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万国朝贺大博物 (五)

开宝寺乍一看与普通寺庙没有什么区别,但若仔细观察,会发现里面有很多不对劲的地方。

陶昭青将她所见也告诉褚廷昀:“开宝寺里面只有几个香客,僧人也少,但大殿里的签文很新,供果是西域来的果子,功德箱都快满了,这里的很多细节都自相矛盾,根本就不像一间正常的寺庙。”

褚廷昀沉声说道:“这些人胆子倒是很大,敢在寺庙里做腌臜事,待今天入夜,我派人潜进查清状况,去找瓷器。”

陶昭青思量片刻,问褚廷昀:“我这次来汴京带了一船的瓷器,虽被砸碎不少,但应该也还有个两百多件。要搬运和藏住大量瓷器都不简单,开宝寺这个地方也因此暴露出来。你说……吕家不惜花这么大的代价,也要这些瓷器,目的是什么?”

若只是给陶昭青立规矩,全砸了便是,但最后却藏了一批起来,褚廷昀屈指轻扣桌面:“他们的首要目的肯定是想要通过研究这些瓷器,找到制作影青瓷的方法,估摸着吕家已经找了一批工匠,在不舍昼夜地研究怎么复刻出影青瓷。如果能烧制出来,那他们就能抢占先机。”

陶昭青也是这么认为的:“这批影青瓷的作用很大,若是能仿制出来,那以后汴京的影青瓷就是他们的市场了,我从昌南镇运瓷过来,最快也要十来天,根本比不上这些北方的窑口。”

“如果仿制不出影青瓷,再砸了便是,如果觉得砸了不解气,还可以在这些瓷器上做一些手脚,再以木青瓷行的名义卖出去,正好来损坏我们瓷行的名声。”

陶昭青向来是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最坏的可能性的。

褚廷昀眉头一蹙:“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找到瓷器后,我就叫京兆府的人来把这个开宝寺查封了。”

陶昭青轻轻摇头,露出个狡黠的笑:“褚大人,你想不想来钓个鱼?”

褚廷昀问:“怎么钓鱼?”

陶昭青细细地分析起局势:“把老庞头扭送到京兆府有几天了,但京兆府一点后续的消息都没给我。像吕端这样在汴京经营多年的人,就算查封开宝寺,也有自保的手段——而且这些人嗅觉最灵敏,说不定京兆府的人还没到,他们就拿到消息一把火将一切都烧个干净。”

官商之间,总会有些勾连,朝廷的官员俸禄没那么高,碳敬、冰敬、年节敬之类的“人情往来”并不鲜见,褚廷昀自己不收,不代表京兆府的人不收。

陶昭青继续说道:“被吕端砸碎了在仓库里的瓷器,是我大意失了先机。但多亏有你帮忙,也多亏了他们的贪婪,现在局势变成了我在暗他在明,我想丢个石头试试看,汴京的水能有多深。”

“你在暗中继续调查开宝寺,甚至可以试着找人潜入开宝寺的地下,撕开这张暗网的一角。至于吕老爷子,就交给我吧。”陶昭青笑得有些不怀好意,“我想在汴京的第一个订单,就从吕老爷子那里拿。”

褚廷昀托着腮,看了一会儿陶昭青那准备使坏的表情,也跟着笑了:“你想做什么尽管去做,开宝寺就交给我,什么时候需要这批瓷器,你跟我说便是。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还有我来给你托底。”

陶昭青不由得想起褚廷昀塞给她的那沓契书,再次理解了何为财,何为资,何为权贵。她笑眯眯地接受了褚廷昀的好意,然后起身准备去商铺准备开业的事。

褚廷昀将陶昭青送到那家新买的临河商铺,随着天气渐暖,北方战事结束,街上的人又变多了起来,这间尘封多年的商铺重新开业,吸引不少来看热闹的人。

赵岱搬了张椅子坐在店铺门口,嘴里叼根草茎,忙着跟周边街坊及来往路人聊天:“这间商铺以后要卖什么?卖点有意思的玩意儿,用处可多了。”

“什么没有一间商铺能开过三个月吗?所以我们来了,我们可要长长久久地开下去。”

“闹鬼么,我觉得世间本无鬼,恶鬼在人心,天子脚下,皇城根上,能有什么鬼敢在这里撒野,我可不信。”

赵岱唠得正起劲,忽然瞥见站在人群后面的陶昭青和褚廷昀,连忙站起来,高声打招呼:“掌柜的,来看店吗?”

看热闹的这些人看到陶昭青,纷纷议论开来。

“是个女掌柜,看起来很年轻呐。”

“女人能做什么生意,这次恐怕不到一个月就要倒闭了。”

“这么漂亮的姑娘,不晓得说亲事了没?不嫁人出来开什么铺子,一看就不正经,家里人也不管一下?”

这些评头论足的声音很难听,像锅沸腾的热油,恨不得将陶昭青放到里面烹。

褚廷昀眉头皱起来了,抬手就想叫人驱赶走这些围观的群众。陶昭青余光瞥到他的动作,轻轻地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并不在意。

“我一路都是听着这些声音过来的。”陶昭青毫不在意地摆手,昂着头走进商铺,大大方方地接受众人的围观,声音坚定清脆,“在下木青瓷行的掌柜陶昭青,是个昌南镇来的制瓷师,头回来汴京做生意,日后要承蒙各位街坊照顾了。”

赵岱站在陶昭青身后高声吆喝:“我们家影青瓷可是赫赫有名,在南边儿自不必说,连辽北的萧太后都对影青瓷爱不释手,待开业了诸位就知道,什么叫莹如玉、明如镜、声如磐、薄如纸。”

并不管门口有多少人看热闹,陶昭青带着赵岱一起,跟工人昼夜赶工收拾新商铺。

这间商铺的风格与饶州的木青瓷行保持一致,清雅疏朗,内蕴风骨。用色基调为象牙白和月影青,局部用竹青和黛蓝点睛,所用的家具全为居安阁打造的,上好的木料带着温润光泽,一如公输泽给人的感觉。

为了让商铺的装饰细节更具质感,赵岱还精心挑选了透光极好的纱帘,室内摆放的文竹、兰草和腊梅都是他一棵一棵去花市挑回来的,连屋里的熏香都是他自己用香料调配的,确保这香味不会过于浓烈,喧宾夺主。

“万事俱备。”赵岱对木青瓷行的汴京分号十分满意,他对着空荡荡的货架左看右看,“但是陶掌柜,我们的瓷器什么时候到?前两日接到杜嘉意的飞鸽传书,她已到昌南,这次会带八百件瓷器出发,排除飞鸽耽误的时间,她最快恐怕也还要七八天才能到汴京。”

陶昭青让赵岱去写请帖:“先不用管瓷器,你熟悉汴京的情况,给那‘三教五姓九流’全都下帖子,请大家来参加我们木青瓷行的‘挂匾仪式’。”

赵岱觉得陶昭青的话有点意思,一双狐狸眼眯了起来:“什么是挂匾仪式?”

“就是卖瓷器的瓷行虽然一件瓷器都没有,但还是想通知一下汴京城里的牛鬼蛇神,我陶昭青要来这里做生意了。”陶昭青昂起下巴,说出来的话十分不要脸,“我自创的,就是让大家都来观礼,亲眼看着我给你家褚大人写的牌匾挂上去,顺便借此机会收点礼物。”

赵岱听完,大声鼓掌:“我就欣赏陶掌柜身上这大无畏的英雌气概,这就去下帖子!掌柜的放心,这帖子我会觍着脸亲自上门去送,提醒大家这牌匾是我家大人写的,让大家带好礼物。”

陶昭青没想到赵岱这么兴奋,她提醒道:“我听说前些日子御史台参了你一本,说你跟商贾走得太近,你这么高调不好吧?”

赵岱乐呵呵地摆手:“这些长舌头的言官,看不得别人一点好。掌柜的放心,褚国公去找过御史台,说都是他的授意,你是他的故交陶公之女,千里迢迢来汴京,十分不容易,若御史台不能体谅你的不容易,也不能体谅他照拂故交的心意,那就同他一起去面圣。”

陶昭青听完微微一愣,好半晌都没反应过来——此刻赵岱已经写完八张帖子,见陶昭青还保持着刚才的姿势,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轻声喊道:“陶掌柜?”

陶昭青这才缓过神来,轻叹一声:“我其实对父母没有任何印象,自我记事以来,就是跟外祖父在昌南镇相依为命,他教我做瓷,我也喜欢做瓷,日子过得算很幸福。只是偶尔看到其他小孩都有父母,也会偷偷地想我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

“但想也不敢去问外祖父,每次有人提到我爹娘,他都很伤心。”陶昭青说到这些很难过的事情时,会努力让自己嘴角上扬,摆出一个笑模样,“我对父母的印象,是在离开昌南后,一点一点重新建立起来的。”

她屈起手指,一个个数父母的故交:“饶州知州沈大人,汴京的这位褚国公……沈大人说,我的父亲博学,母亲聪慧,他们为人宽厚至诚,曾经帮了他很多忙。如今父母虽然不在人世,但仍以另一种方式照拂着我。”

赵岱闻言,认真地想了想后道:“改日请陶掌柜和褚大人去我家做客吧,掌柜的你是不知道,我们赵家命里缺女儿,我家中有三个哥哥,加上族中旁支也没有一个姑娘,只要你去了,我爹娘应该会求着你当他们干闺女的。”

陶昭青闻言笑了,她谢过赵岱的好意,然后让他快些写帖子。

赵岱边写边念叨:“天底下缺女儿的家族那么多,像陶掌柜这样的好闺女,大家一定会抢破头的,我替我们赵家先来排个队。我爹娘虽没有显赫的出身,但每天都很乐呵,能从早上笑到晚上,也不知道都在笑些什么……”

虽然话多又碎,但不影响赵岱干活麻利,很快他便写好了全部帖子,一阵风似的跑出去给各家递帖子。

翌日是个晴天,陶昭青一早便起来梳妆,她对着铜镜仔细地描眉画黛,点珠钿、擦唇脂,用褚廷昀送她的金钗挽起高髻,然后攒上一朵绢花。

她本就生得漂亮,上妆后更是嫣然明丽。

一件瓷器也没有的木青瓷行把挂匾仪式弄得十分盛大,画有影青瓷的巨幅神帧从三楼悬挂而下,神帧一共四幅,画了六瓣莲花斗笠盏、蟾蜍莲叶砚滴、莲蓬注子温酒具、凤首高足瓶,下面分别写着“莹如玉、明如镜、声如磐、薄如纸”。

陶昭青还花了些银两在汴京的各色小报里刊登了这则消息,因着公输泽的缘故,她跟汴京小报之间的合作颇为默契,大家都很擅长装腔作势,非常适合在这种场合里营造氛围。

褚廷昀提前写好的牌匾已经放在大门口,用一块红布盖了起来,上面还缠了一朵大红绢花,十分喜庆。

挂匾仪式定在今日午时,褚廷昀因被三司使丁玄留下编写《会计录》,今日无法到场,他用自己的自由换取了赵岱的自由,让赵岱能够一下朝就换了衣服去帮忙。

在这种场合,赵岱能帮的忙比褚廷昀多。

赵岱拎着两串鞭炮到木青瓷行的时候,偌大的商铺只有陶昭青一个人,汴京不比饶州,杜嘉意他们不在,货架也是空的,陶昭青独自站立在那里,背脊笔直,像个独守关隘的将军,威风凛凛地对抗着空旷和虚无。

此刻还没有人来,赵岱受不了这么安静的气氛,他绕过摆在门边的牌匾,大步往里走的同时,大声说道:“陶掌柜的今日真是明艳动人,美若天仙,我们褚大人今日没能来看挂匾仪式可以说是相当可惜了。”

赵岱一进门,这空荡荡的瓷行便立刻变得热闹起来:“掌柜的,你说吕端今日会过来吗?”

“他不想来。”陶昭青笃定地回答,“所以我们要逼他现身。只要让你请的人都来了,他就得来,如若不来,不就是露怯?”

赵岱嘿嘿一笑:“那他肯定得来了,因为季家会来人。季家什么身份?盐茶季来了,酒楼孙、药王郑、绸布李都会来,正好让整个汴京行会都看看,我们吕老爷子的架子有多大。”

还有半个时辰就到正午,木青瓷行外面开始出现一些看热闹的人。

会提早这么久来的,都算不得汴京商业行会里的头号人物,最擅长的就是见风使舵。故而这些人来了,仿佛是来汴河赏景的,这里晃晃,那里看看,但没有一个人敢进木青瓷行的门。

赵岱也察觉出外面的古怪,他想出去喊一声,但被陶昭青拦住:“沉住气一点,没什么大不了。”

赵岱不知为何也感觉到紧张起来,他回头看了一眼空荡荡的货架,又看向外面来来往往的人,好像有一条看不见的线,分割开了动与静两面,陶昭青就站在这条线中间,稳如磐石。

“不知道谁会第一个进来?”赵岱念叨着,“最好是季家的人,我跟季家很熟——”

未等赵岱说完,门外忽然传来一串爽朗的笑声:“我来得早了,怎的一个人都没有?”

##

第四十六章 万国朝贺大博物 (五)
《尽逐春风》
免费计数器