抿,目光疏离,仿佛浑然不觉这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手术。

孟医生开始小心翼翼地用血钳拨开少年的伤口,同时在剥离长钉的过程中尽力避开少年腹腔内的主要血管。

几个小时后,筋疲力尽的孟医生终于完成了这场精细复杂的手术,好在手术十分成功。

一直守候在外面的张老师听闻消息后,紧蹙的眉头当即疏散开来,不住地跟孟医生道谢。

“病人术后需要住院观察五到七天。”孟医生摘下了口罩,露出了疲惫的脸庞。

一旁的护士叮嘱张老师:“请去住院部交押金,为患者办理住院手续。”

“我手头上只有这么多”,眼神局促的张老师从兜里拿出几张褶皱的纸币,“你们先安排他住院,我明天去学校找其他同事再凑凑,最迟后天一定把钱凑齐。”

护士探寻的目光投向一旁的孟医生。

孟医生了解患者和这位老师的境况,点头示意护士:“先办手续吧,后续费用等住院后再缴纳。”

见孟医生同意,护士便指引张老师去了住院部。

经过一夜的奔波与操劳,待天色微明时,疲乏不已的孟医生终于结束了夜班,迎着熹微的晨光走出了医院。

沈城今年的冬天奇寒无比,接连下了好几场大雪,融化的雪水混合着路边的泥土和煤渣,使得街巷的道路更加泥泞。

顶着冷冽的寒风来到父母家中,孟医生见母亲正坐在客厅里。

“小溪还没醒?”孟医生一边脱下棉大衣一边问向母亲。

“昨天夜里睡得晚,今天学校放假,由着她好好睡一觉吧”,老太太长叹了一口气,“唉,你们两口子,一个比一个忙,小溪这孩子整天没人照料,瞧着比那路边的小猫都可怜。”

孟医生一边洗手一边无奈笑笑:“谨青他经常出差,医院里最近病患又多,我实在脱不开身。”所以,忙起来时她只能将女儿送到父母和哥嫂家。

这时,孟医生的嫂子将早饭端了过来:“外面冷,又值了一夜的班,快趁热吃吧。”

孟医生朝嫂子感激地一笑,将热气腾腾的粥接了过来。

嫂子一边摆放碗筷,一边说道:“你和谨青就放心吧,小溪在这里挺好的,正好跟两个哥哥一起玩。”

正在喝粥的孟医生突然想起什么,连忙抬头:“对了,嫂子,给我拿两件孟新的棉衣棉裤吧。”孟新是哥嫂的小儿子,身量跟那个少年差不多。

“你要那个干什么?”老太太好奇发问。

“我们科室新收了一个男孩,跟孟新一般大,父母都不在身边,住院也没个厚点的衣物。”

“你啊,就知道心疼病人……”老太太嘴上虽不满,但心里清楚,女儿工作兢兢业业,对病人更是尽心尽力。她只是心疼她的宝贝外孙女。

休息了一整天后,孟大夫又开始了繁忙的工作,早上开完例会便带着实习生去住院部查房。

走进外科病区的六号病房,孟大夫第一眼就看到了窗边的那个瘦弱少年。他床尾的病历卡上写着:“周珩,男,11岁,普外科。入院时间:1986年12月24日。”

身穿病号服的他正盖着被子躺在病床上,露出一张清隽苍白的脸,一双清澈乌黑的眼睛正望着窗外。

孟大夫在例会上听护士说起过,张老师已经把住院押金交齐了。

她们还听张老师说,这个少年因为父亲入狱倍受周围人的嘲讽和欺凌,说他是罪犯的儿子,天生的坏胚。前天傍晚放学时,他因不堪凌辱,跟几个男孩子厮打了起来,最后不肯服输的他摔倒在了带有长钉的木板上,但任由鲜血直流也死死地揪着对方的衣领不肯放手。

询问了病情和身体状况后,孟大夫安慰他:“好好休养,要不了多久身体就能恢复了。”

“谢谢你,大夫……”少年的声音有些喑哑。

孟大夫笑笑,叮嘱身旁的护士,让少年多下床走动,以便促进血液循环。

忙完查房和门诊后,已是晌午,孟大夫带着女儿小溪去了职工食堂。

尽管兄嫂体谅自己工作忙,但她还是不好意思让女儿终日待在别人家里,所以今天带着小溪来了医院,自己忙工作的时候就让她在办公室里写作业。

“妈,我吃不下了。”只吃了半碗饭的小溪眨着大眼睛,可怜兮兮地看着母亲。

“你上午是不是偷吃零食了?”孟医生警觉地看向女儿。姥姥姥爷疼爱外孙女,总给她买许多零食吃。

小溪连忙摇头:“没有,我就是没胃口。”

孟医生无奈地将女儿一口未动的鸡蛋羹用铝制饭盒打包起来。

午后时分,阳光映照之下,空气中终于有了一丝暖意。

小溪正在办公桌前写作业,突然响起了敲门声,随后房门出现一条缝隙,露出了少年俊秀的眉眼。

少年探头看了看小女孩,嗓音喑哑地问道:“孟医生在吗?”

小溪摇了摇头:“我妈去参加会诊了,一会儿就回来。”

见少年神色犹豫不定,小溪又说道:“你是我妈的患者吗?进来等吧。”

少年手拿铝制饭盒,犹疑了片刻后,步伐缓慢地走了进来。

小溪继续埋头写作业,可有道算术题怎么也算不明白,托腮想了半晌后在作业本上胡乱写下一个答案。

一旁的少年见她冥思苦想之后仍写错答案,便将笔拿过来,在草稿纸上给她写了简单的运算过程。

“哇,哥哥,你好厉害。”小溪眨着大眼睛,一脸崇拜地看着眼前身着病号服的周珩。

周珩面无表情,也无言语,小学三年级的算术题,对他来说再简单不过。

这时,写累了的小溪伸手从书包里拿出一包西瓜糖,打开后还没来得及放进嘴里,忽然听见房门被推开的声音,紧接着就看见母亲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小溪来不及将糖放回书包,于是急忙将糖偷偷塞进身旁周珩的口袋里。周珩只侧头看了她一眼,没有揭穿她。

“周珩,怎么没在病房里休息?有事吗?”孟医生将手中厚厚的病历资料放在了桌上。

周珩长睫垂下,漆黑的瞳光略有迟疑,最后下定决心似的抬起头来:“孟大夫,我想提前出院。”

“为什么?你伤口还没恢复好,需要在医院继续输液才行。”孟医生一脸不解地看向眼前的少年。

“张老师她……她家里困难,我不想让她为了我四处去借钱。”

孟医生意识到,他是为了钱的事才想要提前出院,于是耐下心劝解道:“你现在养伤要紧,先别想钱的事。”

“孟大夫,谢谢你救了我”,少年清亮的目光坚定且执拗,“可我……还是想提前出院。”

孟医生轻叹了一口气,耐心劝他:“你现在正是伤口愈合的关键时期,需要住院观察才行。”

看着眼前少年凝重的神色,孟医生知道他有自己的难处。

“你年纪还小,又受了伤,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养好身体”,孟医生拉过一把椅子,坐在了他身旁,“至于费用,那是大人间的事,你不需要考虑太多。”

这时,一旁的小溪开了口:“没错,哥哥,要听医生的话。”

孟医生轻笑着揉了揉女儿的头,又转头对周珩说道:“你还是个孩子,没能在大人的保护下好好成长,这是我们大人欠你的。所以,你眼下安心养病最要紧。其他事情,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周珩的目光突然顿住,幽黑的双瞳掠过一丝惊异。他没想到孟医生会说“这是我们大人欠你的”,从未有人跟他说过这样的话。

从小到大,他听的最多的话除了指责就是谩骂,骂他是孽障,骂他是丧门星。

这时有护士匆忙找来,将孟医生叫了过去。

待孟医生离开后,周珩也起身缓缓向外走去。没多久,他又折返了回来,将口袋里彩色的西瓜糖放到桌上,还给了小女孩。

###

第一章
《欢喜街》
免费计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